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363章

高澄没有应允,但也不可能真让一个将死之人,依旧为大魏贡献最后一丝火苗。

他保留源子恭南荆州刺史的同时,也让人将他送回洛阳与家人团聚。

同时因大将军府司马张亮组建盐兵有功,派他前往安昌城行南荆州州事,也算是为以后镇守南荆州做铺垫。

张亮勤奋干练,忠信可靠,要说缺点,贪财确实不假,但也拎得清轻重。

历史上,能被原主委以都督二豫、扬、颍等八州军事之权。

在军事上,并非一无所知,否则高澄也不会派他募兵。

如今将张亮放往梁魏边境锻炼,正是时候。

与荆州刺史侯景、东荆州刺史侯渊、豫州刺史尧雄、广州刺史高敖曹几人合力,看住陈庆之,守卫梁魏西线不成问题。

需要高澄解决的不只是南荆州刺史,他也早就选好了光州刺史的候补。

光州地处青州以东,位于山东半岛上,原刺史也是上了六十岁,身子眼睁着垮了下来。

那刺史的名字很有意思,却在高澄这儿讨不了好。

他名叫高湛,字子澄。

六十三岁的老高湛,高子澄也是出自渤海高氏,人家来历比高欢、高澄父子、高隆之等人正经不了许多。

父亲高肇是宣武帝元恪的舅父,凭借外戚身份把持朝政,权倾朝野,这样的权臣没有自己的根基,元恪一死,即遭宗室清算。

高肇虽自称渤海高氏,但却明明白白是高句丽族。

不过渤海高氏本就是个大染缸,各种族属都有,谁都能跳进来洗个澡。

将来接替高湛的人选,高澄属意幕府长史温子昇。

腹地用文,边地用武是这一时期高澄任官的主要标准。

温子昇出使南梁后,先后历任主薄、长史,也算自己人。

关于递补人选,若无空降,高澄计划由张师齐出任长史、邢邵出任主薄、而幕府司马一职,早在张亮去职,高澄就已经去信渤海,征调封隆之之子,封子绘入幕。

封子绘18岁就跟随父亲封隆之迎接高欢东出,往信都建义。

尽管历事早,资历深,但升迁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得后来人,尤其是高澄那一帮子核心幕僚。

那群人中,朝官且不提,单说刺史就有了相州杨愔、青州赵彦深、兖州崔季舒,候补的还有南荆州张亮、光州温子昇。

而封子绘去年才由平阳太守,迁渤海太守。

要不怎么说人人都想往中央挤。

巡视河北的时候,高澄曾与渤海太守封子绘有过一番交谈。

十八岁就跟随其父参与信都建义,胆识自不必说,对于他的才能更是赏识。

封子绘受任晋州平阳太守时,请开晋州北界新路,并主持这一工程,旬月而就,自此征兵运粮,军士无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