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还是逃不过化疗(2 / 2)
9月11日,他选了专业课,尽量不逃课,多余的时间就在外面跑实验室,买设备,跟着张晓和仇芳学习设备操作,恶补化学知识。
时间过的很快,9月一晃就过去了。
汪芸没有化疗,出院后回家,因为担心感染,每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喜欢吃的都不能吃,不喜欢的必须要吃,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像个被关在笼子里的活死人,岂是一个惨字能形容?
不化疗,家人们就到处打听治疗白血病的偏方,中药一般吃不死人,但有没有效果就难说了,钱反正是花了不少。
老汪为了救女儿,东边去过胡建,西边去过川府,听说中京有神医,坐火车跑去提了几十副中药回来,又听说上沪也有白血病抗癌专家,咬咬牙听完抗癌讲座,花了2万块买药。
还有找阿三代购抗癌神药的,这个不能细说,犯法的。
汪母也一样,一辈子没信仰的中年妇女,突然就信佛了,每天去庙里烧香,为女儿祈福。
每天,汪卉都要和杨顺聊天。
她的业余时间全都用来搜索白血病资料,以及和全国各地的病友们交流。
有时候找到看不懂的资料,她会发来问,杨顺虽然也不懂,但还是会耐心看完,向专家请教,尽可能科学解释,顺便安慰她,汇报自己的实验室建设进度。
小欧的两张脑部肿瘤ct片姐妹俩都看过,在9月20日的时候,小欧补了第三张ct,脑部肿瘤只剩下一点点了,几乎可以说90%治愈。
这是一个奇迹,脑部良性肿瘤就这样被杨顺治好了,只用了1个多月!
但汪芸看破生死,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奇迹,汪卉唯一的希望就放在杨顺身上,他现在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以至于每天晚上两人不聊天,没听到他说晚安,她都睡不安稳。
理工科研男往往都很闷骚,不会表达真实情感,两人之间其实没有太多进展。
更何况,现在有趁人之危的嫌疑,所以杨顺从来不提病情以及科研以外的事情。
10月1日,60万的初级实验室开门大吉。
实验室位于红枫高科技产业园,有政府扶持,许多高精尖的生物科技公司都办在这里。
杨顺租了一个两层楼的办公区,3间实验用房,面积100平米,仪器设备30多套,耗材无数,最贵的仪器就是瑞士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30万一台,员工1人。
冷冷清清的实验室,冰凉的仪器设备,嘶嘶作响的空滤循环系统,一切都散发着冷冰冰的科技感。
谁能想到,这间小小的实验室,藏着全世界最惊人的秘密?
杨顺穿着白色工作服,看着空旷的试验台,轻叹一声:“冰冷无趣的科研世界,还真是难得让人喜欢起来呀……那么,科研汪,上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