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门阀之上 > 门阀之上 第97节

吴淼神色凝重,他从没忘记过陆振的猛虎獠牙, 也从没忘记过那个吴郡小貉子是怎么与自己一唱一和后拿走赦诏,去关陇世族那里招兵买马的。他原想待时机成熟, 便为儿子在崔谅处谋求一个军职,随后想办法运作, 将皇帝带出长安。这样既可以保证皇帝的安全, 又可以遏制陆家与其他世家在行台的力量。然而这样一个计划竟这样被陆家给截胡了。

吴淼神情凝重,叹了一口气,他现在不知道城外到底有多少股力量, 也不知道陆家是受谁的诏命。但依他来看,除了先前皇帝所发的衣带诏有号令各方回攻京畿,那么目前仍掌握印玺并且可以授命的只有皇后和太子。

他必须弄清楚陆家是奉谁的诏。如果陆家奉皇帝衣带诏亦或是太子中外督军事下达的手令, 那么结果尚可以接受。但如果陆家拿出一份皇后的诏令, 那么背后的意图就太值得深思了。

如今太子只怕仍在陇地,如果不能在陆家人攻克长安之前到达皇帝面前, 占据一个拥有事权的位置 ,那么问题就不仅仅是一战之功的评判权交到他人手里那么简单了。在行台与太子归都的问题上,陆家可以竭尽所能拉扯出一个巨大的空窗期,在这段时间内与各方谈判,进而做出最利于自己的人事布置,譬如禁军。

现下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保住许平纲。陈霆已经为陆家所用,崔孝既被杀害,那么许平纲的死也是早晚的事。由于许平纲与自己有所交往,原长安城宿卫有不少都在许平纲部任职。若再让许平纲落入虎口,那么陆家很可能会借由此次大功,将宫城禁军进行一次大换血。以陆家的方镇之威,中枢之力,日后必然会是另一个贺家。

思至此处,吴淼唤来王赫,如今王赫仍是殿前卫,算是崔谅松口允许记在他本人名下的部将。陈霆领人缴杀崔孝部众时,王赫等人因在东配殿内执勤,因此未受荼害。“你现在随我入殿面君,请皇帝口谕。”

片刻后,吴淼与王赫已从皇帝的居所中行出,远远见陆振正坐镇宫苑大门口,遂笑着走了过去,道:“小儿辈欲夸功,我等也当助力一二。”说完吴淼把皇帝的手诏交与陆振手中,这份手诏虽然没有皇帝印玺,但仍能看出来确是皇帝本人手书。

吴淼道:“想来报国之士已准备攻入宫城,我等受皇命前往长乐宫北门与西廊桥招安,还望靖国公放行。”

陆振恭敬接过手诏,在阅览过手诏的内容后,遂将其还给吴淼,略带微笑道:“太尉国

之肱骨,只是我等奉职固守此处,让太尉与王将军出去容易,但若再带人进来,恐难从命,还望太尉三思。”

吴淼亦是一笑:“吾等报效国家,便是死在外面,也是人臣本分。”现在谁都不知道长乐宫内外境况如何,但这些朝臣中,只有他有宿卫的根底,即便是冒着性命危险,他也必须替皇帝迈出这一步。

陆振闻言也知无法拒绝,旋即命人让开一条道路。

“太尉,太尉,如今殿中如何啊?”

“皇帝身前都有哪些人啊?”

吴淼既走进这些朝臣之中,便有人敢上前来请询,殷勤之态与在凉王反叛时那场议事会上相去甚远。吴淼随对人情冷暖司空见惯,但目视这些朝臣时仍觉恶心。吴淼哪能不知这些人打得什么主意,他们此时此刻没有半分考虑过皇帝如何,不过是想在王师回攻之前在皇帝面前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来日更方便品评他人罢了。

此时薛琬站了出来,道:“太尉,如今位高堪任者仅有太尉一人,但长乐宫却有四门之塞。吾愿为皇帝陛下坐镇一门。”

吴淼停下了脚步。不得不说,都中宿卫虽然由不少人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军功子弟,但经由薛琬提拔的也不再少数。再加上薛琬与贺祎经营这些年,也算得上根底牢固。皇帝之所以愿意出这道口谕让他们前往各方平叛,其中便有制衡陆家这一考量。既然如此,那么引薛琬入局也并无不可。况且如今他的人手也确实不足,除了要集结长乐宫游散在外的宿卫将领拿下司马门,还要防守西面廊桥与北阙。只可惜,他的儿子不在此处。

吴淼思索片刻后,对薛琬道:“我自领人去攻司马门,王赫,你与薛公共赴长乐宫北门招安许平纲。”

