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二连三的闹事(2 / 2)
而这时候的李兵备道,与陶氏玩着躲猫猫是一回事,督促吴世恭的汝宁营出征那件正事也不能够不做啊!
不过因为陶氏这样纠缠,李兵备道也不能够离开开封城,所以他派了几名手下,拿着朝廷的调令和河南衙门里的公文到了汝宁府城,要求汝宁府知府关可颂帮忙,督促着吴世恭的出兵。
在李兵备道的想法中,这调兵的手续完备,汝宁营的军饷又捏在自己的手中,除非吴世恭的汝宁营想造反,否则的话,还不是得乖乖地出兵啊?
可是让李兵备道又没想到的是,当自己送公文的人到达了汝宁营大营以后,吴世恭的幕僚虽然很客气地接待了他们,不过却拒绝了李兵备道调兵的命令。
这拒绝的理由十分强悍:因为汝宁营的兵丁都“病”了,他们的“病”就是“饿病”,汝宁营因为军饷不足,所有的兵丁都是忍饥挨饿,现在都快要饿死了。
而做为汝宁营的守备,吴世恭吴大人向来和官兵同甘共苦的,所以现在吴守备也和汝宁营的兵丁要一块饿死了。
在吴世恭给李兵备道的回信中写的就更气人了:“希望朝廷看在本官劳苦奔波的份上,为本官准备一副薄皮棺材吧!到了本官蹬腿以后,就把本官葬在青山绿水之间,让本官的英魂护佑着大明朝千秋万载吧!”
看了这封回信,李兵备道的鼻子差点气歪了:“还英魂?是个混蛋还差不多!老虎不发威,你当本官是病猫啊?那个泼妇本官暂时没办法,好男不和女斗嘛!可你这个武夫,本官有不下于一百零八招来整治你。”
李兵备道刚想派人把吴世恭抓回自己的衙门,可河南官场上又出事了。汝宁府和归德卫的那些武官纷纷向河南各级衙门上书,对于河南衙门只调动归德卫和汝宁府的兵丁,不调动河南其他地方的兵丁的行为鸣起冤来。
以赵铭为首的这些武官的举动,确实有吴世恭串联送礼的因素。但是赵铭他们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
这河南调兵,一直要调到归德卫这些武官和军户身上(吴世恭的汝宁营的骨干兵丁也有很多是归德卫军户出身)。那将来万一还有战事,调动归德卫不就成为了河南官场的习惯吗?
这年头,谁愿意离乡背井打仗啊?有那份气力,还不如在自己的家乡多娶几个小妾玩玩呢。这同乡抱团的话,可并不是一句虚话啊!
而且这些武官的理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兵部的调令,当然只是要求河南调动三千名战兵,他并不会特指是河南的哪一支战兵的。
内定吴世恭的汝宁营出征,那无非就是首辅周延儒写给河南巡抚的私信。虽然在官场上,这件事是心照不宣的,但总不能够把这件事放在台面上来说。所以一直调动归德卫和汝宁营的兵丁,不调动河南其他的兵丁,这在规矩上也说不过去。
再说,虽然明朝是文贵武贱,可是当赵铭这些世袭的武官撕破脸皮以后,那些文官却并没有什么方法去惩罚他们。
明朝任何官员的任免,都是由朝廷来安排,皇帝最终确定的,地方官员并没有这个权力去任免任何官员。
而对于赵铭这些世袭武官就更没有什么办法啦!他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是和太祖爷爷打江山的,没有什么理由,就去剥夺他们世袭的官职,那你们这些文官想怎么样呢?难道你们也想把世袭的皇上也给拉下马来吗?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再迟钝的官员也回过味来,把这三件事联系在一起,再想想这些闹事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立刻也就发现了躲在汝宁营大营中,yin笑得浑身发颤的那位吴守备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