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拜访知州文彦博(2 / 2)
这为文相公以后也是位高权重的一个人物。这也难怪,这位文相公前些年已经做到参知政事这样的执政位置,已经是位列相公的人物了,而如今他只不过四十几岁。四十岁便做到执政,又活到九十多岁,就是只是熬资历,那这五十年下来,也是无人能及的。这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到了最后已是升无可升了。于是只能以“平章军国重事”这样的位在宰相之上的官位授予他。
当然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只是一种朝廷的最高荣誉职位,基本不参与决策朝廷的军国重事。在大宋,讲究分权平衡的时代,自然不可能出现这种政权、军权一把抓的权臣。
文彦博是也是大宋第一个任此职位的官员。宋室南迁后,南宋曾先后与金朝、蒙古军队长期作战。军事领域事务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南宋中央政府的核心事务之一。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此职也由荣誉职位逐渐演变为权倾朝野的中央政府最高实职。“平章军国重事”倒是成为政权、军权一把抓的权臣的得享的职位。
到了南宋宁宗时期,韩琦的曾孙韩侂胄成为第一个任平章军国事,他不用平章军国重事称号,是因为若加上“重”字则权力受限制,即只能过问重事。而去掉“重”字,则便可以随意过问军政之事;大宋宰相又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军国重事”这个职位,也其实叫“同平章军国重事”。但是韩侂胄,坚决将这个“同”字也去掉,因为若用“同”字,则权力不专。
所以韩侂胄这第一个任平章军国事、有实权的权臣,当真是“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
到了理宗、度宗时,权臣贾似道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
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
呃,当然这是后话。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跟现在也没什么太大关系。
不过钟浩却知道一件不算后话的事情,那就是这位文相公将在至和年间,也就是一两年之后,和自己岳父富弼一同拜相。而且好像因为自己岳父的谦让,文彦博虽然资历比自己岳父稍浅,但是却得拜首相昭文相,自己岳父则是集贤相。
这两人都是原先支持庆历新政,组成这这个班子后,做了一些小范围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在大宋也是很有名的一对贤相组合。当然,钟浩之所以记住这个贤相组合,却不光是因为他们的改革,也是因为“六塔河分流”的治黄方案失败了,这也是导致他们下台的原因。
当然,钟浩觉得自己既然来到这个年代,这个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却最终造成黄河更大的泛滥的“六塔河分流”的治黄方案,一定要禁自己的努力去阻止。
若是没有这个“六塔河分流”治黄方案的失败,自己岳父和文彦博应该也不会这么快下台。虽然在大宋这些宰执们上台、下台也算是家常便饭,今日下了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台了,但是钟浩总归是希望自己岳父在台上多待些时候的。
这位文彦博文相公也是“庆历新政”的支持者,和自己岳父关系也不错,钟浩不管于情于理,自然是要拜访一下的。再说拜访一下,搞好关系,也是绝对没有坏处的。这位文相公可未来可是还有四十多年的政治生命的,一直活跃到哲宗朝的,真正的是一条又长又粗的大腿,普通人抱上这么一条大腿,不但自己的前途无比光明,就是儿孙的前途,都能沾上非常大的光。
………………………………
这一科青州的取解试是文彦博主持的,他自然也是这一科取中的青州举子的座师。这些青州举子考中了进士,回到家乡,自然于情于理要来拜望一下自己的座师。
当然,钟浩虽然是青州人,但是是参加的“锁厅试”,并没有参加过青州的取解试,算不得文彦博的学生。不过文彦博和自己岳父也是好友,自己回到青州自然少不得要去拜访他一番。
钟浩和徐峰去拜见文彦博时,文彦博也是很是欣喜。对于这么年轻的进士,他自是愿意结交和照顾的,这些很有可能就是以后朝廷的中坚力量。若是结交收拢好了,以后自己执政时,推行自己的政策时,这些就都是自己的支持者。
有些时候,并不是你做到宰相,便一定能把自己的政策推广下去的,还得有人去执行。若是政策没人愿意执行,甚至是抵制,这些政策最终也只是流于形式。
从文彦博这里讲,这些青州举子也算他的学生了,自然有种天然的纽带关系,也是一种官场资源。双方多结交一下,对双方都有好处。现在这些新科进士刚进入官场,大都没什么背景和靠山,文彦博帮他们一把。等到日后,文彦博执政时,这些学生自然就是他的坚定拥护者。
是以,文彦博自然对来拜访的钟浩很是和颜悦色。当然,钟浩虽然也是青州籍的新科进士,但是却不算是文彦博的学生。不过文彦博对他依旧很是热情,毕竟钟浩是个甲科进士,比大多数同科进士更有前途,而且他还是自己老友的女婿,自然要对他和颜悦色。
文彦博跟徐峰和钟浩聊了好一阵子,提点了他们一些官场的诀窍,又留他们吃了一顿便席,这才放他们离开。文彦博这算是对他们有些很是诚恳了,不然怕是这些官场的一些诀窍等,他怕是也轻易不会说。
钟浩对文彦博感觉还是不错的,文彦博虽然为人颇为有些刚毅雄健,但是为人颇有君子之风,风评很是不错。怕是也正是因为文彦博的这个性子,后来为人太君子的自己岳父富弼才会主动谦让,让文彦博作昭文相,主持一系列的改革,而自己作集贤相做好辅助工作。因为这推动改革的事情,少不得遇到许多阻力,需要有人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太有君子之风反而做不好此事。
因此,钟浩觉得没事儿多来拜访一下文彦博,和他搞好关系,也是很不错的。不管怎么说,这位文相公都是一个很粗的大腿。哪怕是只冲他能活九十多岁,也该和他多搞好关系,若是仇人,怕是自己到死都要防止他的,毕竟哪怕自己比他年轻二十多岁,也很有可能活不过他。
钟浩觉得去登州的这差事,也要向文彦博讨些主意。人家走过得桥比自己走过的路都多,多问问人家的建议,没什么坏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