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灭宋三(1 / 2)
625年3月23,宋君临和宋正雨叔侄率领着十万大军坐镇阳州,迎战独孤等人率领的三十余万河套大军。河套大军采取围三缺一的方法,由血杀独孤和信刻三人各自带领一路人马三面围攻,血战两天,河套付出了三万多名士兵的代价,终于拿下阳州。宋正东这次并没有逃走,面对着信刻的进攻,他坚守城头,最终力战而亡。
宋凌云在信刻无坚不摧的攻势下,不得不退守城楼,为了不让自己军人的声誉蒙羞,这个老将军毅然举火***。熊熊火光之中,老人倔强的身影如同山岳一般的高大。信刻看后,沉默了许久,最终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地的焦黑。
宋正雨,这个益州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将领也没有辱没他军人的尊严,他率领着自己的嫡系部队一直坚守北门,城破在即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横剑自刎。
血杀看着这个倒在血泊之中的将领,默然无语。益州将领之中,要说谁和河套的接触最多,那么毫无疑问是宋正雨。从河套起兵定州开始,负责镇守宋家领地北部的宋正雨便一直和河套磕磕碰碰不断,虽然多年来总是处于吃亏的局面。不过这个生性小心,领兵谨慎地将领从来没有让河套有过大胜的机会。最大的一次胜利,也就是当年宋正雨率军北出阴平古道,偷袭河西路煌州,结果边重行早有准备,折损了上万士兵。不过自此之后,宋正雨用兵更加的谨慎,轻易不挑衅河套。
“朝廷工部尚书,定西王宋正风胞弟,益州六州防御使,不过如此。”血杀轻声叹道。突然间抬起脚来,将宋正雨的脑袋踩得稀烂。
“大帅,这是为何?”吴双炙在一边不解地问道。
血杀摇了摇头:“主公之前已经下了命令,如果抓到宋正雨,死活不论,送到念天圣京去陪他的兄长。不过不管怎么说,宋正雨都算得上是一条汉子。而且,宋正雨始终没有踏上过我们河套本土,他罪不至此。这样的死法,比之在念天圣京筑城,已经是很庆幸了。”
朱石谈默然无语,不过最终还是承认血杀说的有道理。
不过,让河套大军失望的是,宋君临居然逃走了,带走的还有益州宋家积淀了数百年的财物。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一开始大声叫喊着誓与阳州共存亡的新任定西王,最后居然会神秘失踪。而且,他走的时候居然还带走了宋家的所有财物,很显然,他的逃走是早有预谋。
不过这也正常,在经历了菜子坝决战之后,就算宋君临对阳州的防御力量在怎么信任,也不敢相信阳州就能够挡住河套大军的进攻。但是,作为刚刚继任几天的定西王,他注定不能够不战而逃,选择这样的方式,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一想到他居然带走了宋家储存百年的所有的财物,血杀和独孤等人就气得牙疼。
原本在独孤等人的设想之中,三人还想着以战乱为借口,将这些东西全部私吞,然后全部堆在给天意修建的宫殿里面。毕竟宋家积累的财物,除了普通的金银珠宝,还有不少的奇珍异宝和名家精品,而天意最喜欢的就是这些东西。结果这下好了,居然真的变成了战乱失踪。
“他带着这么多东西,肯定走不远!我们可以下令士兵全面搜索,肯定能够将他揪出来!”信刻愤愤地说道。
独孤摇了摇头:“不可能,这里毕竟是宋家的老巢。宋家盘踞益州数百年,根深蒂固自然无需多言,就算我们将这里翻一个底朝天,就算我们将阳州之人全部杀尽,恐怕也找不到他。况且,这小子打仗不行,耍滑头绝对是一把好手。”
血杀沉默了一下,最终说道:“他带走了这些财物,那么必然是心有不甘。既然如此,他日后必定会露出狐狸尾巴,我们只要肯等下去,绝对能够拔出萝卜带出泥。”
信刻想了想,赞同的道:“不错。宋家在益州路盘踞了这么久,我们除非将益州九百万百姓全部斩尽杀绝,否则根本不可能将宋家的势力连根拔起。只是这样一来,我们除了复仇,根本没有其他的意义。我们这次,只可能将宋家表面上的力量全部铲除,不过黑暗中的部分,我们却无能为力。”
信刻也知道了骆祥和楚相成的计划,正如楚相成所想,信刻并没有反对。
三人又商议了一阵,最终决定信刻和血杀立刻率领着本部骑兵绕过幻海情天前往为州地区协助奉敬等人歼灭宋家最后一支军队,而独孤则是率领剩下的士兵对益州东部的阳州以及还没有拿下的巴州渝州实行军管。当然,另一任务便是将白耳军团三族之内的所有家人全部押解到念天圣京,这里面,也包括曾经在益州路风光了三百年的定西王府所有族人。
独孤本来就在益州宋家呆了十多年,对宋家的事情相当的熟悉,而麾下的周季龙等人对宋家也是恨之入骨,于是在当日宜州山寨的将士的推动下,超过六十万益州百姓被浩浩荡荡的押解到念天圣京。由于规模太大,这个行动整整持续了二十天。
许多年后,后人们在悄悄的谈及这件事情的时候,都是默然摇头。如果说亲自指挥的是人血杀信刻或者河套的其他将领,后人们都不会有非议。不过,独孤毕竟在益州宋家呆了这么多年,如此行为,实在是让人汗颜。
但是,支持独孤的人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独孤这绝对不是公报私仇,也绝对不是为了泄愤。因为在独帅看来看,凡是勾结异族杀我百姓淫我妇孺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都是罪该万死。至于连累家人,他们可未曾想过,那些死在他们和异族的勾结下的神州百姓,他们的家人下场又是如何?
不过,没有人敢公开讨论这些事情,因为在昊天大帝驾崩的时候,明确下诏,关于开国时期为期数年的大屠杀,都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特殊的背景之下发生的,不管是功过是非,后人可以讨论,但是不得就此翻案,违令者诛三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