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也川不答话,池濯给自己到了一杯茶:“你原本就疯,这下只怕是更疯了。”
宋也川:“你若是有心思调侃我,不如好好想想顾安的事。”他沉默了片刻,走到桌前:“我要写一封信,你替我交给孟大人。”
走出三希堂,温昭明拍了拍温江沅的手臂:“我已经与父皇陈情了,他到底是我府上的人,一个旧帕子而已,倒也说得过去。”
温江沅含泪点头,温昭明出宫之后,她一个人沿着长街向回走,远远看见司礼监的人成群而来,他们都穿着肖似的曳撒,贺虞被众人簇拥于其中,衣上行蟒凛冽峥嵘。
温江沅侧身欲避开,却看见贺虞对着她高深一笑,他微微抬起手,阳光之下,他苍白消瘦的手腕间,那枚女子的金镯璀璨又夺目。
温江沅猛地收回目光,不敢再看。
那日入夜之后,明帝先是召见了孟宴礼,而后秘密召见了满身是血的顾安,至于他们说了什么,连郑兼都不得而知。
三日之后,在宋也川殿试的前日里,顾安被明帝以渎职之罪贬谪为八品泺县知县,以牛车出京。
车马行至城门处,宋也川头戴檐帽,亲自相送。
顾安浑身高热,伤病未愈,神情恍惚,顾安将一身干净衣物和装了药物银钱的包裹递送给他,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块樱粉色的巾帕。顾安的手有些发抖,他缓缓拿起那块巾帕,口中喃喃:“我没有你有福气。”
“我本想劝你不要喜欢不该喜欢的人。”宋也川声音低沉,“但我又何尝有资格说你呢。”
见顾安良久不言,宋也川道:“她如今正在宜阳公主府,你想不想见她?”
顾安缓缓摇头:“此一别天南海北,没有必要。”他仰起脸,对着宋也川拱手:“这条路是顾安的选择,请先生不必替我伤悲。”
他的目光看向公主府的方向,而后缓缓说:“舍妹便拜托殿下了。”
“你对柔阳公主有什么话想说吗?”
顾安露齿一笑:“你替我劝她早点成婚吧。”他扬了扬手里的东西:“先生,我走了。”
直到牛车缓缓出了城门,宋也川才转身走向温昭明的马车。
他心情明显有些低落,登上马车之后一言未发,温昭明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活着已经很好了。”
宋也川睁开眼看向温昭明,满眼苦涩:“若当初,我不曾叫他去敲登闻鼓,他便不会如今日般受尽折磨。”他扶在溪头的手缓缓收紧:“殿下,我和他又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之处便是柔阳公主不及殿下尊贵罢了。我如今所拥有的,无非是有殿下支持我罢了。”
宋也川本就是个容易消极自我折磨的人,温昭明抬起手盖在他的眼睛上:“你眼睛才好些,不要太耗费才好。”她的掌心温热,贴于眼上带着一丝清新的气息,叫人觉得分外心安。
他原本痛苦撕扯的内心稍稍平定,温昭明又说:“远离京城也好,离那些想要害他的人更远些,又是一方父母官,或许比在京中快乐些。”
“这个主意其实是我替孟大人出的,唯有此举才能救顾安性命。只是没料到陛下真的允了。”宋也川抬起手,将温昭明的手从自己的眼睛上拉下来,他们二人四目相对,宋也川轻声说:“殿下可知,这泺县是什么地方?”
温昭明缓缓摇头。
“泺县是贺虞的家乡。”宋也川说得极慢,每一个字都宛如从唇齿间挤出,“三年间,泺县有四个知县死在任上。你猜,陛下为何要遣他去这种地方?”
看着温昭明的眼睛,宋也川缓缓道:
“其一是威慑贺虞,以顾安的性子,必然不会安安分分的当县官,总是要折腾一番的,其二,泺县是极偏远苦寒的地方,陛下用他来振兴此地,昭昭,这些事哪一个是好完成的?”
温昭明缓缓道:“父皇不是一向重用贺虞,拿他做心腹,为何又会采纳你的这份建议?”
“因为陛下在用制衡之术。”宋也川低声说,“这是我在狱中想到的,今日看来的确如此。陛下不信任大臣,其实也并不信任司礼监。说到底,都是陛下治国的手段罢了。”
“我会派人保护顾安的。”温昭明缓缓颔首,“他是我府上的人,我理应再多看顾一二。”
宋也川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浅浅笑容:“多谢殿下。”
“掌印可知,那顾安此刻已经出城了?”
陆望皱着眉:“掌印您说,陛下派顾安去泺县究竟是何意?”
他等了许久却没听见声音,回头看去,贺虞正坐在司礼监的窗边,他抬起左手手腕,右手在拨弄那金镯上挂着的小金铃,随着他的手指,那铃声轻灵动听。
贺虞漫不经心:“那你想如何?”
陆望道:“我们不如杀之,以除后顾之忧。”
贺虞凉凉的目光施施然看来:“这般大张旗鼓,陛下本就是在防备着我。”他懒洋洋地放下袖子,“东厂的番子那么多,派几个盯着。”
“是!”陆望露出一个阴测测的笑容,“奴才必然让那姓顾的,一片纸都送不出泺县。”
三月初一,殿试。
天色空濛,宋也川由礼部官员引领,鱼贯走入奉天殿前的丹墀之上,分列东西,面朝北立。天气有些寒冷,但众人缄默安静,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约么过了一个时辰,有小黄门高呼:“陛下亲临——”众人长跪行礼。
明帝高坐于奉天殿中,众人看不清、也无人敢抬头看去。只知道又内侍从奉天殿中将明帝颁布的策题捧出,从左侧台阶行来,放置在奉天殿外的案桌上。
赞礼官高呼:“跪——”
众人再行五拜三扣,而后鸣鞭礼毕。由礼部官员分发策题,众人便在奉天殿外的丹墀上开始书写策论。今年的策题是由大学士们商议之后,由明帝亲选其一。
今年的策题是:论帝王之政。
宋也川阅观文题,而后执笔写道:帝王之政,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