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读书人,多少还是有些野心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说得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秋闱考试顺利的中举,这让两人对于今年的春闱也是多了一丝的期待,会试只要能够通过,他们就有机会参加殿试。
能够参加殿试,对奏君王前,这是大明无数读书人心中至高的理想。
“还有半个月就要会试了?”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一愣,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马上就要到弘治十二年的二月了(明朝会试是在二月,清朝前期也是在二月,后来到了乾隆朝改为了三月)。
“是啊,恩师。”
“难道您最近没有出去?”
黄锦泉点点头说道,想了想又问道。
“额,最近确实是很少出门,在家陪我母亲。”
刘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睁着眼睛说瞎话,他最近确实是比较忙,当然不是忙什么正事,忙着陪自己的两个大美人。
正月谁来做什么正事啊,来自后世的刘晋可是习惯性的将正月当成了大假期,不好好的休息、休息、陪陪家人怎么行。
“还有半个月的话,我们确实是要抓紧时间好好的温习了。”
“这样吧,还是老规矩,这半个月你们哪里都不要去了,每天都来我这里,我们继续互相出题,进行模拟考试。”
想了想刘晋也是说道,自己的这两个学生,资质愚钝,不给他们开开小灶的话,他们连乡试都考不上,更别说这会试了。
乡试只是省一级的科举考试,这会试就是整个大明的科举考试了,来参加会试的都是各省乡试考中的举人,毫无疑问全部都是高手,全部都是满腹诗词文章的才子。
想要走到会试,没有真材实料肯定是不行的……当然刘晋这个开挂的水货除外,要是没有金手指,刘晋就是读一辈子的四书五经也休想考上举人。
这并不是故意的贬低穿越者,也不是故意抬高古人,而是因为整个大明读书人千千万万,能够考到举人功名寥寥无几。
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每一个省中举的人数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即便是如北直隶、江西、浙江这样的地方,每次乡试中举的数量也仅仅只有一百多个,而且这还是朝臣不断慢慢争取到的。
要知道在明朝前期,一个省中举的人数可能仅仅只有两位数,特别是朱元璋事情,很多省的名额仅仅只有三十、四十多个。
也就是到了明中后期,皇帝放松了限制,名额才渐渐多了一些,但一般一个省也就一百多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