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他看得很专注,很认真,叫周如水的心神都跟着提了起来。他白皙的骨节分明的指节轻轻扣在锦帛上,宛如白玉的面容专注地看着她的字,宛若月射寒江。

如今再细看他,她也不得不感叹,这个近在咫尺的儿郎真是美好得似一幅画,那画上窗明几净,月光如水,直叫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他看得极是认真,因这认真,周如水也不禁惴惴不安了起来。她轻轻抿了抿唇,忽觉自个的字实是不好,实是对不大起他用心的凝视。

却直过了一会,他的唇角却微不可见地弯了弯,忽然就抬起眼来,温和地看向了局促不安的她,中肯地,甚至温柔地说道:“小公主的字,并非一无是处。”

说这话时,王玉溪的神色一本正经。

为此,周如水虽满腹疑惑,却不敢当面质疑了。她面色不定的看着他,未几,才抱涩一笑。

世人都道她的字不好,她早就习以为常了。如今,王玉溪却当着她的面道她的字并非一无是处。

她是看过他的字的,他的字写的极好,笔迹瘦劲,藏锋爽利,侧锋如兰竹,逸趣霭然。兄长就曾道,“玉溪之字,旁人无法仿造。后代习书者,能得其骨髓者,更是寥若晨星。”

然而,看着他谦和的目光,她却知道他并未撒谎,更未哄骗她。他只是很中肯,很自在地说出了心中所想。

是了,他也不必哄骗她,更无需讨好她。因为,琅琊王氏声名赫赫的三郎从不需去讨好任何人。天下向他献媚讨好的姑子何其多,如远在夏国的夏公主锦端,如那些日日守在琅琊王府门前只为看他一眼的女郎。

她对旁人而言是高高在上的帝姬,对他这个琅琊王氏声名赫赫的嫡子而言,却泯然众人。他大可以同谢蕴之一般,无奈地,甚至失望地,不耐烦地摇摇头道:“朽木不可雕也!”

可他,却未如此伤她的面子。

因他的话,周如水头一次对习字起了期待,她真想知道,下月初五时,他要如何教她?他总不能次次都叫她摹写十篇长短经罢?那他会如何扶起她这蠢姑子呢?他是否也会不耐烦她?

这世上总是有些不幸的人,对于某些事物她们天生的不开窍,天生的需要花费比常人更多百倍千倍的功夫才能做好。但往往,世人不会给他们机会。因为世上人才济济,当庸人还在汲汲奋进时,人才早已飞上了云霄了。

而还有更多的庸人,他们或许已是气馁,或是连汲汲奋进都不曾有过,他们只是仰望着云霄上的人,仰望着他们,艳羡着,嫉妒着,再去咒骂侮辱那些正在努力着的,正在原地挣扎着的人,他们嘲笑那些人,污蔑那些人,唾弃那些人,从而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从而让更多人同他们一样,碌碌而生,一无是处。

曾几何时,周如水也曾在这样的喧嚣声,嘲笑声中,不光放弃了习字,还放弃了许多事。只因旁人的嘲笑,污蔑和唾弃,她在茫茫人生路上,遗忘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而如果那时,有人也曾静处在她身侧,温和真诚地告知她,“小公主,并非一无是处。”或许,一切就都会不一样了。

深宫之中,同样思绪翻涌的还有谢釉莲。谢浔会想着再送谢氏小姑入宫,显然是将谢砜的死也算到了她头上。想来也是如此,若不是她肚皮不争气,又叫长公主岱送进宫的美人们抢去了皇宠,也不至于叫谢氏白白死了一个嫡长子却甚么也没捞着!

谢氏的这个明亏,咽得也实在太难看了些!