薛琬听闻后颇有些失望。司马门和武库乃是宫城之重,吴淼必然是要亲自出马坐镇的。他原以为坐镇北门的任务会交到自己手上,而王赫会派去驻守西廊桥,毕竟许平纲这边需要有一个两千石压住场,届时他自然会将许平纲收为己用,进而对西、北两门都有所掌握。可如今平白无故跟了一个王赫,着实不太方便,遂道:“太尉,西廊桥处只怕还需要王将军……”

“不必。”吴淼自然知道薛琬要玩什么鬼花样,必须要让自己这边的王赫参与,不会让薛琬独自运作再度把持宿卫。不过陆家如果有清理宿卫的打算,大司马门与北门都是重点。大司马门太重要,他必须亲自守。而北门那里,他就必须要借薛琬这个前三公的名头,把陆家的人吓退掉。不管怎样,多拖延一段时间,日后太子回来,局面总不至于太过失控。

吴淼进而解释道:“若我能占得司马门继而收复武库与丞相府,西阙自然无忧。然而北门重地,不可有失。无论何人攻入,只要不是太子,薛公务必将人拦于门外,不可其入内。”

说完也不待薛琬再辩解,吴淼点了五名亲将随从,径自奔往西门。

面对两位高位者相继离开,在场众人也开始窃窃私语。如今陈霆与陆振守在此处,他们不得进入,只怕已经失去了在皇帝近畔品评他人的机会。继而,这些人开始思索接下来的策略。进攻京畿的人虽然不知道是谁,但这必然与日后的仕途休戚相关。现在他们必须立刻决定在这场浩荡中立在哪一个位置,执哪一种立场,假以哪一种姿态。

“我等亦随太尉监守武库。”

“薛公之家素有底蕴,应依薛公名望,召集旧时宿卫啊。”

“靖国公拱卫皇帝,我等亦不得擅离职守。应恭请皇帝下诏各方,升殿议事。”

众人此时议论纷纷,旋即各奔东西,有的仍守在陆振身前,似乎决意与陆振、陈霆共同守卫这片殿宇。每个人都去选择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太子已注定不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这里,那么在这段空期内,长安朝局必会迎来一次改天换地的调整。平叛的武功他们已经不能够去争取,在投奔太尉抑或投奔大长秋的过程中,争取那一点点事功也是捎带手的事。但是只有在关键时刻抱紧团站好队,才能一同抵抗接下来的滔天巨浪。

东方晓色,宽阔的驰道边宫墙耸立,抬头便是深不可测的天穹。霜与雪扑扑而落,落在女侍中阙翟的金色华虫上,精致的藻纹与粉米纹上,华丽的黼黻上,竟有明星荧荧之惑。在一片寂寂天地之间,陆昭所领一行人与王峤所领世族子弟的武装汇合,继而疾步行往北门。

北门高阙之上,薛琬看到近五百人的武装肃穆行来,继而泛起一丝冷笑。五百人,不管是逆贼还是王师,在他眼中都不足为惧。然而当他看到为首的是女侍中陆昭,中书监王峤跟随其后时,脸上的笑容顿时黯淡了下来。

昔年落败的屈辱兜上头来,从三公之位跌落的疼痛仍如刀风一般钻心剜骨。他目视郑崇受刑身死,在那一杖杖落下的时候,一条两千石世族的性命就此了结,同时他自身所有的荣耀与自信也都就此捶灭。而现在,为首的恶煞步履愈近,而他手中握着的剑柄也开始随之颤抖。

许平纲斜睨了薛琬一眼,他素来对高门世家无甚好感。投靠吴淼则是考虑吴淼本人的威望,其中还有利益的考量和对跟随崔谅由来已久的失望与绝望。

诚然,他可以再相信主公一次,携部将杀回永宁殿,但一想到他即将面对的是死守在内的陆家与众多高门朝臣,便犹豫了。即便杀回去又如何呢?杀掉这些人,主公即便得胜归来还要对世家加以安抚,届时杀人这笔账只会落在自己的头上。那么日后他的未来又会如何,跟随他的人未来又会如何?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权力更迭中以滥杀的罪名被再次清洗掉?

“陆侍中,王中书。”薛琬站在城墙上,看清了来者,“皇帝陛下仍在安歇,尔等若要见皇帝,还需稍等片刻。”

长乐宫北阙下,陆昭扬了扬手,示意众人停了下来,随后让张牧初上前喊话道:“皇后御前女侍中、开国阳翟县主、持节奉皇帝陛下诏、皇后谕令,率领王师平叛。城上何人?若肯归于王统,开门请降,以往恶行,既往不咎,来日斩敌,更可议功封赏。如若不肯投降,休怪刀锋无情,军法皇命之下,违逆者格杀勿论!”

