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如果驻扎多伦一线的日军主力进入克什克腾旗,将会直接切断我军与挺进军之间的联系。我们和挺进军,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通过杨继财这一仗,我们摸清楚了伪蒙军的实力。”

“这些伪蒙军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装备以及真正的战斗力,不仅与日军,甚至与伪满军都相差比较大,无论来多少,都没有什可担心的。但是如果蒙疆驻屯军的主力参与进来,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威胁了。鉴于此种情况,一号,我不能不做一些准备。”

接过王光宇递过来的杨继财在黄岗梁战斗结束后,发来的详细战况汇报,杨震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尽管心中对这个弟弟这次的表现,杨震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他眼下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评价这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

王光宇的话,杨震听明白了。他也知道,由于要兼顾热河方向,王光宇眼下的兵力多少有些不足。当时在组建迂回部队的时候,因为迂回部队至少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处于无后方补给的孤军作战情况。

要尽可能多的携带弹药、补给、油料,以及考虑到自身携行能力。所以经过再三的考虑,只调集了一个加强师的兵力。要知道仅仅几百辆卡车,二百多辆坦克装甲车,保持一定时间作战能力需要的油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在考虑到自身运输能力,在犹豫再三之后。组建迂回部队的时候,只编入了一个加强师,一个骑兵旅外加一个装甲旅,以及部分直属炮兵的兵力。这些兵力以及配属的大量技术兵种,单纯的应对二十三师团至少可以不落下风。

当然,如果二十三师团肯于王光宇打一场正面硬碰硬决战的情况之下,有了占据优势的火力和装甲力量支援,这些兵力也勉强够用。杨震相信,在野战之中以王光宇手头剩下的四个团的兵力,再加上骑兵和装甲旅的配合,在野战之中打垮二十三师团不见得。但是重创他们,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然而目前二十三师团采取的战术,却是恰恰依靠坚固工事死守不出。再加上他这里还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监视热河境内战局变化,他手头的这些兵力就很勉强了。除非王光宇下决心,将手头的骑兵全部改为步兵。可即便是这样,他手中的兵力也有些不敷使用。

人家二十三师团毕竟是一个加强师团,坦克、大炮的数量和质量虽说不见得能比得上迂回部队,但是数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二十三师团在林西一线,还有坚固工事可以依靠,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不少抗联在火力上的优势。

再加上原来情报中没有的,林西县城之内居然还有三千多日本侨民一事。就算其中一半的人是可以参的青壮年,但无疑也可以算是二十三师团的后备兵员一部分。这一千多可以随时武装的日本侨民,让他们上战场打冲锋自然是不行。

但是如果经过简单的训练,死守在工事内向外放枪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果这一千多侨民真的被二十三师团投入战场,至少可以替换下近两个大队的正规日军。也就是说,如果二十三师团那位师团长想的话,他手头的预备队随时还可以多出两个大队。

两个大队的兵力,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以日军一贯的战斗力来说,这两个大队一旦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的位置上,那么对于整个战场上的形势意味着什么,杨震很清楚。这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虽说不算有太多,但足以成为在某一个关键时段,压垮整个战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何况当时总部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多伦境内的日伪蒙疆驻屯军会如此快的插手,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这使得王光宇在林西激战时,必须要抽出部分精力去观察热河战场,而且手中势必要保留一定的机动部队。

这么一弄结果却造成了原本兵力也只是勉强够用的迂回部队,现在的兵力多少有些显得紧张。如果细算,甚至还有些兵力不足的情况。经过王光宇这么一说,杨震承认自己刚刚的思路的确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第1035章 先解决你的燃眉之急

迂回部队如果按照自己的那个想法,至少还需要补充两到三个团的兵力才能够用。只是即便是按照王光宇的计划,他这里也需要至少在增加一个团的兵力。如果集中最大的运力,自己倒是可以在十二小时之内,给王光宇补充一部分的兵力。

但这么一来,总部手中的应急机动部队,可就是有些不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总部的后续部署。最关键的是,总部手中相当一部分预备队现在已经开始调动,准备部署到松花江干流几个最关键的地区,准备应对意外情况。