可,谢砜他自个走路不长眼,还需旁人提着心么?谢釉莲冷笑着,精致的妆容下,秀丽的面容美得动人心魄。她眸光淡淡地撇着窗外,神色中带着点冷,带着点妖,更带着一抹深寒的怨毒。

在她看来,嫡长子又如何?谢砜那厮早就该死了!谢砜虽是她的一母同胞,但,她也巴不得他死呢!她这个兄长,垂涎她的美貌,几次三番想对她下手,若不是谢蕴之相护,她年少懵懂时早已就毁在谢砜手上了!再后来,谢砜得不到她,便处处与她作对,处处害她,毁她。这才逼得她落入了这深宫之中,落入了今日这番田地。

所以这次第,哪怕谢釉莲知道,谢砜是栽在公子沐笙的计谋中惨死的,她却也难得地觉得开怀!

谢砜之死,就如拔走了谢釉莲心头的一根刺,甭论那拔刺的人是敌是友,总之,她那股子怨气算是消了。她甚至还在想,谢砜要是死得再早些就好了……

习秋小心翼翼地瞅着坐在几前半晌不动的主子,见她终于有了表情,才试探着小声地劝道:“主子,如今这势态也是不好,要么您就服个软,亲自去君上那儿走一趟,给大爷的死求个交待?若是有了交待,家主定不会再揪着后宫的事儿不放了。”

“交待?那种杀千刀的东西死了还要甚么交待?”谢姬鄙夷地,甚至是唾弃地扯了扯嘴角,她瞥也未瞥习秋,半垂着眸,怨毒地嗤道:“若不是他,我怎会落得今日这般田地?我恨不得亲手撕了那阉脏玩意儿!去替他求个好后事?没门儿!”

习秋是晓得谢姬的过往的,她低低应道:“大爷确实不是个好东西。”说着,她愁苦地拧着眉头,担忧地感叹道:“然,您后头只有家族啊!若是家族都不再信赖您了,您在宫里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习秋叹了口气,她顿了顿,见谢釉莲神色尚好,这才仔细地,一字一句地继续规劝道:“主子,君上已有几月不至了。如今,齐姬怀胎四月,高氏得了新宠。她们二人都是长公主府中养出的歌姬,自然是情同姐妹,同气连枝的。眼看这偌大的后宫之中,她们一个占尽了隆宠,一个喜得了龙嗣。若您再坐视不管,到时,待齐姬腹中的胎儿落地,可就甚么都晚了!”

“占尽隆宠?当年娄后可不是占尽隆宠了么?可那又如何呢?如今,她还不是落了个青灯古佛的下场?“谢釉莲的神色很淡,她淡淡地嘲道:”姐妹之情?亲兄妹还明算账呢!更何况她们无亲无故,不过是同食过一碗饭罢了。”谢姬抬起眼,冷笑着,修长的手指刮过习秋皱着的眉头,嗤道:“我当初没有死,如今,就更没有那么容易死了。再说了,这本就不是甚么好来处,原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没甚么好过的,亦没甚么难过的。不过汲汲于营,得过且过罢了!”

经她这么一说,习秋的眼眶就泛了红,见她这模样,谢姬的声音也软了下来,她眯了眯眼,老神在在地徐徐说道:“急甚么?周岱养了她们十几年也算是用心良苦了,我若不容得那俩小妖精多蹦跶一阵,也实是对不住她的良苦用心。”讲到这,她便咯咯笑出了声来,她仪态万千地,雍容地拨了拨指上的翠玉扳指,妩媚的眼底划过一道精光,明明美丽至极却透着阴毒,半晌,才压低了声音,缓缓地道:“前阵子家中不是送了串与高氏腕上一般无二的檀木珠串来么?过些日子,该能派上用场了。”

闻言,习秋一怔,稍余,已是心中大定,大喜过望!

☆、第33章 复为帝姬第二十一章

这一日,天方放晓,后宫就出了件大事,齐姬落胎了!

周王对齐姬肚里的老来嗣可是看重得紧的,自打齐姬怀了龙嗣,她那祥珮宫就被护得如铁桶一般了,处处都昭示着周王对这龙嗣的重视,可谓万无一失。却如今,眼看着齐姬显了怀,胎竟落了!