第228章 雄词

“哈哈哈哈。”薛琬此时心反倒稍稍平和了些许, 在他眼中,这些人不过装腔作势罢了,“女侍中到底晚了一步啊。我乃大长秋薛琬, 正是奉皇帝陛下手令驻守此门,招降崔逆旧部。如今许将军已受王命, 重归陛下麾下, 襄助我收复长安。陛下身前如今亦有三公拱卫,倒是不劳女侍中即刻入内觐见。门阙下尚有一片石阶,尔等在此坐侯, 待天亮陛下用过早膳,再来召见尔等吧。”

陆昭知道即便陈霆在内部得手, 但是北门之行注定不会顺利。眼看着薛琬这个躺在家里近一年的老废物,张口闭口便将收复京畿之功揽在自己头上, 又冠冕堂皇地以皇帝起居为由让她坐在台阶上等,于是冷冷看了薛琬一眼, 而后示意身边的王峤。

此时城头上已聚集不少朝臣,其中不乏素来与薛家亲近者, 亦有几名薛家鼎盛时所结交的宿卫统领。只见王峤上前一步, 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奏呈道:“大长秋薛琬,勾连叛逆,反戈忠义, 明保官位,暗许粮草,常与逆贼囊橐相聚于府内, 从者之众, 狱室不容。现将家中涉案者缉捕,就地斩首!”说完, 王峤身后便有人将一批薛府涉嫌运筹粮草之事的人押送出来。

薛琬一惊,没想到他前脚赶赴皇宫,王峤后脚就抄了他的后路。然而这么一想亦觉得不对,明明与叛军打的火热的是王峤,因其结交崔谅部众,就连城中部分兵马如有需要都可以调动得开,虽然数目不多,但足以攻入府邸。

然而薛琬亦不甘就此被指摘,若说投敌,崔谅攻入城后,哪个朝臣没有趋势逢迎过,就连陆昭的父亲陆振做少府监都混得风生水起,如今王峤与陆昭二人又凭什么指责他。因道:“王峤,你曲事叛逆,人尽皆知,身为关东世族之首,位居中枢重臣之极,却在国难之时大宴宾客于庭内,结交奸佞,凭你也敢污我!”

王峤此时看向陆昭求助,一直以来,在回攻京畿一事上他运筹良多,就是为了今日陆昭在众人面前为他正名,以洗刷先前贺氏宫变时自己的退避之行。

只见陆昭向前一步,戟指喝道:“衰髯老犬,你仓皇于宫巷城垛,亡出于高庭恒门,强作穷吠,枉为朝臣。兵甲济贼,非有寸功于社稷,粮草筹逆,未有薄德于乡人。而王中书外虽面于奸佞,内却助于国君,取国之馈,尽付少府,聚士之力,缕解国困。筹谋衣带之诏,以定西北,感化从逆之贼,以护宫城。上无愧于君,下无愧于民。你这利口奸佞,无行弊子,不思一隅苟存之惠,不念数年君臣之恩,生何有益于一人,死何有益于一国。昔年竖子穷发诓言引方镇动乱,刑威治众使宗室不安,崔贺二逆,尔等助纣,家国俱危,老朽缩首,得幸为官已是天道仁慈,如今恬居大长秋之位,怎么还有脸面把持宫禁,隔绝忠良?”

城阙上下闻言都已目瞪口呆,都曾听闻陆侍中词锋锐利,但因陆昭本人行事风格极其稳健,因此未曾有人真正领教过。如今见薛琬当头遭这一棒,也不免唏嘘。

薛琬沉默片刻,正欲重新组整言辞,然而刚要开口,却听陆昭厉声喝断道:“住口!你若真有忠贞之心,济世之才,缘何皇后不问谕令,君王不予衣带。名器不假,不过德无可彰,重任不付,唯因才无可扬。城外纷乱,居官而生民不治,宫城有隙,无任而巧夺事功。如今罪行难逃,尔只知泼污自净,天道有全,君独欠扪心自省。才行有缺,德行有亏,不知正道,不辩是非,生为人恶,死为鬼嫌,又有何脸面居此城阙,何不速速自缚,下城就法?”

此时薛琬已是目眦尽裂,口不能言,在众人或鄙夷或惊愕的目光中,颤颤巍巍地取出了皇帝手书。他环视四周,一把拉过一个交情尚算不错的大臣,道:“许令,你,你去。去宣旨,让下面那些人看看,我有皇帝手诏,手诏啊。”

城下王峤只作未闻,慢慢扬起手,下一刻那些执刀者便会将这些薛氏家臣的头颅砍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