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转危为安(2 / 2)
蒋允仪向皇帝上疏诉苦:郧阳是个穷苦的地方,他到任两年来干了不少工作,又是修城,又是积米。又是制造武器,又是练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郧阳底子太薄,这点成绩只能免强维持局面。就像是一个穷苦人家,弄了一斗米就能度过灾年一样,只能维持生计,干不了别的事情云云。
言外之意就是农民造反军进入郧阳我无力阻拦,郧阳城失守我也负不了责任。
虽然蒋允仪表示“臣不愧死,亦应愤死”,“所惜者皇上封疆耳”,但是从他说话的意思看,为自己解套,打预防针的意图在忧国忧君这个高尚的外衣下,呼之欲出。
蒋允仪说得很委婉,但是他说得有道理,小小的郧阳也确实对付不了如潮水般涌来的农民造反军。不过他的道理并没有被接受,再怎么说,临战退缩也是大罪。
更因为崇祯皇帝是一个只看结果,不看原因的人,他没有功夫研究原因,而是非常直接、毫不留情地追究责任,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办人。
因此,蒋允仪没看到悲剧先上演,就先演出了一场吻别了。
蒋允仪的哭诉是适得其反,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下令把蒋允仪革职拿问,同时启用大名兵备道卢象升为右佥都御史兼郧阳抚治。
事实上,蒋允仪并非庸碌之辈,他在郧阳任上颇有政绩,深得民心,因此,当锦衣卫抓捕蒋允仪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哭声一片。
由此可以看出,蒋允仪是个盛世治国的名臣,但一逢乱世,他就是一个没担待的文官。只能够说他生不逢时啊!
也不提悲剧人物蒋允仪了。好在接替蒋允仪出任郧阳抚治的卢象升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虽然是一个文人,却勇武有胆略。并且随同卢象升一起进入郧阳的,还有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天雄军。而在卢象升的努力下,郧阳城竟然奇迹般的守住了。
由于河南巡抚玄默的出色表现,汝宁军的控制区完全是安全了,而在崇祯七年整个正月里,汝宁军也得到了一个较长的休整期。
而在汝州大捷以后,河南巡抚玄默确实想要征调创造了汝州大捷的归德卫、汝宁营和叶县营(这是明朝朝廷的官方名称)这三支强军,可是吴世恭、李禄和赵铭却不约而同地向玄默报告说:虽然汝州大捷的战果很大,但是这三支军队的损失也相当大,所以暂时无法展开军事行动。为了加强说服力,赵铭的“伤”就更重了。
再说,亲自到汝宁来征调的是李兵备道,而李兵备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给汝宁军军饷了,汝宁军又怎么会给他好脸色看呢?
汝宁军的理由确实有道理,而随着河南巡抚玄默的几次大胜,围剿农民造反军的行动也很顺利,所以玄默征调汝宁军的心思也不怎么迫切了。
于是外患消停了一些,马上就开始内斗了。李兵备道被汝宁军落了面子以后,立刻联合汝州的地方官员,向朝廷发出了一封封对汝宁军的弹劾,弹劾的内容就是汝宁军祸害地方,残害百姓。(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