第229章 起手天元(1 / 2)
杨过确切的段位,如果按现代规则来区分的话,大约是七段。古九品和现代的九品段位制并不一样。古代的段位,主要看一个棋手的棋艺境界;而现代段位相当于一种考级制,要在厮杀中进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不上哪个更好,前者更重视一个人的兴致和性情;后者更在意棋手的基本功和实力,压力颇大,是职业化的产物。
杨过是“通幽境”。何为“通幽”?有研究精究之功,有玄远深奥之妙。棋招灵动,每一步都有其深入的含义。
“通幽”比“具体”差了一个层次。所谓“具体”,那就是已经出现了自己独特的棋风,兼顾众家所长,可攻可守,锋芒毕露。
杨过之所以说自己“通幽有余,具体不足”,那是系统对他的一种评定。现如今,杨过早已“过目不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系统奖励之余还在脑子里出现了数十部著名棋谱,杨过是糅合进自己的性灵中了,说“融会贯通”是没问题的,但要想“具备一体”却离不开长期的实践与磨练!
夏老爷子招呼道:“瑶瑶,拿棋盘棋子来,我跟小杨弄一盘。”
“嗳!”
夏瑶搬了张椅子坐在旁边,嘀咕道:“爷爷,您那是准八段,随时都能入九段的人呐,你得让着他一点啊!”
“呵呵,你这丫头,爷爷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九段,整个华夏才几个九段啊?爷爷我也就是勉强占着八段的名头罢了!”
杨过眉头一挑,嚯,牛人啊!
九段可称“国手”“名人”,准八段那就是“准名人”了。通常情况下,在任何一个国家,八段名人那可以说在围棋界是威风八面的人物。当然,无论是“九段”,还是“八段”,也只是围棋界的一种评级。棋局如战场,真正对弈起来,九段是不一定能完胜八段的。
现在,杨过对面就坐着一位八段名人。可想而知,杨过是压力山大啊!
夏老爷子泡了壶茶,随意执白子道:“小杨,你先走吧!”
让杨过初手?其实在懂行或者真正高手间的较量,因为初始的棋路常常固定,所以起手时就会出现相互礼让的情况。
杨过微笑着点头道:“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啪——”
杨过执黑,当即一枚黑子落在了棋盘正中间。
“起手‘天元’?”
夏瑶惊呼,然后错愕地看着杨过。所谓的“天元”,指整个棋盘的最中间。围棋棋盘为正方形,横竖十九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其中九个交叉点用大黑点标记,这九个点称之为“星”,而棋盘正中央的“星位”即被称为“天元”。
夏瑶心里纳闷:哎呦,你行不行啊?这可不是常规的下棋套路啊!围棋通常都是先占角边,以角上的“星位”“小目”“高目”等为起手位,这是最常规的下法。为什么呢?因为角上和边上更容易占目,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就是很形象的比喻。通常,只有不会下棋的人,才喜欢占“天元”。占据“天元”,看似威风八面,能照应四方,但占不到目,相当于“无效棋”。夏瑶虽然不擅围棋,但这点棋理还是懂的。所以,她见杨过落子天元,可不是被惊呆了!
夏老爷子笑眯眯地说道:“在华夏,不是没有人走非常规棋路。起手天元有好处,天元占先机,如果能掌握好,那就是好棋,但是这可没几个人能把握好啊!一旦把控不好,这步棋就会落空.......小杨起手天元,看来对自己很有信心啊!”
说完,夏老爷子白子落盘,占据边角一隅之地。
杨过笑了笑说道:“晚辈棋艺还有些差距,所以接下来可能要厚着脸皮了。”
却见杨过也落了一个对称的边角。
“嗯?”
夏老爷子再落,厚脸皮,这是几个意思?然而没走五步,老头也无语了。他喵的你是在模仿我下棋啊?这完全是原班不动地剽窃啊!
夏瑶一踉跄,这就是你说的高水平?哎呦喂!我的杨过啊,你干嘛模仿我爷爷下棋呐!
然而夏老爷子却脸色微变道:“嘶.......起手天元,然后下模仿棋。如果你不模仿,我就可以模仿你,我占据主动。你模仿我,那么你占据主动.......小杨,这是你自己摸索出来的棋路?”
杨过厚着脸皮地点了点头。
只有夏瑶一脸懵逼道:“爷爷,哪有啥模仿棋啊?我可没见人下过。”
夏老爷子看了杨过一眼道:“这是小杨的套路,你让他解释一下。”
杨过微笑道:“围棋中的模仿棋,也只是有限模仿。当棋盘上的子数多了,或者对放下了昏棋的时候,就必然会停止模仿,抢占更有价值的落子点。因此,被模仿者较之模仿者,就会更紧张。这么下棋虽然有点无赖,但是这种棋局还是挺有意思的!”
夏瑶似懂非懂,她对围棋掌故的了解并不算多。
杨过的心里当然很清楚。模仿棋,传闻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但是,模仿棋真正引发轰动,是由吴清源而起的。那是前世吴清源和日本木谷实交手时用的招数,直接就吓得对方惊慌失措了。
此刻,夏老爷子已经落了十多子。然后,他突然就停下了,一直盯着棋盘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