其中在扶余三岔河一线嫩江与松花江交汇处的北岸至哈尔滨一线,就部署了整整一个师的兵力。一是作为扶余、德惠战场上的二线部队使用,在必要的时候加入扶余战场。二就是在一旦日军真的对这里下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个师拉倒江堤上。

松花江流域面积太大,仅仅在三岔河以下的下游干流的长度就有几百公里。而日军轰炸江堤以水代兵只是总部目前的判断,在没有获得确切情报之前,不可能将主要的兵力全部放在对江堤的保护上。

总部虽然现在正在调整航空兵力和地面防空部队的部署。将防空司令部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一个大队,外加两个直属独立中队的米格三战斗机,以及一个p三九战斗机大队分别调往佳木斯和哈尔滨。而原来部署在齐齐哈尔、王爷庙一线的航空兵也将部分兵力转向了嫩江下游。

同时各地防空部队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加强。除了手头原有的两部雷达,以及六月初美国人又通过延安空运过来的五部雷达中的三部,正在调往到双城、五常、肇州一线,准备形成一道雷达防线。

除了雷达、航空兵之外,防空司令部仅仅地面高射炮兵,就调集了四个八十五毫米高炮营,两个最新列装的五十七毫米高炮营。另外还有四个双二十三高炮营,十三个三七高炮连,二十八个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连,六个独立探照灯连正在快速的调动。

共计四十八门八十五毫米高炮、二十四门五十七毫米高炮、四十八门七十二门双二十三高炮,以及一百零八挺双联装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二十四盏苏制防空探照灯,准备沿江部署。

总部一口气调集这么多的大中小口径齐全的高射炮与高射机枪,就是准备在雷达与探照灯协助之下,尽可能与战斗机形成配合,尽可能沿着松花江下游干流构筑成一条绵延、稠密的防空火力网。

这些地面防空兵力,已经是总部直属高射炮兵形成战斗力中,除去担任要地以及铁路线防空任务的高炮之外,几乎仅有可以机动的力量。甚至有一部分的部队,还是刚刚完成组建的新部队,原本准备用来接替后方要地防空任务。

而调集的这些地面防空兵之中,就有一个五十七毫米高炮,十三个三七高炮营中的五个,三七高炮营中的三个,是总部刚刚组建的女子地面高射炮兵。这些自愿报名参军的女兵,虽说战斗热情很高,但是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实战检验。

只是这些女子高射炮兵,眼下都只是刚刚完成初步的训练,现在也就是能操炮,将炮弹打出去。至于准确率如何,恐怕只有这一仗后才知道。但在后方正处于紧张施工之中的军工基地,也同样重要的情况之下,总部手头可以机动的兵力是在不算多。

而且目前生产出来的性能远超过苏制高炮的五十七毫米高射炮,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口到苏联,总部能调动的防空力量已经使用到了极限。如果不是自己顶住苏联方面提出的想要购回一部分米格三战斗机的压力,现在总部甚至连这些航空力量,都很难抽调出来。

在还要兼顾战场制空权争夺,以及后方要地防空以及正在抓紧施工的各个兵工基地的情况之下,不可能将主要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松花江。再加上眼下日军飞行员那股子在飞机被命中,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之下,动不动就玉碎那股疯狂劲头,自己还需要多做几手准备。

谁能保证那些日军飞行员不会在飞机已经无法作战或是返航的情况之下,架势飞机直接冲撞江堤?一架日军所谓的重型轰炸机,虽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最多也就是中型轰炸机。但怎么说一架飞机也得几吨重,再加上油料、炸弹,飞机本身就是一枚超级炸弹。

如果撞上江堤,恐怕威力恐怕比日军使用的最大的当量炸弹还要大。对于江堤的损害,也将会更大。除非你在天上就将它打的爆炸,否则对于日本人这样一个疯狂的民族,你必须要多做几手准备。所以在松花江干流的几个关键位置上,还要保留一定的机动力量。

甚至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杨震将因为长时间过度使用,已经接近报废的部分缴获的日制卡车,都抽调了出来,准备到时候用于堵住日军炸弹可能的缺口。后世虽然因为自己部队的特殊性,没有参加过抗洪,但杨震多少还是知道一些抗洪时候的一些办法。

