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也就是猜(1 / 2)

加入书签

书房中已经点着四组蜡烛,可是毕竟不能够象现代一样灯火辉煌,所以书房内还是有些昏暗。吴世恭几乎趴在了书房的书桌上,仔细地看着铺开的早就烂熟在心的河南地图,反复考虑着农民造反军的进一步动向。

今天是崇祯七年十一月十日,在黄昏时分,河南巡抚玄默的信使赶到了。而这次玄默不是简单地派了一名小校来送信,而是派了巡抚衙门一名名叫周俊吾的参议。

这位周参议也就二十出头,举人功名,与玄默一样也都是北直隶人士。按照明朝官府的规矩,那名周参议也肯定是玄默的子侄弟子辈的,绝对是玄默的亲信,无非是让其熟悉一段衙门的事务以后,再进京会试更进一步的。

而吴世恭也看了玄默的亲笔信。那语气的客气程度简直是让吴世恭有些受宠若惊。而信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吴世恭的汝宁军出兵北上,一同抵御农民造反军再入河南。

可是周参议走到半道上的时候,已经听闻了农民造反军二入河南的消息,因此年轻气盛的他一见吴世恭以后,立刻以命令的口气要求汝宁军即刻出兵,挽救河南的危局。

一见周俊吾那嚣张的嘴脸,吴世恭就有些不耐烦。难道他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代表巡抚大人啊?难道他认为自己真的可以号令汝宁军啊?难道他认为就凭着汝宁军这些兵马,真的可以挡住这几十万的农民造反军啊?

可吴世恭毕竟也有城府,他表面上很客气地把周俊吾安排下去住下,并且答应周俊吾派人四处传报,待明天集合汝宁府官员、监军叶忠等一同商议军情。

其实吴世恭知道农民造反军二入河南的消息只比玄默晚了一天。为了及时的得到消息,山川司沿着河南边境设的暗哨点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可消息过来的虽然迅速及时,但信息量也确实不多。只知道农民造反军总人数超过了三十万,他们现在兵合一处,准备向着河南的腹地过来了。

而现在汝宁军的那些高级军官也在各自的部队中。在汝宁军本部的只有邓启帆、薛永利等高级官员,因此能够出主意让吴世恭参考的意见也很少。

面对的农民造反军的威胁,能够做出的应对也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可具体该怎么做呢?现在几乎就是吴世恭一言而决了。但万一自己的决定有了偏差,导致汝宁军的基业损失惨重,那么吴世恭也罪莫大焉。所以现在的吴世恭压力是相当大的。

而焦点无非是农民造反军的动向。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相安无事。可吴世恭也知道这种结果不可能,汝宁军现在的控制区太大了。在控制区内的利益也投入了太多,农民造反军在河南稍一腾挪,就会威胁到汝宁军,所以双方怎么样也不可能避免摩擦的。

那么次一级的结果就是把农民造反军打疼,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不敢再靠近汝宁军的控制区。

最坏的结果就是全面开战了。不过这也是下下策。因为就算到了最后汝宁军打赢,那也将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失,对于汝宁军将来的发展也肯定是极其不利的。

可是说起来简单,具体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首先一点吴世恭就不知道农民造反军可能的行动,那让吴世恭怎么对症下葯呢?

所以现在的吴世恭所能够做的只有一个猜。猜对了那就是英明神武,料敌以先。猜错了?那就收拾残局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