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碧蹄中 (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章 碧蹄(中 )

“老夫知道,老夫现在忧心的是 ,即便派救兵过去,也是割肉饲鹰。” 宋应昌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好生犹豫。

为了确保明军的后路安全,他特地将李如梓留在了平壤。如此一来,眼下他身边除了两队亲卫之外,就只剩下李彤的选锋营。若是对李如松的死活不闻不问,凭着这点儿兵马,他还有机会守住开城,同时从辽东调遣更多兵马前来接应。如果派选锋营去给李如松等人解围,万一将这支人马也搭进去,非但开城难保,恐怕平壤城紧跟着也会再度落入倭寇之手。

“不会,经略,卑职保证,只要有援兵赶到,提督那边,肯定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带着大伙突围!” 察觉宋应昌可能会拒绝自己,祖昇再度跪倒于地,不停地磕头。眨眼间,额角便被磕破,鲜血迅速又淌了满脸。

“起来,你先起来。老夫即便派兵去救李提督,也需要仔细谋划,而不能让更多弟兄们,一头撞入倭寇的罗网!”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宋应昌决不能看着祖昇把自己活活磕死。再度伸出手去,用力扶住对方的肩膀。

祖昇却不肯相信他的承诺,向后爬开半步,一边磕头,一边放声大哭,“经略,经略,我家提督,也是为了让大明节省一些国力,才想要速战速决啊。他已经是左都督了,即便立下再大功劳,也不会升得更高。他岂能不知道稳扎稳打的道理?他,他如果不是担心久战不决,朝廷那边又生出变数,怎么会……”(注1:左都督,是李如松的加衔。武将中,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不可能再高。)

“胡说,朝廷决策,又岂是你小小百总所能置喙?!”宋应昌心里好生难受,却不得不装出一幅恼怒模样,冲着祖昇大声断喝,“来人,把他给老夫搀一边去,好生医治!念在他精疲力尽,神志已经不清醒份上,刚才所说的话,老夫尽数当没听见!”

“是!” 亲卫当中,也有不少机灵人。知道宋应昌是在尽力保护祖昇,答应着冲上前,七手八脚扯起祖昇,就往队伍后面的辎重车上拖。

“经略,经略,您不能再犹豫啊。您这边每多耽搁一刻钟,提督那边,就得死伤数十弟兄啊!” 祖昇心急如焚,根本感觉不到宋应昌的好意,一边用力挣扎,一边放声大哭。

“经略,提督乃是陛下最器重的将领……” 赞画袁黄在旁边看得心中好生不忍,弯下腰,小声提醒。

“老夫当然知晓,陛下对李提督期望甚高!”宋应昌烦躁地摆了下手,大声否认,“老夫不是不想救他,而是必须想出一个妥帖办法。刚才祖昇的话,你也都听见了。倭寇那边,不仅仅有黑田氏的第四路兵马,还有立花氏,小早川氏,长增我部氏甚至毛利氏。老夫这边只有选锋营这两千多人,贸然扑上去,无异于飞蛾扑火!”

“这……” 赞画袁黄的脸色顿时一片煞白,嘴唇嚅嗫半晌,却无言以对。

他虽然从没机会领军作战,可平素跟在宋应昌一道,却没少在敌情判断方面下功夫。早就梳理清楚了如今侵朝倭寇的主要构成。

按照细作送回来的最新情报,眼下在朝鲜的倭寇大军,共分为八路(番队)。第一路的主帅是小西行长,第二路的主帅是加藤清正,第三路主帅岛津义弘,第四路主帅黑田长政,第五到第八路主帅,则分别为长增我部元亲、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和毛利辉元。而刚才祖昇的哭诉中,除了小西和加藤两大姓氏没出现外,其余六路倭寇,都有人马埋伏在碧蹄馆。哪怕这六路倭寇,每路出动的都只是一半儿左右,眼下碧蹄馆战场的倭寇,规模也超过了十万人。如果宋应昌什么谋划和准备都不做,就直接要求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带着两千选锋营弟兄,去硬冲十万倭寇的重围,那与逼迫三个年青人去送死,还有什么区别?(注2:参考朝鲜方面资料,此战倭寇出动了大约是六万五千左右。而明军在二十七前,陆续赶到的加在一起不超过四千。)

“李提督乃百战之将,绝不会一味地死守!” 仿佛在给自己找理由,宋应昌一边在原地不停踱步,一边低声念叨。“军粮虽然被倭寇劫持,但是,他可以杀马充饥。杨元手上有八千健儿,走得再慢,也比老夫从这么远的位置派兵快。更何况百里奔袭,必折上将军……”

每个理由,都非常充分。每个理由,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袁黄听在耳朵里,心如刀割。却清楚地知道,此刻换了任何人做经略,也会做出跟宋应昌同样的选择!

不能去救,救也未必救得回来。选锋营这点儿兵马,必须守住开城。只有守住开城,才能有机会保住弟兄们血战而来的部分成果。只有保住开城,才能有机会重新整顿兵马,给碧蹄馆之战中枉死的袍泽报仇!

“仰城,不能怪宋某见死不救。你实在不该明知道倭寇有重兵埋伏,还只带着十几名亲信,往重围里钻!”猛地咬了咬牙,宋应昌迅速将手摸向腰间,就准备做出最后决定。就在此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忽然在他耳畔响起,“经略,且慢!末将有一策,或能解燃眉之急!”

“嗯?!” 宋应昌楞了楞,伸向宝剑的手迅速收回,双眼直勾勾地看向真正向自己施礼的李彤,目光如火一般炽烈。

但凡有一点儿希望,他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李如松被困死在碧蹄馆。那非但会导致东征的失败,而且让他宋应昌落下一个见死不救的恶名,甚至被朝廷直接撤职查办,当做所有人的替罪羊!

“祖昇刚才说,李提督同时也向其弟李如梅求救。而李如梅生性谨慎,绝对不会像提督那样,直带着亲卫去与大伙同生共死!”李彤眉头紧锁,却努力将每一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