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就是他出身牛叉,出生的时候又跟圣人出世一般,有天降祥瑞,牛叉的不行。
他也确实是年少有为,十二岁开始读私塾,十五岁就屡次上书给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而且十五岁还敢满大明游历,甚至于还敢去塞外。
十八岁就开始学会格物,七天七夜格竹子的事情说的就是他了,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中了举人。
不过在会试这一关,他却是屡试不中,第一次考会试不中,李东阳就说他‘这次不中,下次科举必定中状元’。
但是他下次再考会试,还是不中,顿时整个人就觉得压力山大了,自己的父亲是状元,又被李东阳这样的大佬说是状元之才,却两次都没有考上,以至于被人笑话。
现在,他今年刚刚好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考中,整个人也是松了口气,不至于再被人笑话,这虎父犬子的话可是非常刺耳的。
可以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唐寅、王守仁差不多,每一个人看着前面往皇宫内进去的朝臣,都感触良多。
额,当然,这要除开刘晋来。
刘晋有金手指,考这科举都是睡着考过去,也没有感受过这个时代科举考试的艰难,更是不知道现在这身份意味着什么,他此时此刻正在觉得古代森严的制度实在是太不人性化了。
他都已经在这里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站在这里,既不能随意的走动,也不能交头接耳的谈话,甚至于站也要站的笔直,要有一个样子。
总之规矩很多,对于他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实在是有太多的约束和束缚,总觉得非常累。
“唉,要不要故意考砸了,这要是以后天天上早朝,站着上早朝的话,肯定要崩溃的。”
想到了上早朝,刘晋就更是一脸的忧愁,天天三更半夜的起来,在这里等着,上早朝又是一站站一两个时辰,想一想都觉得这不是人干的事情。
终于,左等右等,等的刘晋双腿发麻的时候,这才到了他们这些新科士子进宫参加殿试。
殿试的地方安排在金銮殿前面的太和殿广场,此时广场的四周坐满了当朝的大佬,龙阶之上,弘治皇帝也是大大咧咧的坐在自己的龙椅上面。
一番繁华的仪式过后终于也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殿试是皇帝亲自出题,当然有时候皇帝很懒就会派个重臣来代劳。
弘治皇帝是个勤快的皇帝,对于这种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那更是重视无比,自然是不可能偷懒的。
弘治皇帝的目光在刘晋这些人身上扫来扫去,很快就锁定了坐在前面一排的刘晋,顿时就忍不住笑了笑。
“出个什么题好呢?”
弘治皇帝脑海中思索起来,殿试是皇帝出题,皇帝主考,所以大家才叫天子门生,不过皇帝出题一般都是和时事政治有关,很少会出四书五经上面的内容,毕竟皇帝需要的是能够治国安邦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