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废立帝王(1 / 2)
宗正刘德读完汉帝一千多件恶事,满朝文武纷纷震惊,却无人敢开口。大将军霍光望向丞相杨敞,杨敞低头咳嗽,关键时刻再次掉链子。霍光暗骂一句:“狗改不了吃屎!”既然丞相不肯出力,他只好眼神暗示大司农田延年。
田延年突然起身按剑道:“大将军是先帝托孤重臣,之所以托孤给大将军,正是看中了大将军忠勇贤明,能安汉室。如今陛下祸乱四海,江山危如累卵,正是大将军力挽狂澜之时,大将军为何迟疑不决?如果社稷倾覆,汉家绝祀,大将军纵然百死也难以赎罪!届时九泉之下,大将军有何面目见先帝?诸位公卿大臣又有何面目见先帝?今日之事,必须当机立断,决不能拖延!群臣如果有附逆者,臣请执剑斩杀,以肃清朝纲!”
众人纷纷大骇,右将军张安世暗暗叹息,不知是福是祸。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纷纷怒视田延年,御史大夫蔡义和大鸿胪韦贤等人唉声叹气。
霍光面露愧色道:“大司农说的对,我霍光受先帝遗命,却没有尽好职责,选了一个不肖子孙当皇帝,一切都是我的过错。如今天下不宁,海内沸腾,我霍光应该受到责备!诸位大臣,你们也是先帝的股肱之臣,难道你们就不想安定社稷吗?”
霍光女婿卫尉范明友率先道:“我等唯大将军马首是瞻!”接着张安世、中郎将霍禹、霍山、霍云、邓广汉、赵平、任胜、左冯翊田广明、太常苏昌、廷尉李光、少府便乐成、京兆尹彭祖、右扶风周德等人纷纷道:“臣等唯大将军马首是瞻!”丞相杨敞、蔡义、刘德、杜延年等人也齐齐附议。
唯独大鸿胪韦贤起身道:“不知大将军的意思是什么?”霍光见海内大儒韦贤质询,眉头微皱道:“大鸿胪觉得不该废了陛下吗?”
韦贤铿锵有力道:“陛下犯的这些罪过,抵得上商王太甲的滔天巨恶吗?当初太甲即位三年,随意破话制度,朝政混乱;一味贪图享乐,婬乱奢靡;任意增加赋税,百姓怨声载道;胡乱制定刑罚,百姓苦不堪言;不遵宗庙祖先,天人共怒……即便如此,宰相伊尹也只是将他放逐桐宫三年,忏悔罪过。流放三年后又将其接回,还政于大王。如今陛下之罪不及太甲,大将军之贤不及伊尹,擅自废立君王,必然引起天下震动,届时也必然有伤大将军威名!废立君王自古没有先例,大将军就不怕千秋之后,被后人戳脊梁骨吗?”
田延年大怒,起身拔剑。霍光摆手暗示,田延年只好还剑入席。霍光大笑道:“说得好。大鸿胪是海内大儒,指责得对。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商朝外患较轻,所以能从容放逐太甲三年。可我大汉外患迭起,匈奴虎视眈眈,如果在废立的事情上纠缠三年,只怕会引起内忧外患。为了江山社稷,我只好当这个恶人!”韦贤无言以对,怅然若失。
霍光于是率领群臣前往长乐宫拜见太后。太后只有十五岁,出落得亭亭玉立。霍光上前奏报道:“启禀太后,陛下骄奢婬逸,毁坏汉家制度,不忠不孝,无德无才,微臣与众文武商议许久,一致恭请太后出面废除陛下,另择贤君!还请太后幸驾未央宫,主持大局!”太后准奏,当即乘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封锁未央宫,不准放昌邑群臣入内,同时召汉帝回朝。
汉帝正在城外打猎,听闻京师出事,急忙骑马奔回。待到未央宫外,城门校尉拦住昌邑群臣,只准汉帝入宫。汉帝大惊道:“谁给你们的狗胆,连朕的随从都敢拦?”城门校尉跪地道:“启禀陛下,太后有诏,只准陛下入宫,昌邑群臣不得入!”
汉帝大怒:“找死!朕是天下万民之主,太后不过是一介女流,后宫不得干政,你难道不知?再不让开,朕立刻下旨将你们全部诛杀!”城门校尉只得放行,同时命人通知太后和霍光。
羽林令龚遂、长乐卫尉安乐、未央卫尉王吉纷纷瞧出蹊跷,一起劝汉帝不要入宫。王吉急切道:“如今太后封锁禁宫,必然是大将军的主意。大将军既然公然撕破脸,必然是要行废立之事。陛下入宫前往,必然中大将军计谋。不如迅速出宫,召集四方兵马,废了大将军。”
汉帝冷笑道:“为时已晚,现在出宫必然出不去了。再说,就算大将军要废我,朕也要溅他一身血,让他担负弑君废帝的恶名!不必怕,随朕前往!”来到宣室殿,中黄门宦官待汉帝入殿后立刻派人将昌邑群臣拦在殿外。汉帝大怒,厉声质问:“谁给你们的狗胆?”
这时霍光扬声道:“太后给的!昌邑群臣故意隐瞒陛下恶迹,令我等拥立先帝不肖子孙,此罪一。你等辅佐陛下,却助纣为虐,致使朝纲打乱,纲纪废弛,此罪二。身为臣子,既然无法劝阻君上,就该死谏,一全名节,你等苟且偷生,有违臣子之道,此罪三。右将军,立刻派人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宫,押到北面金马门待诏。另外派人把昌邑国来京之人全部抓起来,交给廷尉处置!”
张安世欣然领命,与任胜一起率羽林骑绑缚了二百余人,又将龚遂、安乐、王吉等人押到了金马门外。汉帝眼见群臣被绑走,又惊又怒,扬声质问:“朕的旧臣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何以下犯上?”霍光冷笑一声,“来人,看好陛下,不准他轻生,以免让我背上弑君的罪名!”汉帝大怒,“霍光,逆臣贼子不得好死!”
霍光命人将汉帝押到大殿,殿中太后身穿珠襦,盛装端坐帐后。汉帝抬头望去,周围数百护卫纷纷手持兵器,顿时心底凉透。这时群臣按次上殿,分列两侧,有的心下暗喜,有的暗暗惋惜哀叹。一代帝王落得匍匐在地,实在令人唏嘘。霍光上前道:“启禀太后,臣等连名写了一道弹劾陛下的奏疏,请尚书令宣读!”太后准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