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1 / 2)

加入书签

李从璟看罢手中李绍城的血书,默然不语,将其收入怀中,让孟松柏牵来战马,一言不发上马而去。

李绍城所言不错,北山一役的败北,的确丢失了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原本,阆州虽破,遂州犹在,加之郭威进军合州,近则与夏鲁奇呼应,远则与北路军呼应,大军压境,两川马上就要陷入困境。若是剑州能够攻克,不说对两川震动多大,对两川军民士气打击有多大,三面夹击之下,两川覆灭在望。

而如今,大好局势,毁于一旦,先锋的确可以退守剑门,等待李从璟率领主力赶到,然则,剑州的援军,也在源源不断赶来,兼有北山之胜,可想而知,士气高昂,接下来的仗自然不好打。

此时,李从璟只知先锋军败,还不知导致万军溃散的蜀兵,不过千余人而已。若是他知道了此间细节,恐怕要气得吐血,他为将为帅这么多年,从五百人攻下新乡、共城、淇门,三千将士淇门建军,提百战军转战卢龙,联合各方马踏草原,还未吃过这样的亏。

当然,事后李从璟知道了北山一役的详情,也的确震怒,并且将其引以为生平用兵之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李从璟出了剑门关,李绍城、李从珂、石敬瑭等人,俱已回到关隘,闻听李从璟到了,都卸掉披挂,着了白衣,前来拜见,意为请罪。

李从璟出关之后,未去居处,而是披挂齐整,立于校场,下令横冲军集结。李绍城等三人来拜见的时候,看到的是面无表情、鲜衣怒马,在检阅将士的两川四面行营都统。

“末将拜见大帅!”三人在李从璟身前垂首参拜,良久,却只听见较场上将士往来奔驰声、甲胄相撞声,未曾听到面前的统帅有只言片语。

秋风萧瑟,不知等了多久,直到三人额头渗出汗水,才听到横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大步前来,在三人身旁,向统帅复命:“奉大帅令,横冲军集结完毕,请大帅训示!”

李从璟策马往前两步,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铁甲将士,开口没有训示,只简单下达了一条军令:“攻占剑门县,往北山扎营!”

--北山之败后,三军逃散,剑门守军望风而走,和众将士一同退守剑门,那庞福诚、谢锽两人,引了数百人,轻轻松松将剑门县再收入囊中。

高行周挺胸应诺,翻身上马,领军而行。李从璟越是没有训示,意思便越明显:攻下剑门县、扎营北山,毫无难度,无需赘言。至于扎营北山之后如何,更不用李从璟多说,必要修建七万大军的营地。而这其中,若是出了什么差错,自有军法-论处,以李从璟的治军风格,绝不会留情。

在高行周看来,用禁军去攻剑门县,去北山扎营,可谓杀鸡用牛刀,这本是先锋的任务,先锋没完成,便由他们来做,他们既然是禁军,就得拿出禁军的样子来。出差错?那是在开玩笑!

布置完横冲军的行动,李从璟这才将目光转移到李绍城、李从珂、石敬瑭身上。

李绍城之所以能活着,是丁茂眼疾手快,在他自刎的瞬间,将其拦下,之后,史丛达率一部静难军前来接应,李绍城这才得以活下来。而至于李从珂、石敬瑭两人,为何能活着--他们倒是没有理由能不活着。

三人神色俱都惭愧,却又各有不同,李绍城面容坦然,已做好被军法处置的准备--他甚至很希望被处置,如此,他内心的负疚感便会小上一些。

北山一败,先锋大军一万五千余将士,死伤过千,这其中,战死者寥寥,多是逃亡时,自相践踏而死。也多亏庞福诚、谢锽人手不足,否则,追杀之下,死伤必定惨重。

虽则如此,将士逃亡途中,丢盔弃甲者数不胜数--盔甲毕竟沉重,很影响逃命的速度,是以但凡大溃之军,基本都会脱掉甲胄、扔掉兵器。

李从珂虽也惭愧,更多羞恼,面对李从璟,有些无地自容,想说话,糯糯半响,最终无言。

石敬瑭则是头埋得最低,他与李从璟本有过节,明面上你亲我爱,背地里,忌惮万分,此番作为先锋出征,得益于李嗣源的安排,他本有意趁此机会,建立功业,也好扩大势力,以便日后对抗李从璟,不曾想夜半营惊,他惊怒交加,恨不得提刀再战,但终究没如李绍城一般,意气用事,因为他判定了:大势已去。

作为败军之将,必有惩戒,石敬瑭知道他避不过去,但他也知道,李从璟无法做得太过分,难不成,还在军前斩了他?是以,头埋得低,实则死猪不怕开水烫。当然,他也愤恨,愤恨于没能建立军功,如今还要在李从璟面前候罪,这让他感到极为耻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