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1 / 2)

加入书签

只能说,读书这种也是老天赏饭吃的,聪哥儿和金宝同普通人相比,算不错了,加上两人又在国子监念书,所以才能现在的水平。但沈以南真的就就是所谓的天才,他不仅不缺天赋,还不缺努力,所以在这次考试中才能够一鸣惊人。

沈家和周家都憋着气,准备等他们三人最后院试结果出来后,再好好庆祝一番。到现在这地步,基本两家人都坚信三人的秀才功名是没什么问题了,需要考虑的便是名词的问题。

四月一号的时候,安宁他们再次送聪哥儿他们入考场。

等院试结束以后,聪哥儿和金宝总算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两人之前都没怎么逛过州府,这回倒是好好玩了一回。

周李氏看他们这段时间实在拼命,一人给了他们二十两作为奖励。周李氏还表示,倘若他们两人今年能拿到秀才的话,到时候一人给他们一百亩的田地。

安宁也凑热闹表示她也给八十亩,虽然她钱比她娘还多,但是不好越过她娘。

聪哥儿倒是很有自信,拍着胸脯道:“姑姑你们就放心吧。”

金宝没有他那么张扬,但显然也觉得自己这回秀才是没什么问题的。

聪哥儿还偷偷给安宁说道:“姑姑,你真的是太厉害了,押题押太准了,这几场考试,加起来,至少有一半都是你让我们做过的题呢。”

安宁心道:她那不是押题,她那是题海战术。她前面还押题,后面见他们仍然留有余力,索性把这些年的考题全都收集了,让他们一题题做下来。做得多了,自然有把握了。

题海战术,虽然辛苦了点,但效果的确杠杠的。安宁前世读的高中便是所谓的重点高中,当时学校所采用的也是题海战术,一道题不会写?没关系,让你做个十多遍,背都能把步骤背下来了。

不过在面上她依旧端着云淡风轻的架子,“有效就好,姑姑今年继续帮你们押题,别忘了秋天还有乡试呢。”

聪哥儿想到了被题海所统治的可怕日子,忍不住抖了抖身子,后悔死自己居然提起这个话题,金宝在一旁也是心有戚戚焉。

安宁见他们两个苦着脸,扑哧一笑,也拿出了银票,一人给他们十两银子,“给你们,看想买什么东西就尽情买吧。”

加上周李氏给他们的,他们每人都有三十两银子可以花。

周聪和周金宝在院试成绩下来之前,基本都是玩过来的,他们不仅去州府,还去了临近的几个州城玩耍,买了不少当地的特产回来。

四月十五号的时候,便是所谓放榜的日子。

周家的下人章古早早便去贴榜的地方等着了。

等大大的榜单贴上去后,他直接从最前面看起,章古对家里的两个小少爷都十分有信心,坚信他们的名次一定会排在前列。

第一名的位置赫然写着“沈以南”这名字,章古心中又是惊讶又是羡慕:这沈家少爷还真的小三元了!这下可要出名了!全大周能够小三元的也不多,基本每出一个,名声都会传到京城中。

恰好沈家的下人就在他旁边,一看到沈以南在头名,喜不自胜,声音响彻云霄:“以南少爷小三元了!”

所有人都呆了呆,还真的小三元了,一时之间,大家纷纷拿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沈家下人。这沈家怎么就这么厉害呢,之前沈少爷年纪轻轻中举便已经十分了不得了,结果沈家的小儿子更厉害,直接小三元了!宣州都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出过小三元了。

沈家的下人急着要回去报喜——这样的喜报想也知道他回去后一定会收到大大的赏赐。他从人群中挤了出去,甚至不小心丢了一只鞋子,也不在意,而是飞奔着跑回家。

章古则是往下看,在第十五的位置看到周聪两个字,然后又在第二十看到了周金宝的名字。

他眼睛亮了起来,顿时手舞足蹈,“哈哈哈,我家的两个少爷全都上了!一个第十五,一个二十。”

这名次已经相当靠前了,事实上,周聪他们给自己估分的时候,都估计自己能排前三十。基本一个州排名前三十的话,还是很有中举的希望的。

不少人再次羡慕嫉妒恨:这家也很凶残啊,居然一次出两个秀才!

有的人顺着章古所说的名次看了过去,一看是周家,顿时可以理解了:周家的这两位现在可是在国子监中念书的,成绩能不好吗?

还有落榜的人更是酸溜溜地想着:倘若我也在国子监,有那么多名满天下的大儒教导,我也能够轻松中秀才。

这些人只想着找借口,却不曾从自己身上想原因。

章古兴冲冲地跑回家,准备报喜去。

在今天过后,周家和沈家都大大的出了风头,尤其是沈家,十四岁的小三元,在哪里都是天才。

周家也同样备受羡慕,两个不到十五岁的秀才啊!

周李氏在收到消息后,直接放了整整半个时辰的鞭炮,周李氏还打算摆三天的流水席。

她的两个孙子实在太给她长脸了。虽然周家因为出了安宁这个县主,还有周李氏这个三品诰命夫人,在哪里都拿得出手,但没有功名在,终究没有所谓的底蕴。

如今周聪和周金宝都成为了秀才,以他们的年纪,和他们考试的名次,举人也是迟早的事情。也就意味着将来周家是要出两个官的。

直到现在,人们才有了周家崛起的概念。

周李氏放完鞭炮,更是喜极而泣,她也算是对得起周家了,他连忙上祠堂,去给死鬼和公公婆婆上香,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件大喜事,说了一个时辰的话语都不嫌口渴。

这其中,最后悔的便是放走了他们的周家一族了。两个未来的官老爷啊……玉山村的周氏一族就这样错失了改亭换门,成为耕读人家的机会——想成为耕读人家,那也是需要功名支撑的,至于书香世家,连现在的周家都算不上,更别提他们了。

玉山村的那些村民们也受到了深深的震动,秀才啊!他们村还真飞出了两个年轻的秀才老爷。正因为这些村民可谓是看在聪哥儿和金宝长大的,所以才越发受到震动。

玉山村的村长李富贵更是觉得得加大力气,投入村里的学堂,因为酱油厂的关系,玉山村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吃饱不愁了,就只差功名了。

一时之间,也有不少人都在督促起自己家的孩子。周聪和周金宝都能当秀才老爷,没道理他们家不行啊,就算没办法像他们一样十四岁就成为秀才,二十岁三十岁也是可以的嘛。

于是玉山村的读书气氛一下子浓郁了不少,不少人都拿他们两人当榜样。

李富贵闻言,更是大喜,又亲自上了周家一趟,想请周聪和周金宝给玉山村的孩子讲一堂课,说说自己的经验,做一个好榜样,鼓励一下他们。

安宁知道后,差点要笑抽了。这村长果真是个能人,这一套同现代很相似啊。她高考考上排名前十的大学时,她高中的母校也是让她回学校给学弟学妹们说说自己的心理历程和一些学习经验。

她对于玉山村大多数村民印象还是挺好的,特别是李富贵。在周家发达了以后,他们也没仗着同安宁的关系胡作非为,一直都规规矩矩的,所以能帮一把的情况下,安宁还是愿意帮忙的。

至于周聪和金宝,正是少年心性,这种十分有面子的事情自然愿意了。周李氏也是与有荣焉。

两人都跑了一趟玉山村,讲了半天的课后回来。

安宁和周李氏也不食言,在两人拿到了秀才的功名后,两人都到衙门去办理好了田契的转让手续,周聪和周金宝名下每人立刻多了八十亩的田地。安宁表示:倘若他们中举了,她一人再给他们两百亩的田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