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鸣炮(2 / 2)
有功大家一起领,有过你一个人担。
怎一个爽字了得。
寇季由衷的感慨道:“这才是当官,当大官该有的样子。那怪那些老货在中枢待久了不就肯走了。”
感慨过后,寇季心满意足的睡下,一觉就睡到了大天亮。
寇季起床以后,洗漱了一番,询问伺候他的人,“种同知战场布置的如何?”
“小人不知,小人只知道还需要一日。”
伺候寇季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家伙。
种世衡捡的。
也不知道从哪儿捡的。
寇季到了玉门关以后,种世衡就吩咐他过来伺候寇季。
也得亏是寇季,若是换个其他的文臣来,种世衡给安排一个小子伺候,估计回朝以后就得被喷。
朝堂上一些人被惯坏了,走哪儿别的先不讲,先得送三两个美娇娘上来伺候着再说。
不然就跟你翻脸。
此事在大宋是常态。
皇帝没事就给大臣府上塞姑娘,大臣自然乐得放浪形骸。
赵祯登基以后,给寇季塞的姑娘差不多过百了,寇季虽然没有将那些姑娘纳入房中,但是都收了。
所以他也不好出面去指责此事。
而且跟他亲厚的一些长辈,也十分放浪形骸。
寇季管不住那些老家伙,自然没办法去管别人。
寇季有时候觉得,皇帝三五年你采妃,不仅仅是在给他自己采妃,也是在给满朝文武选小妾。
毕竟,每次采女,民间送上来的女子多达千人。
皇帝自己补足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必然沦为了宫娥、女官之流。
而皇帝赏给满朝文武的,就是那些宫娥和女官中间长得漂亮的。
风气如此,一时半会不好改。
寇季现在也只是偶尔批判一下那些在官面上放浪形骸的官员,私底下是什么样子,寇季懒得管。
人家在府上开无遮大会,或者跑到烟花柳巷去开无遮大会,又不会通知寇季。
寇季若是刻意的去清查此事,抓住了吕某某、曹某某、李某某、朱某某等人,大家面子上也过不去。
寇季在少年伺候下,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遍对少年道:“陪我出去走走……”
少年答应了一声,背了一些东西,跟在寇季身后出了屋舍。
寇季在玉门关内晃荡了一天。
玉门关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此前在玉门关内足足有四十万兵马,可是在种世衡一番布置以后,玉门关内就剩下了不到十万兵马。
另外三十万兵马去了何处。
知道的人可不多。
时间越临近夜晚,玉门关内将士们的目光就越亮。
当玉门关彻底被黑夜笼罩以后。
寇季吩咐少年自己回了屋舍,他一个人登上了玉门关的城头。
城头上。
种世衡着一身盔甲,大马金刀的坐在城门楼子之前,在他面前,摆着一桌酒菜。
见到寇季出现以后,热情的邀请道:“就等你了……”
寇季摇头一笑,走过去坐到了种世衡面前。
“用得着如此提升士气吗?我答应了在战后给将士们分地,将士们一个个士气高涨,根本不需要如此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种世衡此举是什么目的,寇季心里清楚,他就是想借此告诉将士们两件事。
其一是向将士们表示,我身为军中首脑,处在最危险的位置,跟你们一起挣扎在死亡线上,我都不怕死,你们也不用怕死,好好打。
其二就是向将士们表示,我身为军中首脑,坐在此处大吃大喝,毫不在意战事的危险,那就说明此次战事稳赢,你们放心大胆的打。偶尔遭遇了颓势,也不要灰心,那在我意料之中,继续打下去,我们稳赢。
种世衡在寇季坐下以后,为寇季斟了一杯酒道:“我这叫定军心。”
寇季端起酒杯,失笑道:“为何要拉上我?”