所以除了调集部分航空兵和地面高射炮兵之外,也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其他的准备。眼下的松花江水量越来越大,就算日本人不出动轰炸机进行轰炸,鬼知道那些江堤会不会承受不住江水的压力,在哪里决口。

毕竟这个时候中国境内的所有河堤,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只要涨水过大,就很少没有不决口的。连年的战乱,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军费之中,整修河道做好防洪工作,是没有人去关心的。

而东北自沦陷后,日本人为了保持长久的统治,也曾经对东北各大河流的堤坝维修了一部分。但是日本人是不会下大力气整修的,干的活除了重点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面子活。

而松花江干流中游自从成为两军对峙的前线后,又破坏的相当严重。再加上前一段时间日军的不住炮击。就算日军不轰炸,但谁又能保证这些年久失修的江堤,会不会突然间玩完?从那里来一个大溃堤。要知道眼下松花江的洪峰量,可是几十年不遇。

所以手中保持一部分的兵力,以应对随时出现的危局,还是必要的。而且总部对其他的预备队,已经有了使用的方向。给王光宇这边再调集援军,就得重新通盘考虑。甚至原有的计划,将被全部打乱。

但在眼下,王光宇这里是必须要增援的。但这部分部队,从那里抽调比较合适,而且抽调多少,才不会影响下一步的战局以及对江堤的保障,却是让杨震多少有些头疼。考虑了一下,杨震还是决定将这个问题,交给王光宇。毕竟需要多少增援部队,作为前线指挥员,他是最清楚的。

想到这里,杨震沉思了一下转过头对着王光宇道:“你认为你这里,还需要多少的兵力比较合适?当然我说的是你要保证热河境内战况掌握在你手中的情况之下。不是我们不相信挺进军的战斗力,那些老红军出身的部队,实际战斗力我还是清楚的。而且我的那位老首长的指挥能力与战局把握能力,远在我之上。”

“但他们的装备,还有后勤问题,以及各级指挥员的合成指挥实际水平,都还与日军有很大的差距。单纯应付热河境内的日伪军,虽说有一定的压力,但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有新的敌军加入,局势就有可能逆转。”

“关内部队因为自身装备与敌后战场上的形势,习惯了打伏击战、游击战,对于眼下这种与大量日军正规面对面的硬碰,恐怕多少还有些力不从心。这也是我在递交给中央计划中,他们主要承担热河作战的主要原因。”

“热河日伪军是以伪满军为主,虽说训练水平不低,但是总体素质与日军还有一定差距。让挺进军以他们为主要对手,可以帮助部队快速的成熟。但一旦大量的日军加入,形势很有可能发生逆转。”

“你这里作为最靠近热河战场的我军部队,不仅要承担自身的作战,同时也要随时保持对热河战场的注意。这也是总部当初挑选迂回部队指挥员的时候,挑选你作为这个军事指挥员的原因。”

“你对热河战况要有一个了解,并保持一定的机动兵力,随时可以增援热河战场这个想法很有必要。的确你的兵力,在还要兼顾热河战场的情况之下,显得有些不足。这样,你拿出一个数来,总部可以适当考虑。”

听完杨震的反问,王光宇一愣。总部给他增加兵力,他当然是求之不得。每一个指挥员,自然都希望在用兵上多多益善。尤其只作为独立作战的一方,更希望手头的兵力更加充足。但是总部现在究竟能抽调出多少的兵力来,他却是暂时还不清楚。所以,对于杨震的问题,他多少有些犹豫。

见到王光宇脸上的犹豫,杨震拍了拍他的手道:“老王,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是你不要有什么顾虑,需要多少拿出一个数字来,我和参谋长在研究吗。的确,在目前很可能还要承担防洪压力的情况之下,总部可以用于机动的兵力的确不多。但是给你抽调出一部分来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一向几乎不吸烟的杨震点起了一根烟道:“这次我来除了和你谈一些日军大致可能的下一步计划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谈谈。不过等你先提出要求之后,再说吧。眼下先解决你的燃眉之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