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光暗中(2 / 2)

加入书签

身为张居正手把手教出来的唯一弟子,他虽然丝毫不念师恩,政治头脑却是一等一。心头怒火稍稍消散之后,立刻明白,卢春等清流今天逼迫自己早立储君的行为,有可能只是个障眼法,真实目的,却是拒绝及时为东征军提供粮草!

得不到足够的军粮补给,李如松就无法组织起新一轮进攻,大明东征军的脚步,就会止于汉江之北。如此,倭寇就有了充足时间巩固防线,先前被自己和次辅赵志皋联手强压下去的“议和”之论,就会死灰复燃。当初那几个因为坚持放弃朝鲜而落了个灰头土脸的家伙们 ,就会“东山再起”。

至于先前清流们所声称的,停止东征,是为了给大明节省国力的说法,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一个字都不愿意相信。自打他坐上皇位之日起,连续二十几年,早就将那些所谓“清流”给看了个透!那些人以往的行为,没有一次真正是为国而谋。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一派的主张能否“大获全胜”。他们争的只是自己一派的领军人物,能否大权在握。至于大明对于藩属诸国的责任,大明历代皇帝的脸面,大明百姓的生死荣辱,他们根本不在乎!

想到自己居然如此轻易地,就上了卢春等人的当,一阵邪火顿时又涌上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顶门。“那六十庭杖打完了么?谁监的刑?内阁和吏部那边,过后又决定如何处置卢春?!”

“启禀皇上,六十庭杖结结实实打完了。是,是老奴亲自跑去监的刑。老奴不愿让皇上担上“严苛”的污名,所以自作主张没有打断他的骨头。至于内阁和吏部那边,按照惯例,在卢春挨完了庭杖之后,不会立刻对他做出其他处罚。”

“哼!” 朱翊钧狠狠地瞪了孙暹一眼,失望瞬间写了满脸。

如果换做张诚或者张鲸,今天这顿打,吏部主祭卢春即便不死,也得落下终身残疾。而孙暹跑去监刑,居然没有暗示行刑者暗中给卢春“加料”?还声称是为了顾全皇帝的名声?自己的名声,用得着他一个太监来顾全?自己以前很少动用庭杖来解决问题,在某些大臣的嘴巴里,也没落下过一个“好”字。自己身为大明皇帝……

“陛下,刚才老奴在南衙,还找到了其他一些东西!” 知道自己对卢春的心慈手软,已经引发了朱翊钧的不满,孙暹赶紧从怀里,掏出了另外一份密报,“原广西按察使卢仲,家居俭约,终身不畜姬妾。万历元年去世之时,家中只有水田三百亩,水牛十五头。而今东阳卢氏,却有上等良田四万余亩,童仆过千,耕牛亦以千计。其家所在的东阳,百姓皆称卢氏为卢半城!”(注1:南衙,即锦衣卫南镇抚司。)

“该死!” 万历皇帝朱翊钧劈手抢过密报,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一片苍白。

从万历元年到万历二十一年,短短二十年间,家产增加一百倍。这需要何等的敛财手段,才能达到?而那卢春,作为卢仲的儿子,既没经过商,又没开过矿,只凭着做了两任知县和一任知府,居然就成了卢半城?其所历任之地,究竟会被搜刮得怎样民不聊生,才能满足其个人的贪婪?

“老奴不敢擅自做主,找到这些密报之后,立刻派遣缇骑赶赴东阳,就近监视卢家一举一动,以免其散掉家财,毁灭罪证。” 唯恐万历皇帝朱翊钧情急之下,又动用私刑来解决问题。秉笔太监孙暹抬起头,快速补充,“这些密报,老奴也派人另行誊抄,只要陛下准许,就即刻转交吏部和督查院!”

“不用监视,直接派人去,抄了卢家!” 朱翊钧立刻从孙暹的话语中得到提醒,点 了点头,大声吩咐,“账本,地契,以及投效者的名单,全都必须给朕掌握清楚。这份密报,直接送给首辅王锡爵,还有,还有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让他们看完之后入宫见朕。朕要问一问,卢春这厮,去年是凭借什么获得考评优等,并调入礼部担任主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