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印度的决心(2 / 2)
拉巴拉斯中校驾驶着米格29紧追着前方的那架歼8ii战斗侦察机,敌机原本就在他的射程内,但是其及时的转弯使得其躲到了包线的边缘,能占据敌机的6点钟位置固然很好,但是这也大大增加了把握射击时机的难度,实际上在追击状态下射击的最大难点,就是对最大射程的掌握,这一点好像与迎头状态下需要当心最小射程的情况正好相反。中校有些后悔过早地使用了雷达,他本应该根据地面引导再偷偷靠近一会儿的。当时那架侦察机突然降低了高度,于是从提斯普尔的警戒雷达上消失了,也许只是为了躲过云层拍照,不过中校有些急躁,决定开机跟踪,最终打草惊蛇。这些侦察机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开溜,而不是如同战斗机飞行员那样,多半会迎头测距一下。
“继续追击,等待开火指令,不要管那些歼10。”中校沉着下令道。敌机如果试图继续降低高度躲避,他倒不是很担心;与印度空军的那些早期型米格29不同,这架飞机的雷达有很强的下视截获能力。
“蟒蛇2号已经抓住敌机,目标距离30公里,准备发起攻击。”占据极好射击位置的僚机飞行员向中队长请示。拉巴拉斯从多功能屏幕上可以切换数据链模式看到僚机和目标的位置,不担心那架不具备地形回避能力的侦察机可能贴近地面逃脱雷达,只是担心距离有些远,如果能追近到15至20公里应该就有把握了。
“视情况自由攻击。”
平视显示器上,敌机的距离数字不再急速变小了,进而只剩下末尾2位数还在不停滴跳动,可见在仓皇的转弯后,这架敌机已经渐渐恢复速度了。米格29的动力以泼辣著称,在空战中绝不会吃亏,但是长途加速绝非其长处。尽管他经将节流阀死死地推在加力位置上,但是这架飞机的时速迟迟停留在1.2马赫难以提升,中校的食指扣在开火扳机上,希望看一看敌机的下一步动作再做判断,但是他并不阻挠僚机开火。
那架歼8ii型战斗机没有昏头昏脑地出错,大部分较嫩的飞行员在被雷达锁定且敌情不明时,总是容易左右瞎拐而损失速度,但是前面的中国飞行员不是其中一个,他只是一路加速,除了偷偷丢掉了油箱,没有多余的动作。显然他对身后的敌情有准确的判断,并且也做出了正确的处置。
hud上,测距雷达给出的距离数字终于开始逆转,目标加速并不算迅捷,但是她始终在稳定加速。
“竟然还有这种事?”
眼看着敌机在爬升状态下缓缓提速,让中校火冒三丈,这架飞机正从自己的指缝中溜走,显然它打算在8000米以上的追逐中一决胜负。
僚机按捺不住发射了2枚r77导弹,中校知道除非对手犯浑转弯,否则机会不大。对手始终没有改变状态,在导弹加速到最高速并打开主动雷达时,距离目标仍然有18公里之遥。它以那样一个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行动,实在让中校无解。
歼8ii战斗机从高空横穿印度第57步兵师的防区时,尾随的导弹已经暴露在了预警机视野内,并且无法保持速度了。飞行员见时机已到,立即用一个巨大的转弯来甩掉发动机已经停止工作的导弹,强弩之末的导弹试图跟上这个转弯,但是这个减速动作,使得2枚导弹无法继续维持升力和爬升姿态,进而失去了继续捕捉目标的机会。
预警机此刻才进入较好的位置,看到了米格29编队已经掉头消失,他们并没有在高哈蒂尔降落,而是穿越孟加拉国后消失在海面上。另一个方向的幻影2000战斗机在提斯普尔上空停留了2分钟后,也转向穿越孟加拉国返航,如入无人之境。这次出击是几个小时前临时决定的,主要的意图是在东北地区进行一次海军与空军的联合作战,所以空军从比哈尔起飞了4架第7(战斧)中队的幻影2000型战斗机进行佯攻,而海军则以4架米格29进行对早上必然会出现的中国战机进行偷袭。
整个战争期间,空军第7中队都在瓜廖尔基地等待升级(加强幻影2000的中距空战能力),所以与停留在戈尔什科夫号上的米格29一样,这些飞机一直都没有参加战斗。现在新德里已经察觉到中国很可能利用战局的僵持,对印度展开2线甚至3线的绞杀。而印度武装力量能够紧急动员的精华,基本上也就只剩下这几个中队了。
战场恢复平静后很久,徐景哲仍然呆立在原地。好在那架侦察机带着信息回来了,有惊无险的结果可以接受,但是仍然暴露出了空军的指挥问题。如果敌人野心大一些,计划更周密些,仍然可以能袭击预警机本身,他们已经证明了,仍然可以在战区上空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只是提斯普尔的地面指挥,一如既往的不好,多半是没有看到预警机。这些个问题只能留给空军来解决。从现有的情报来分析,孟加拉国肯定将会向印度入侵领空提出严重抗议,但是现阶段应该不会使用防空系统进行拦截,这是小国无奈而又必然的选择。印度的这次大胆行动,对于中国而言,确实有少许可以借鉴的部分。而印度的决策层是否会预见到中国同样可能穿越缅甸领空直接进入藏南?徐景哲当然很清楚,对于参谋部人员来说,无法做出这样的预判是不可能的,毕竟谁都可以从地图上看到,这是连接中国腹地与藏南地区最短的一条线。但是如果没有情报依据,就将主要兵力投送到这个方向,显然是不可能的。印度军队中还没有出现一个这么有魄力的人。从他们匆忙将英帕尔地区的预备队向阿鲁纳恰尔前调动的动作看,至少查古耶中将的脑子里,对最大威胁的判断,仍然停留在在50年前。他的重点仍然是大旺或者瓦弄这样防守严密的堡垒地带,如果中国军队再从原路来一回,他又把握在逐次的防御和退却中,消耗掉对手的进攻势头,最终在大雪封山前,他可以停留在一个较为有利的纵深地区。
“如果能与那里的分离注意势力取得联系就好了。”他喃喃自语起来。中印间如果存在着若干亲中国的高地国家作为缓冲区域,显然不是一件坏事,而印度在阿萨姆失控的苗头是否应该抓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