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中(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中)

“这……” 李氏兄弟不在场,其余众将都猜不出郝杰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警惕地以目互视,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怎么,莫非辽东军中,还有不可为老夫这个巡抚所知之事么?” 郝杰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刀子般的目光在周围反复扫来扫去。

众将见此,愈发不愿触他的晦头,以免遭受无妄之灾。至于辽东总兵杨绍勋,因为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只能清了清嗓子,强笑着解释道:“巡抚有所不知,李千总和张副千总,乃第一批投笔从戎的读书人。辽东都指挥使司同知、参将李如梓以为,大战在即,重用这此二人可鼓励贤才争相投军报国,所以特地禀明杨某之后,授予二人选锋营左部千总和副千总之职。这二人数日前奉命过河去寻访祖副总兵的消息,听闻前锋营遇险,立即奋不顾身,带领亲兵前去接应!”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出了自己批准李如梓举荐李彤和张维善二人的缘由,又用实例证明了二人的表现的确对得起自己慧眼识珠。却不料,辽东巡抚郝杰听闻之后,又是回以一声冷哼,随即,板着脸追问:“哪怕是千金买马骨,让他二人现在李如梓麾下做赞画也足够了。岂能不经兵部核准,就直接授了五品军职?朝廷的武职,又什么时候准许辽东将门私相授受了?”(注1:赞画,明代军中官职,类似于唐代的参军。没有品级,属于武将或者巡抚等官员的私聘。武将或者巡抚去职后,赞画跟着离开,朝廷不会继续承认其地位。)

这话,就实在过于恶毒了。自打蒙古诸部重开边衅以来,辽东、蓟镇、宁夏等地的总兵、参将们,谁手里的空白告身不是一大把?麾下有哪个兄弟作战有功,或者骁勇善战,直接填了此人名字就可以派出去独当一面。只要过后将名字和官职朝兵部报备,走个过场就行,从没听说兵部留难过谁,也没见哪位言官拿任命出来说事儿。怎么今天到了巡抚郝杰这里,竟直接变成了“私相授受”?

即便性子再软,再不愿意招惹御史台那群疯狗,辽东总兵杨绍勋也不敢随便扛下“武职私相授受”这个罪名,更不敢眼睁睁地看着郝杰借着这个由头,将大火再次烧到辽东李氏身上。当即,把心一横,双手扶住桌案,居高临下地说道:“巡抚这是何等话来,攫取骁勇善战之士,授予官职,以期鼓舞军心,杀贼报国,已经是军中多少年来的惯例,莫非巡抚却对此一无所知?”

“惯例,却不等于合乎朝廷法度!” 辽东巡抚郝杰今天是铁了心要鸡蛋中挑出骨头来,抬头翻了翻眼皮,冷笑着强调。“正如杀良冒功和吃空饷,自古以来,军中几乎无法杜绝。但朝廷派遣巡抚督查三司,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事情,以免有人胆子越来越大,最后重演晚唐藩镇之祸!”

“你……” 老好人杨绍勋气得直打哆嗦,真恨不能扬起拳头,给豪杰来一个满脸开花。

然而,他却没有勇气那样做。虽然他的名义职位,远高于眼前这个恶毒的家伙。然而,督查承宣布政司,提刑按查司和都指挥使司,乃是朝廷明文授予巡抚的权力。郝杰职位再低,只要顶着巡抚的差遣,挑辽东所有文臣武将的刺儿,就名正言顺。而他如果胆敢当众动手殴打巡抚,就直接坐实了心中有鬼,准备效仿晚唐那些藩镇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罪名。

“总兵,巡抚,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大人解惑?” 在场众将之中,唯一跟李氏扯不上任何关系的吴惟忠听得心中烦躁,快步上前,大声求教。

“何事?” 正比逼得无法下台的杨绍勋心中一喜,果断转过身来,大声吩咐,“吴游击尽管明言,军中向来不需要什么拐弯抹角!”

“末将在蓟镇,也提拔过几个得力属下。在兵部等待批复期间,虽然让他们行使了百户,千户之权,官职前却加了一个“试”字。刚才听总兵和巡抚争论,却忽然发现,辽东这边似乎与蓟镇大不相同!不是却是为何?” 吴惟忠笑了笑,缓缓问道。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辽东总兵杨绍勋闻听,立刻就有了精神。双手互相拍了拍,大笑着回应,“都是边塞重镇,怎么可能大不相同?辽东这边,也有一个试字。在军中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只兵部从未驳回过举荐,所以大伙口头之上,便将这个“试”字给省略了。来人啊,给本官取花名册来,请巡抚核验。看看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官职前头,到底写没写这一个“试”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