一时间,周王大怒,□□震动。不下半日功夫,宫闱处处都被查了个底朝天。这一查,就连周如水的华浓宫也不例外。

夙英倒是好脾气地携着寺人四处查验,瀞翠却立在周如水身后翻起了白眼儿,她扬着下巴,显然不愿给那些奴才好气,骄横地埋怨道:“都小心着点儿!真是不长眼了,千岁尚未及笄,却也能被牵扯进这样的破事。”

彼时,周如水正在案前埋头写字,闻言,她面无表情地顿了顿笔杆,只一瞬,便又静下了心来,将心思收回了帛书上。

这原就不是她一个小姑子该管的事儿,齐姬后头立着的是她的姑母长公主岱。周岱这人,就是个墙头草两边倒,哪头有利哪头跑儿的主儿。现如今,她与公子沐笙是相安无事的,不时,两人还会因利益相同,相互帮衬一把。至于她那个不见天日便夭折了的庶弟或者庶妹,活下来对公子沐笙构不成威胁,死了更与他们无关,对周如水而言,不过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罢了。而至于因此事得利的那些人,她暂且也动不得。如此,她倒不如暂且置身事外,眼不见心不烦得了。

这头还在搜着宫,那头,又有匆匆脚步声传来,来人正是周王最宠信的老奴寺人旌。寺人旌为人温和驯顺,旁人看他,永远都能从他眼角的皱纹里看出和乐的笑意来。他伺候人也是不温不躁,恰到好处,做主子的瞧着他,总是会觉得舒服。

才弓着背走近,寺人旌便笑眯着眼朝周如水一揖道:“千岁万福。”行过了礼,他立即便朝正在搜宫的寺人们吩咐:“都撤了!撤了!不长眼的东西,千岁这儿最是干净,还不滚出去。”

听寺人旌这么一言,瀞翠噗嗤就笑了,她阴阳怪气地道:“果然是宫里的老人儿,还是您看得通透,那些个可不是不长眼的嘛!”说着,瀞翠又瞅了眼不动生色的周如水,大眼一转,继续不依不饶地嘲道:“这事儿可查明了么?若是未查明,可不敢不让你们搜!毕竟,到时若是再有脏水泼上门,咱们可都受不起那冤枉!”

这宫里上上下下,谁不晓得华浓宫的瀞翠是个牙尖嘴利的?寺人旌也就那么听着,他依旧赔着笑,转头对着周如水又是一礼,眼角透着恭敬,不温不燥地赔礼道:“这事儿白得惊了千岁,实是奴才料事不周。奴才也不敢欺瞒千岁,齐姬的事儿方才已都了结了,罪人现已被杖了毙。”

这么说着,寺人旌的脑门上还冒着汗。他可真是风风火火赶着跑来的,因齐姬落胎,整个□□几乎都遭了牵连,他被周王喝得像只无头苍蝇,待好不容易缓过气便觉遭了殃!果不其然,下头没眼力见的连着谢姬的广韵宫,天骄公主的华浓宫也一并搜了。方才在广韵宫,他已受了谢姬的冷眼。如今,只等着周如水教训了。

在宫中众仆寺中,寺人旌的辈分算是最高的了。见他一把年纪仍是低眉顺目满腹小心,登时,瀞翠也不好不依不饶了。

四下皆静,这时,周如水才轻轻搁了笔。她缓缓抬起眼来,眸光温和地看向一脸恭谨的寺人旌,甚么也未问,甚么也未责罚,只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宽和地笑道:“无事,今日有劳公公了,就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罢!”

她的话音一落,不光瀞翠,寺人旌也是愣住了。在宫中,主子让宫婢赏茶是件极体面的事儿,直是天大的赏脸呐!

寺人旌只怔了怔便很快地回过了神来,他慌忙地请了个跪安,恭敬地推拒道:”奴不敢受!奴不敢受!”寺人旌是真不敢受,却,见周如水面色不变,夙英眼色极快地去搀起了寺人旌。如此,寺人旌也知推拒不得,便不得不千恩万谢地受下了这赏。

一旁,瀞翠眼观鼻鼻观心地认真瞅着周如水直出了一会神。待室中再无了旁人,她才小声地问道:“女君,您不问问那被杖毙的罪人是谁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