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小凌河之战二更(1 / 2)

加入书签

小凌河是辽西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建昌东北的娄子山麓,全长400余里,在朝阳境内流长一百多里,到了凌源境内几条河交汇,形成大凌河,向东注入渤海。

清军在朝阳县境内小凌河畔修筑防御工事,当时的朝阳称为锦西,多山地丘陵,明朝在此设营州卫,后入泰州卫。

经过这几场战斗,现在清军已经不敢与明军野外开战了,他们能凭借险峻的防御工事和火力坚守,这一点跟明末崇祯时期,大清对大明的战斗正好翻过来了。崇祯时期面对,关外鞑子的屡屡骚扰,明军只有修城筑堡垒,凭险而守,除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与鞑子展开野战。

现在清军成了缩头乌龟,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兵,驰骋荒野,来无影去无踪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他们只有呆在城堡里防守明军。

锦西小凌河畔的清风岭,就是清兵筑起的防御工事之一,1万多名清兵凭借着山势修建了一座防御工事,以此来牵制明军。

这座小城堡背靠清风岭,面临小凌河。现在春夏之交,小凌河河水已经有清变浊,河面宽达数丈,虽然没有浊浪排空的气势,但足以为这座小城小城筑起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这做小城堡的南面,大概30里处,是清军的另一个小城,因为这一带多山地和丘陵,这座小城也是依山傍水,这座小城堡的天然屏障主要是女儿河。

女儿河比小凌河的水势大的多,尽管现在还没有到汛期,但是女儿河的河水已经涨了不少,平均深度已经超过了三米,河面的平均宽度在50米左右。水流也不算急,但是足以保护这座小城堡的半边天了。

当年的大凌河战役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大清王朝的奠基人皇太极在这场战争中,一改猛攻险成的战术,把围城打援战略运用到了极致。那一战明军遭到了大败,祖大寿,祖可法,刘天禄等很多明朝的有名将领,投降了清朝。明军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被摧毁,一部分被清军收编,成为清军的战力。

七年之后,皇太极指挥着八旗军展开了松锦会战,这场大会战前后历时四年,最终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最具有讽刺性的明朝大臣洪承畴,也成了清军的俘虏。

经过这两场大战之后,清政府更加认识到,锦州一带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紧修筑工事,锦州除了杏山,松山和塔山互为犄角的三城固若金汤之外,在锦州城的外围,方圆几十里处。他们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南面的除了宁远城之外,有女儿河,西南有小凌河,北边有黑山,大凌河。

这些城堡据点多则驻兵上万,小则驻兵几千,成为锦州城最外围的屏障。

不过现在,随着多尔衮山海关的战败和顺治帝御驾亲征到达锦州,这几个战略据点都增兵防守了,这几个战略据点有的都增加到两三万人,最少的也有清军1万多人。

这时李自成率骑兵就到达了营州,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建昌县一带。

李自成率骑兵饶过宁远,要从这里过去进取锦州,必须得把曲清军的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座城堡。

这一带多山地丘陵,李自成他们已经把大炮等辎重营远远的甩在后面,除了他的5万远征军的马军,有皇妃马金华率领的2万元征军特种兵也是归李自成调度指挥,这支人马离他倒是不远。

李自成立功心切,当然不能等,他打算同时拔取两城。否则,如果集中力量供其中的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会,袭击他们的后方。因为清军的这两座城堡相距30里,每座城堡之中,都有清军在2万以上,都有红衣大炮,防守甚严,实力雄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