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兵发萧关(2 / 2)

加入书签

当杨彦一行数千骑出现于关下之时,关城周围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座高峰上的烽燧燃起了冲天狼烟,关城则金鼓齐鸣,三大烽燧与数座城障遥相呼应,把关城围在正中,高下纵错构筑成一立体防御体系。

欲攻关城,必先破烽燧,而烽燧建于制高点,常规攻打的难度,或许比不上攻打武关,却绝不逊于出岐山道,好在烽燧狭小,仅能驻两三百人。

《汉乐府.鼓吹曲》有云: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寥寥数语,道尽了萧关之险。

杨彦率部止于果儿山烽燧,向上唤道:“孤乃明王,请朱将军出来答话!”

萧关守将是赵国平南将军朱纪,此人曾是刘岳旧部,在刘岳弃武关逃回长安之后,刘曜调朱纪驻防萧关,约有兵力三万。

城头军卒纷纷现出了紧张之色,赵军与明军作战,一败再败,连失南阳襄阳,再失武关秦州,明军又驻于峣关,威胁长安,连续数年,刘曜都不遗余力的攻打,不仅没能攻破峣关,反于关城下,伤亡达数万之巨。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不敢再对明军有任何轻视,甚至还有些恐惧,毕竟匈奴人自比为狼的子孙,而狼虽然凶狠,可是别忘了,狼没有虎的尊严,没有狮的威武,也没有豹的傲骨,这是一种欺软怕硬的生物,把狼驯服了,不就是毛茸茸的泰迪么?

一名将领探出头来,警惕的应道:“请明王稍待,本将这就给朱将军传话。”

杨彦于关下耐心等待,不片刻,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从烽燧探出了头,向下略一拱手:“某朱纪,明王何事而来?”

朱纪是刘渊旧臣,历仕刘聪、刘桀、于靳准之乱中,仓皇奔逃,途遇刘曜,劝刘曜登基,并归顺刘曜。

朱纪那不友好的态度,让杨彦心里格登一下,但是他骑虎难下,总不能一言不发就走吧,于是沉吟道:“朱将军,孤不与你废话,赵主失德,关中民不聊生,而我大明励精图治,国势渐强,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孤今率十余万大军前来,莫非你凭这小小的萧关能阻住孤?

孤劝你及早出降,孤不问族类,既能善待羌氐,亦能善待于你,及萧关守卒。”

“哈哈哈哈~~”

朱纪于城头哈哈大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明王说此大话,不嫌太早?”

杨彦微微一笑:“赵主之倚仗者,无非羯人与鲜卑人,今二者屯兵于并州,一旦黄河封冻,将即刻南下,羯人虎狼之性,鲜卑人狡诈如狐,纵使打退了孤,关中还会再为刘曜所有么?以刘曜与石勒之宿怨,落于石勒之手,必族诛,而孤向来慈悲为怀,只要刘曜献长安出降,至少会给条活路。”

城头军卒一片默然,他们对于当今的局势并不是不了解,曾经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已随着国势的颓败,演变为了一座巨大的牢笼,国中充满着悲观、绝望的氛围。

朱纪心神也有些震动,但他是匈奴刘氏的四朝老臣,又是地道的匈奴人,岂能因杨彦一言而降,当即哼道:“明王先破了老夫这萧关再说大话也不迟。”

杨彦淡淡道:“朱将军,可知孤为何将攻赵之机定在冬季?若是孤今冬不来,莫非明春,黄河解冻就来不得?”

“这……”

朱纪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

是啊,统一天下又不是迫在眉捷之事,因从并州南下须渡黄河,而明国有大量水军,完全有能力于黄河解冻之后阻羯人与鲜卑人于黄河以北,再以大军伐赵,岂不是更见稳妥?

“哈哈哈哈~~”

杨彦也哈哈大笑道:“一网打尽,岂不快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