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高子辛起先还意思意思地推脱了一番,见贺氏坚持,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宝儿回去了。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高子辛就多了一个爱好——教儿子喊“父皇”!
他教了好几天,总算让宝儿叫出了“父皇”两个字,心里顿时更美了。他高兴至极,恨不得找个人诉说一番,那人自然就是凤瑄。
于是,高子辛直接给凤瑄写了一封密信,用一种异常炫耀的口吻向凤瑄表示——儿子会叫父皇了!
凤瑄收到信的时候眼睛都快红了,恨不得现在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去。可是不行,战事还没结束,他必须得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把鞑子彻底赶回草原,让他们再也不敢进犯大宁。
若是可能,他希望把东北那块宝地给抢过来。
现在正是关键时候,他可不敢贸然离开。不过,凤瑄自己心里不痛快,就不想让别人痛快。于是,他干脆把太平给叫了过来,直接跟他说了宝儿已经会叫“父皇”的事。
太平这次是真红了眼睛,恨不得立刻冲进宫里让宝儿叫“皇祖父”。随即他就意识到,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虽然已经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距离他心中的目标还是差了点,他必须得一鼓作气,立下更大的功勋,才能让高子辛理直气壮地给他封赏。
于是他跟凤瑄一合意,就定下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皇宫里,高子辛正忙着教宝儿说话,丝毫不知道,他那一封纯粹为了炫耀的密信,给凤瑄和太平,甚至是整个战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毕竟距离遥远,高子辛身在皇宫,可管不到大宁那边,他相信凤瑄的能力,所以只需要等着捷报送来就行了。
于是高子辛教导宝儿的兴致一来,突然就生出了一个想法。
他在宣纸上画出凤瑄的肖像,然后就放在宝儿面前,指着画里的人教宝儿认:“儿子,还记得他是谁吗?”
“咦?”宝儿现在已经能说出单个的字,他一看见画像就觉得画里的人好熟悉,忍不住探了探小身子,瞪圆了眼睛凑近了看。
高子辛看着他这副模样就忍不住发笑,嘴里却还是问道:“儿子,还记得他吗?”
宝儿其实是记得凤瑄的,只是他毕竟还是太小了。高子辛虽然画得好,可宝儿对凤瑄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要让他透过这幅画想起凤瑄,实在是有些为难了。
所以宝儿看着看着就极了,明明觉得画上的人好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是谁!
于是宝儿扁扁嘴巴,干脆可怜巴巴地望着高子辛,他知道,只要他这么做了,高子辛就会满足他。
果然,高子辛对他这副样子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见他期待的望着自己,高子辛立即说道:“他是宝儿的母后知道吗?来,跟父皇一起叫,母——后——”
“木喉?”宝儿跟着喊,只是发音直接错了,同时双眼好奇地看着高子辛,想不明白母后到底是干什么的。
高子辛听着他怪异的发音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本能地想到凤瑄若是听到这声音后很可能会黑脸,顿时笑得更厉害了。
不过等他笑完之后,却还是认真地纠正起了宝儿:“不是木喉,是母——后——”
接连纠正了好几次,宝儿总算喊对了:“母后?”母后又是什么啊?
高子辛听到他的声音,顿时一阵激动,紧接着又给凤瑄写起了密信。
可惜,这封密信到的实在不是时候。
第173章 父子相见
宝儿学会了喊“母后”,高子辛激动之下,再次给凤瑄写了密信,告诉凤瑄这个好消息。至于凤瑄看到这样的消息后到底是什么心情,高子辛一时还真没想过。
只可惜密信到的实在不是时候,它送到大宁的时候,凤瑄和太平已经带着人深入草原了。
二人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趁着这个机会,把东北那块地方抢过来,能占多大便宜就占多大便宜!
这二人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疯,偏偏因为连番大捷,大宁很多人还都挺信服他们。不仅是底层的士兵,就连高层的李应熊等人都心动了。
他们都还记得,凤瑄曾经说过,东北那是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那地方就和大宁接壤,也距离大宁最近,要是抢过来,自然也是大宁的地盘。他们这些人就算分不到军功,日后粮食种出来,那也是实打实的好处!
他们他们是担心鞑子太狠,这么拼杀下去损失太大。可是这一次鞑子明显被打怕了,不陈胜追击争取更大的好处,反而龟缩不前,那还像什么男人!
凤瑄和太平的决定没人反对,反而一个个都支持得很,尤其是那些士兵,自从听说只要成功抢到东北那块地方,就能在那儿分到一块地后,这些人就更加热情高涨了。
没人反对,事情自然进展得格外顺利,而格外顺利的结果就是,等高子辛的密信送来,凤瑄和太平早就带着人跑到草原上撒野去了!
也幸亏凤瑄先一步走了,不然若是看到密信的内容,尤其是那个“母后”什么的,他可说不准冲动之下会干出什么事来。
高子辛也是送出密信之后,才收到大宁传回的消息,凤瑄带着人冲进草原了。
草原那么大,想要传消息可不容易,只能慢慢等。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后,大宁突然传回捷报,凤瑄不仅杀了包括耶逐在内的好几个高层,还把东北那块地方给抢过来了!
不过,凤瑄倒是没对生活在那片草原上的部落和牧民痛下杀手,而是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归顺,要么滚。
若是反抗,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凤瑄这么做倒不是他有多么善良,只是不想激起鞑子更强烈的仇恨罢了。若是把人都杀了,剩下的那些逃跑的鞑子固然害怕,但是心里的恨意必然也会与日俱增。
与其如此,倒是不如留下一些人,让那些逃走的人看看,归顺大梁后过的是怎样的好日子!
只要有了对比,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地仇视大梁,担心大梁对他们赶尽杀绝。
高子辛接到凤瑄的奏报后,对于凤瑄的做法挺赞同。他毕竟是看过后世书籍的人,很清楚一个道理,除非是某些极端分子,否则只要让人能活下去,能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就没人会造反。
野心家自然是随时都有,可若是日子过得好了,谁还愿意跟着人去造反?
高子辛虽然没大度到原谅鞑子给大梁造成的伤害,可战争,攻心为上。能够兵不血刃解决麻烦,甚至给边境带来安稳,何乐而不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