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强大的火器(2 / 2)

加入书签

林天与几名女孩手里的东西并不长,就算林天的冲锋枪略长,比起三尺的短剑依然要短上一些。

女警与凌雪手里的铁疙瘩,几乎比一把匕首还短。

几个人手里的东西还一点也不锋利,怎么跟周围的一大群倭国强者争锋?

就在戚继光打算出手救援的时候,林天与身边两名女孩铁疙瘩的顶部突然不断的喷火,对面的倭国强者不断倒地。

直到他们一方获胜了好一会,戚继光依然呆若木鸡,很久说不出不一句话来。

“夜了,戚弟弟,你去休息吧。”林看了目瞪口呆的戚继光一眼说道。

“雪儿姐,你跟林兄刚才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火器吧,这种火器好厉害,不但能连发,就连五境之上的强者都抵挡不住……”

“只要我们明王朝的一部分士兵,配备了你们这样可以不间断喷火的火器,就算只有几百人,依然可以横扫世上所有的倭寇。”戚继光露出了一脸叹服的兵器。

这名年轻人很强大,手里的银枪飞舞起来更是勇冠三军,面对来自现代的高科技武器,一向自负的戚继光依然口服心服。

林天与凌雪对望了一眼。

戚继光说的不错,如果明王朝能有一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的话,也不用几千几万,只要有几百人,便可以在这个时代横扫一方。

他们只是携带了几件兵器,加在一起也不够十件,根本武装不了一支几百人的小型军队。

他们都是现代人,来的时候,燕京科研组的人一再告诫林天跟几名女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火器,再者除了保护戚继光之外,不要做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

免得他们因为做了什么,而对以后的世界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别说他们没有太多的火器武装这个时代的人,就算是有,他们也不能拿出来,要不然一定会严重的颠覆人类已知的历史。

凌雪将自己所知道的现代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戚继光,已经严重的违反了纪律,也有违他们与燕京科研所达成的共识。

好在历史上所记载的戚继光,的确是一个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武器革新大师。

凌雪帮对方,知道这件事的人也不多,凌雪的所作所为应该不会改变历史。

“戚兄,我们使用的几件兵器,是我们家乡举倾国之力打造而成的,想要规模化生产,明王朝的兵器局根本无法做到,只要你能灵活运用雪儿今晚传授的那些知识,革新一下明王朝的兵器,已经可以轻松消灭海疆所有的倭寇。”林天淡淡一笑说道。

靠近凌雪的时候,这名大胸女孩,索性将手枪交到了戚继光的手上。

戚继光拿过来之后仔细观摩了许久,发现这把小巧的火器做工极为精致,就算明王朝锦衣卫们佩戴的出色绣春刀,以及神机营的火铳,在做工上都远不能与凌雪递给他的手枪相提并论。

不要说生产这种逆天的火器,只怕明王朝连制造这种火器的钢材都生产不出来。

想要大规模复制这种兵器,就算集中明王朝所有的能工巧匠也做不到。

戚继光只是一个落魄武将的后代,就算是想要集中天下的能工巧匠,开发这种武器都不可能。

想到自己见到了世上最厉害的武器,偏偏无法大规模生产出来,用来对付不断扣边的倭寇,戚继光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戚继光倒也不是太失望。

有了凌雪传授的这些知识,他可以在以后制造出比倭刀还有绣春刀,以及神机营的火铳还要厉害的多的火器。

以后只要生产出一批鸳鸯刀与火器,就算他手下只有数千精锐,依然可以全歼几十万倭寇。

想到这些,戚继光突然间对以后抗倭感到信心十足。

他现在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机会,明王朝内部结构已经腐朽的十分严重,这对没有多少财富的戚继光来说,想要获得朝廷的重用依然很难。

好在林天已经答应,会想办法帮他打通朝廷里的红人张居正的关系。

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可以带着一大群华夏健儿冲锋陷阵击杀倭寇,戚继光突然间热血沸腾,浑身也充满了力量。

早上起来,几名年老的家丁看到一地的死人,这些人很惊异,心中更是在揣摩昨晚发生了什么。

不得不说御史府的家丁素质还是挺高的,他们虽然惊异,却没有一个人主动询问发生了什么。

其实昨晚他们也听到了枪声与爆炸声,只是那些事与己无关,他们昨天从没有出来一看究竟。

这些人做家丁久了,也知道有些事情知道的太多对自己不是好事。

几名家丁随后按照林天的嘱咐,将几十具穿着奇怪的倭国人抬到了外面悄悄掩埋处理掉。

吃过早饭之后,林天开始思考怎么见朝廷的新贵张居正。

对这位为整个明王朝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人物,林天心中一直十分尊敬那个人。

除了对张居正十分尊敬之外,林天对这位首府大人,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感。

想到自己即将去拜见张居正,林天突然有些心慌。

林天也知道张居正十分爱财,他才准备了一份还算丰厚的礼物,打算带着戚继光一起去见那个人。

李能对京城的一切很熟悉,联系面见张居正的事情,还需要李能在其中穿针引线。

就在林天打算安排人去找李能商量这件事的时候,李能突然来了,还给他带来了一个十分震惊的消息。

林天身体一震的同时,暗叹自己帮戚继光与张居正见面这件事,恐怕要无限期的延后了。

因为他即将要面对——另外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