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内应 上(2 / 2)
平衡了各方利益之后,一切都进展的格外顺利,只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仓库里囤积的各种货物,就出手了一大半儿。剩下的一小半儿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却已经不耽误大伙的行程。毕竟谁都不会空船返回大明 ,一边卖货,一边从长崎及各地商贩手里大宗购买在明国能卖出高价的物资,才是海商们的首选。
这一日,李彤刚刚送走几个买了大量红茶,欢天喜地的干丝腊人。嘴里不由自主哼起了秦淮小曲儿。因为他与这几人签订了一个秘密协议,对方的货款,一大半儿付现银,另外一小半儿,则用佛郎机炮,炮弹和鸟铳来交换,送往藏在三十里外私港的那艘缴获来的中型盖伦。(注1:干丝蜡人,即西班牙人,明代称葡萄牙人为佛郎机夷,西班牙为干丝蜡夷。彼时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短暂合并,但两国百姓,通常不认为彼此是同胞。)
如此,佛郎机船(盖伦)的最后一个短板,也即将被补齐。凭借一艘沙船,一艘佛郎机船,他在外海已经有了部分自保之力。而长崎港的武备,却主要集中在那三座炮台上。将来万一大伙的身份暴露 ,只要沙船在被岸炮击沉之前能冲出港口,就有很大的机会跟佛郎机船汇合到一处,互相支援,且战且退。
“如果那些干丝蜡夷,能卖给我几艘大型盖伦船就好了。哪怕是二手的,也好过沙船许多!” 与后世某个辫子朝代不同,大明的士绅百姓,早就知道,大明东西,并非样样都是天下第一。所以解决了舰炮和炮弹的供应,李彤自然而然地,就又打起了购买海船的主意。
也不像在浙江那边,造一艘大船动辄花费十数万两白银。盖伦船的造价,远低于大明本土。然而,此物的试航性,灵活性,吃水量,却都远超过沙船,甚至比眼下大明最好的福船 ,也强出不止一筹。(注2:见于史书上郑成功与荷兰人海战。郑氏船队不占任何优势,完全靠数量和弟兄们的英勇才锁定了胜局。)
如果将来大明与日本再战,想要切断日本到釜山的航线,用沙船肯定比不上用中型盖伦。如果那时大明水师手里有几艘大型盖伦,就能让倭寇的船只连逃命的机会都剩不下。偏偏听那些干丝蜡商人吹嘘,他们好像在吕宋那边,就能买到现成的二手大盖伦。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抢来的赃物 ,但这年头很多海商原本就会兼职做海盗,李彤又怎么会在船只的来路上较真儿。
正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跟那些干丝蜡人建立长期联系,用货物换取大船。忽然间,李盛匆匆前来汇报,商会的另外几名管事,联袂来拜。
“请他们上来,算了,我亲自去迎接他们!” 李彤的心思,果断从天外收回,带着李盛,迅速迎向栈桥。隔着老远,就堆起了满脸笑容,大声寒暄,“马兄,孙兄,你们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回去的货买齐了了么?还是又有新人想要加入咱们商会?!”
“李老板,我们,我们几个,有件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 马全拱了拱手,一边回应,一边用力眨眼睛 。
“行,咱们进客舱谈。”李彤立刻心领神会,转身在前面带路。不多时,将大伙带进了船上专用的客舱,先命人送上茶水点心,然后才从容询问:“不知几位老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李老板,这几天你忙里忙外,领着大伙赚了不少钱,大伙都对您感激不尽。”一名姓陶的海商笑了笑,率先起身作揖。
“陶老板哪里的话,有钱大家赚,李某也是尽本分而已。” 李彤近日交际甚广,待人接物也越发圆滑,对方不挑明来意,他也只说客套话应付。
随即,其他海商也纷纷起身向他致谢,感谢他能想出如此好的办法,带着大伙一起发财。直到茶水又续了第二轮,才陆续闭上了嘴边,准备将话头切回正题。
“嗯,嗯!” 马全先咳嗽两声,然后又笑着拱起了手,“李老板,您虽然年纪轻轻,但经商的手段,实不在我们手下,果然,果然不愧是名门之后!”
李彤弄不太明白他此话究竟包含何意,心中立刻暗暗提高警惕,表面上,却云淡风轻“林老板哪里的话,李某也只不过家族中的旁支,侥幸得到长辈的器重,才有机会出来见见世面而已。我等能在长崎闯出如此局面,全赖诸位的尽心帮衬,李某不过因人成事,断然不敢贪功。”
“奶奶的,这会儿又谦虚上了。你和李尚书的关系,现在还有谁不知道?” 马全闻听,立刻偷偷腹诽。表面上却陪着笑脸,继续拱手,“李老板何必如此自谦,若非你本事过人,大伙儿这次怎么可能把生意做得如此顺风顺水?!感激的话 ,马某就不再多说了。反正,大伙都记在心里头了,等回到大明,只要你李老板一声令下,无论需要船,要货,还是要人,我们大伙绝不推辞!”
“对,李老板,回到大明之后,我等期待还能附您尾骥!”其余海商齐齐拱手,说得比秦淮河上的女校书唱歌还要动听。
李彤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古训。所以也不跟大伙继续绕弯子。笑着先拱手还了礼,然后再度重申,“各位兄长,你们阅历,年龄,都远在李某之上。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说。哪怕是对咱们前一段时间商定好的事情,不满意了,也是一样。只要大伙想法一致,李某就一定照着调整 !”
“不敢,不敢,我们知足了,知足了!” 众海商纷纷站起,同时摆手,唯恐动作慢了,被“李有德”当成贪心不足。
“我们真的知足了,一切照目前这样就很好!” 马全知道再绕弯子就容易产生误会了 ,也赶紧停止了客套。将话锋一转 ,压低了声音补充,“但倭国这边,能带回大明贩卖,或者值得带回去的特产却甚少。为了让船只回去时不跑空,范老板跟他的同乡,打听到了另外一个发财途经。”
李彤立刻将目光转向始终没啥存在感的范姓海商,发现那人今天竟然格外有精神,一双小眼睛也滴溜溜乱转,赶紧笑着催促,“范兄,你既然有财路,就早些指点给大伙就是。大伙肯定承你的情,甚至可以让你抽水!。” (注3:抽水,即从利润里分成)
“不敢,不敢。”范姓海商闻听,双手立刻摆成了风车,“分润范某绝不敢拿,范某是感谢李兄大气,才特地想给大伙支个招。这事儿,必须大伙一起来做,还是像先前那样共同进退,才最后有的赚?”
“范兄尽管说来听听?!” 李彤的心思根本不在赚钱上,却不敢露出丝毫厌烦态度 ,装出一幅热切模样,大声催促。“如果可行,大伙绝对不会让你白白支招!”
“倭国盛产黄铜,但其黄铜却跟别的地方大不一样。别的地方黄铜是因为含了锡,而倭国,却是因为炼制不得法,铜中含了银!” 范姓海商要的就是这个承诺,向前走了半步,将声音压得更低,“大伙剩下的货物,反正也都不多了。如果李兄能说动高野山弘,用铜锭来换,咱们不但可以迅速将货仓请空,早日回返。带着铜锭回到大明之后,无论是选择自己重新熔炼,还是直接出手,都可以让每个人所得的红利再涨三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