寇季在上城头之前,其实没想过陪种世衡喝酒吃肉。
他只是想在城头上转转,然后回去睡觉的。
但看到了种世衡摆下了酒宴以后,就猜到了种世衡的心思,所以有此一问。
种世衡笑着道:“你官职比我大,名头也比我大。你虽然不通兵事,但也打了好几场以少胜多的战事。逆转了许多在普通人眼里难以逆转的局面。
此次我们反击黑汗兵,也是以少打多,有你在,将士们更放心。”
寇季闻言,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其实在其他朝代,定军心的也有,但是不像是大宋这么频繁。
无论是曹玮,还是种世衡,在战前用各种手段定军心,都是迫于无奈。
大宋此前的监军制度太过坑人。
监军按理说带着督战队,是怎么也不会退缩的那种才对。
可真要到了战场上,双方真的杀红眼的时候,监军是最先跑的。
监军跑了,督战队自然不会多留。
督战队跑了,其他的将士还不跟着一起跑?
然后大家都开始跑。
久而久之,大宋的将士们就养成了看监军脚步行事的习惯。
监军不退我不退,监军敢跑,我立马跑。
偏偏此前大宋的监军,不是宦官就是文臣,其中有骨头比将士们还硬的,但更多的是一群软骨头。
一上战场,血肉一飞,一个个腿肚子都软了,那还在战场上待得住。
反正监军是率先跑的,有错都是监军的。
至于监军回头会不会动用关系栽赃到主将头上,那将士们没办法管。
反正监军率先跑了,将士们跟着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不跑白不跑。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战前,曹玮和种世衡都会想办法定军心。
就是借此告诉将士们,后面谁跑了,我不管,但是我不跑,你们信我,就跟着我干。
当然了,大宋将士战前需要激励,需要定军心,也不仅仅全是监军的锅。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宋将士被人家压着打了几十年,胸膛里没有多少自信,总觉得野战不如人家,总觉得野战总是先赢后输。
所以主将主帅在战前需要给将士们打气。
以上两点,通过大宋的历史就不难看出。
种家将、折家将,坐镇大宋西北,名声赫赫。
而大宋其他禁军在大宋中后期历史上却名声不显。
真的是因为禁军不能打吗?
不是。
在禁军没有腐朽的时候,他们称之为当时的世界第一步卒军也不为过。
一禁三辅。
也就是一个禁军三个辅兵,四个人在战场上算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强?
大宋禁军足够强,足够应对任何敌人。
但是他们第一要面对的是大宋的百姓,因为他们在大宋存在的中后期,主要的任务就是镇压地方,镇压地方叛乱。
所以很少外出,所以名声不显。
即便他们偶尔被派遣到了对外战场上,那也是头顶上坐着一帮子不知兵的爷爷,将他们紧紧的捆死,让他们根本没办法放手一战。
种家将和折家将就不同,他们率领的兵马相对的有一定的自主权,头顶上没有一帮子不知兵的爷爷禁锢他们,所以他们可以放开手脚的打。
所以,种家将和折家将战功赫赫,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多少束缚。
毕竟,种家军、折家军并不在大宋禁军编制之内。
论兵源,种家军和折家军只能在西北募兵,几乎就没有挑挑拣拣的资格。
不像是禁军,那是在整个大宋募兵,十里挑一的选,那选出的将士底子也比种家军和折家军高。
论军备,禁军编制以外的兵马,几乎都是皮甲、范阳笠等物,只有校尉一类的基础军官,才能配备上铁甲。
而禁军普通步卒配备的都是重达数十斤的步人甲,基础军官就更不用说。
其他诸如重弩、床弩、神臂弩等神兵利器,禁军是成批量的配备,禁军编制外的兵马,那就是按个算。
双方从头到尾都没有可比性。
所以大宋的兵马并不是不够强,也不是不能打,纯粹是束缚太多,放不开手脚。
手脚被束缚几十年以后,胆气都没了,那还能打胜仗。
现在,寇季放开了他们的手脚。
如今,他和种世衡坐在城头上,是在给将士们胆气和信心。
寇季陪着种世衡喝了几杯酒,笑着道:“我们现在的做派,是不是有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意思?”
“强奴?灰飞烟灭?”
种世衡沉吟了一下,“黑汗人中间,应该有不少匈奴人的后裔吧。不过将他们比作强奴,有些不太妥当。”
寇季也没有多解释,反而笑吟吟的道:“哦?”
种世衡哼了一声,“他们也配算强敌?”
寇季一愣,哈哈一笑。
种世衡面色一沉,喝道:“鸣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