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有路,我甘行之。
在离开藏书阁许久、坐在高阳台的床榻上的时候,落薇还在出神地想着这句话。
台谏今日又奏了皇帝不该私立朱雀司一事——自从宋澜立此司开始,类似的争吵从未停息过。
大胤开国皇帝曾言本朝不杀士大夫,可从前便有皇帝不听劝谏、滥杀妄为之事,宋澜虽然年少,可在百官眼中,不经三司断案、结亲信为机构,便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迹象。
宦官乱政、皇城司滥杀……监视、越权、违拗律法,殷鉴不远,玉秋实也在猜测皇帝立朱雀的用意,于是置身事外,留宋澜一个人去应付言官。
今日他又被言官缠住,想来一时半刻是脱不了身了。
所以落薇在出藏书阁后便提前来了高阳台。
烟萝被抓之后,她与叶亭宴在内廷中一时寻不到人传话,便以藏书阁为约,倘若二层窗前留了一簇时令花朵,便是相邀见面。
今日他留的花朵,是方开的紫薇花。
落薇取了那簇紫薇,进门又顺手将它交给了守在林前的张素无,她想着许澹这句话,伸手拉上了床榻深青色的帐子。
于是她便陷入一片黑暗当中。
奇怪的是,她发觉自己对于这样的黑暗并不抵触,这黑暗甚至为她带来了些安心的感觉。
有光自床帐外若隐若现,落薇等得久了些,昏昏欲睡。
就在她感觉自己将要睡着之时,一只修长苍白的手伸过来,拨开了她面前的床帐。
落薇抬起眼睛,逆光中看不清来人的脸,只能嗅到淡淡的檀香气。
她忽觉安慰,于是伸手拽了对方的衣袖,将他扯了下来,叶亭宴不防,身子一侧便摔在了她身旁,撩开床帐的手跟着撤去,那簇从她内臣手中抢回来的紫薇轻飘飘地落在床榻之下,将两人重新送回这一片漏着微光的黑暗当中。
落薇伸手搭上他的肩膀,轻声细语地问:“陛下都问了你什么?”
那一日她从公主府急急离去,由于听见的话语过于惊愕,甚至忘了伪装,回过神来才意识到叶亭宴仍在身侧——宋澜遣他过来,必定是为了观察她与宁乐对话时的情态。
他开始怀疑她知晓了旧事,但如同玉秋实一般,不敢确信,于是刻意放她去见宋枝雨。
倘若她与宋枝雨的对话中有何不对,不仅会牵连自身,恐怕还会连累宋枝雨尚在内宫之中的母妃——后来宋枝雨在她口中确信了叶亭宴是她的“入幕之宾”,才敢放心跟她言语。
但她走得太急,忘了同叶亭宴叮嘱两句,万一他漏了一两句给宋澜……
叶亭宴也伸手揽了她的腰,同她抱得更紧了些,口中道:“陛下问我,你同宁乐长公主有没有争执。”
落薇心中一紧:“那你怎么答?”
叶亭宴道:“争执自然是有的,长公主到最后都还在记恨甘侍郎择你而不择她的事情,你们不欢而散,长公主在喝我递过去的鸩酒时,还说‘见她如此,我便不后悔’。”
这句话宋枝雨自然没说。
他刻意编造这句话,是为了顺着宋澜的心思,叫他觉得宋枝雨临死前还在执着与落薇的意气之争。
既有争执,又兼忌惮,自然不会吐出什么事情来。
他还记得,他说完这句话后,瞧见宋澜松了一口气,面上的表情似是有些欣慰,又似十分惋惜:“皇姐糊涂,这么多年都跟皇后过不去。”
落薇听了他这些话,也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声音却有些怅然:“她……还说了什么?”
叶亭宴摇头:“没有旁的话了,你二人失态,我不曾禀告陛下。”
那日他回府,反反复复地想起宋枝雨最后没有对他说完的话。
一句是“我交给了苏絮”。
交了什么东西?二人未必龃龉,托付的便极有可能是牵系身家性命的东西,可惜她没有说完,这样物品,落薇一定不会告诉他的。
另一句是“她早就知道了,她没有”。
这句话他实在想不清楚,在书房中坐了一夜,只想出了两种可能。
一是,她早知宋澜和玉秋实的布置,没有阻止。
听起来像是宋枝雨临终有怨的控诉。
另一是,她没有背叛你。
多么令人目眩神迷的言语,他想出这句话,先将自己吓了一跳,静谧夜中,他听见自己的心跳一声叠一声,似乎在劝自己相信这种微乎其微的猜测。
可若是如此,“她早就知道”又该作何解,若她没有背叛,难道不应该是“她不知道”他们的谋划么?
心乱如麻。
离开汴都之后,他来去南北,苦心孤诣地布置自己的复仇,将当年参与之人以及如今朝中之人的身世经历摸得清清楚楚。
何人为敌须除、何人为友可信、何人不须拉拢、何人日后可用,钱财诱之、权势诱之、同道知己、异心能臣……他回京不过三月,一点一滴、无声无息地蚕食着汴都的政局,熬煎心血、夙夜难寐。
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中那么平静,没有一丝波澜,得心应手。书房中只有关于她的言语,会叫他的心变成窗外夜风中摇晃的树叶,沙沙作响,摇曳不息。
落薇听了他的话,好似非常满意,难得主动地凑过来亲吻他的面颊——最近她对他的排斥似乎越来越少了,叶亭宴察觉到了这种转变,却猜测不出缘由。
“叶大人,陛下近日越来越信你了,”落薇在他耳边黏糊地说着,她凑得太近,每一句都能叫他听见停顿的气声,“假龙案没有罪魁祸首,宁乐一事又过于仓促,太师已知你为我所用,只是苦无证据,一时不得发作,若叫他回过神来,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事,不如……我们不再等了罢?”
叶亭宴察觉到了她言语中的意思,有些意外:“虽有暮春场和假龙两桩指向不明的案子,但还远远不够,你现在就想动手,以何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