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旋涡中(2 / 2)
声音迅速变低,他继续笑着补充,“南京国子监去年毕业的七十多名同窗,这几天都在往北京赶。大伙当初无论跟子丹合得来合不来,至少对他投笔从戎之举,都打心眼儿里头感到佩服。这些人给他们使绊子,就是打南京国子监所有同窗的脸 。咱们南京国子监虽然没有北京国子监这边人多,却也绝不会逆来顺受!”
“那,那,少爷您小心。他们,他们毕竟都比您来得早。算,算是地头蛇!” 涉及到整个南京国子监的脸面,书童常乐无法再劝,只能期盼自家主人不要把祸闯得太大。
“没事,我自有分寸!” 常浩笑着摇摇头,对可能面临的危险丝毫不以为意。随即,又压低了声音,快速吩咐,“你带几个人,给我去山海卫那边守着。见到李子丹后 ,立刻拿出我的名帖拜访他,向他示警。以免他毫无准备,被那群蛆虫打个措手不及!”
“是 !” 书童常乐拱了下手,也迅速转身而去。
“奶奶的,想欺负老子同窗,先过了老子这关!” 常浩抬起头,再度看向二楼,心中依旧余怒难消。
想当初,正是因为他和李彤等人的意气之争,才导致同窗江南遇刺 ,进而引发了秦淮追凶,雨夜遇险,八卦洲血案等一连串事件。过后李彤等人虽然没有逼着他赔罪认错,他常浩常浩然,却不能装作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注1:常浩,名浩,字浩然。所以可称做常浩,也可称做常浩然)
所以,在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中途退学,投笔从戎之后,常浩然就由坚定的反对出兵派,变成了大明东征援朝的铁杆拥护者。带着一群江南国子监的贡生,也个个以班超与王玄策为楷模,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投军杀贼,报国于疆场。
而随后大明将士在朝鲜所向披靡的战绩,以及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更助涨了南京国子监贡生们投笔从戎的热情。大伙都清楚地看到了,投身于东征军中,前途未必比得上参加三年一度春闱,却远超过贡生毕业之后去排队候补,等着朝廷征用。
虽然此时的大明朝,文贵武贱已经成了定局,即便是五品守备,见了八品县令依旧免不了唯唯诺诺。可比起贡生最初被授予的教谕一职,依旧高出甚多。(注2:火箭,这里是火药推动的羽箭,不是后世发射卫星的火箭。八品县令,县令分为上县,中县和下县,下县县令为八品。)
更何况,如今贡生越来越泛滥,如果后台不够硬,很多人一辈子都永远停留在县教谕的职位上,根本无法出头。而做了千总、守备,却还有机会继续高升。特别是以文入武的千总和守备,骨子里还被视作文官,不会像纯粹武夫那样被文官们蓄意打压。如果真有本事,且运气好的话,有可能就是王阳明第二!(注3:教谕,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局长或者中学校长。海瑞最初官职就是教谕。)
正是因为怀着对最昔日同窗的羡慕,或者怀着投笔从戎的热情,常浩然等去年南京国子监毕业的贡生,才争相朝北京汇聚。准备参加完了春闱之后,如果名字不幸没录在金榜之上,就立刻取道辽东,学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那样,在疆场上为各自搏一个前程。在这种情况下,忽然听到有人居然想令东征半途而废,甚至朝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头上泼脏水,试问,大伙如何能够装聋作哑?!
所以,无论出于同窗之谊,还是为了大伙将来多一条出路,常浩然也必须挺身而出。当初在南京国子监,他已经“输”给了李彤一回。这次,不能继续“输”下去,输到见了面就觉自觉矮了对方一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