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大军出塞(2 / 2)

加入书签

似乎出征塞外,完全就是靠运气,若是能够逮到蒙古人的部落,迫使其只能决一死战,那尚可为。若是根本就摸不到对方的踪迹,就只剩下劳民伤财,与民无益。这倒也是实情,往往出塞的汉军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运气好点的可以安全退回边墙,运气不好的,莫名其妙的全军覆没于草原也不少见。

要知道,能够出塞的军队都是强盛一时的汉军,至少也是战力超越草原骑兵的存在,否则那就不是出塞,而是送死了。自汉唐来,能够进入草原的汉人军队数量决不在少数,但是能够取得成功大胜的却也是数也数的过来,千古以来也只是强汉之卫青霍去病,盛唐的李靖,徐世绩等寥寥数人罢了。更多的则是折戟沉沙,军败身死,白骨没于大漠的滚滚黄沙之中。

大明成祖虽然将蒙古当成自家的后花园,更是因为边境出现数个蒙古残存的车轮被直接说蒙古人意欲入寇,领兵将别人门牙都打掉。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五征蒙古,除了前两次之外,后数次都是无果而终。

至于到达百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后,大明能战之兵几乎被一扫而空,国力陡然急转直下。从此自守就已经勉强,更别说深入草原的念头了,而且到了崇祯年间,更是连自守也是做不到。蒙古满清等都几乎视大明为后花园,想来就来,就更加不要想什么进攻了。

因此易飞的奏章一送达京城,也是立即引起一片大哗,激进一些的都是欢呼雀跃。但是更多的则是冷笑连连,暗中觉得易飞敢是太不自量力了。虽然不屑归不屑,但是这种擅开边衅的情形也是让他们都是义愤填膺,纷纷弹劾易飞实在太过于专横跋扈!

而崇祯皇帝接到这份奏章之时,更是悲喜交加,喜的是,易飞竟然会如此自寻死路。悲的是,自己对付一个地方军阀竟然不得不用借刀杀人这种伎俩!对于这些最擅于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朝臣们的弹劾,崇祯根本理也懒的理,如今东奴北虏都是想来就来,擅开边衅从何谈起?

很快,崇祯也是一道圣旨进入山西镇,准了他出塞讨伐察哈尔人的奏章,更是御赐尚方宝剑一口,以示恩宠!

对于崇祯的恩宠,易飞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朝廷给了这次出塞的名义!有了这道圣旨,易飞也再也不加掩饰,庞大的镇西军战争机器也是开始飞速运转起来!大战的气氛已经在平虏卫上方不断的凝结,不仅宣大二镇都是有些心惊胆战,而且消息也是被汉人中的一些‘有心人’快速的向着草原和辽东传了过去,也是引得草原上一片的哗然。对于这种泄密情况的发生,易飞也是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眼下还不是铲除八大家的最好时机,易飞也是选择继续忍耐,并没有打草惊蛇。

而且易飞的这次行动,也没有抱着保密的念头,一方面不断的聚集着钱粮,另一方面也是派出骑兵传缴于察哈尔蒙古各部,要求察哈尔人立即交出去岁祸乱山西的祸首以及爪牙,否则便要与之兵戎相见!

对于这份近乎于最后通牒般的缴文的作用,易飞自然明白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他更加不希望有什么结果出来,这一仗就是要打的察哈尔人从此再无入寇的勇气,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这次出征大军的规模也是堪称极其豪华,一万余骑兵,外加三倍于这个数目的战马。还有数万征集而来用以运粮的青壮百姓,以及近万保护他们的镇西军步军,整个镇西军精锐几乎征调一空。作为镇西军来说,这次出征几乎是将所有力量尽数集结,所动员的力量甚至超越了崇祯十一年入京勤王的规模!

大军于崇祯十二年六月中在平虏卫誓师出征,浩浩荡荡的大军補满了大地,如云般的旗帜更是盖住了天空,一片火红的大军一日后便是出了迎恩堡。一万余骑兵放开马缰,数万铁蹄叩击着大地,如同洪水一般沿着清水河不断的前行着,席卷向前方的茫茫大草原。

两日后,骑兵大军已经抵达云内,在这里他们与已经渡河集结的瀚不离部六千骑兵汇合于一块。数量达到空前的二万余的联军也是士气大振,向着和林格尔快速的奔腾而去,这个和林格尔一直驻扎着察哈尔人数个千人队,向来是骚扰大明大同镇的最前沿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