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见死不救(1 / 2)

加入书签

“收复三京!这、这……唉,德源操之过急啦,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给蒙古国借口呢,人家这次就算不想南侵也得南侵了,郑德源误国啊!郑德源国贼也!”文南看着纸上那些歪七扭八的简体字,突然顿足捶胸,冲着北方大骂。骂来骂去也就那么两句,比起洪涛的词汇量少多了。

郑德源是谁?嘿嘿,说起来他还是洪涛见过的第一位南宋高官,没错,就是罗有德那位世伯、南宋*****,郑清之。自打史弥远死后,他就登上了南宋右丞相的宝座,成了宋理宗的亲信之臣。这次宋蒙联军灭了金国之后,蒙古军队就开始撤离河南北归,河南这块地方成了无主之地。于是时任两淮制置使、左骁卫上将军、京西制置使的赵范、赵葵兄弟就建议宋理宗,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河南,把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收复,然后利用黄河和潼关天险布防,北拒蒙古。

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朝廷大员的反对,但这位郑清之郑宰相不知是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啊,还是别的原因,居然对这个明显脑残的建议非常感兴趣,最终极力支持。

宋理宗本人其实也想收复三京,那是祖宗的基业啊。临安再好也是陪都,估计他做梦都想回到汴梁去,好像只有待在汴梁城里,他才算是真正的大宋皇帝,这就叫执念,每个人都有执念,他的执念就是回朝思夜想的汴梁。最终大家还是听了这位皇帝的,于是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兵河南,去收复三京了。

三京能不能收复?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是不能,但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为什么呢?拿当时反对收复三京的大臣的话说,有三不妥!首先,河南这块地方在金国和蒙古的交战中遭到巨大破坏,民生凋零,南宋军队进入之后无法从当地得到有效补给,自己运粮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次,南宋军队战斗力有限,不具备在漫长的黄河防线上展开防御的能力,尤其缺乏的就是机动力。战线拉长,那蒙古骑兵就能找到更多突破口,一旦某一点被突破,南宋军队就将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可是这个人啊,当眼睛里看到了足够的利益时,往往就会把更多的危险置之脑后,就和被传销组织洗脑一样,脑子总是想着挣钱、挣钱,却不知赔钱的可能性更大。让本来就缺乏机动能力的南宋军队进入河南境内,那里都是大平原啊,无险可守,不正好是给蒙古骑兵送肉去了嘛。

如果要是放在北宋时期,这件事儿还有可能,因为那时候河南境内还有不少坚城可以防御,就算被包围,城里城外都是宋人,吃喝至少不愁啊。可是到了现在,河南境内已经成了一片荒芜,繁华的洛阳城经过几次战火涂炭,只剩下几百户人,更别说其它城市了。蒙古人之所以北撤,就是要让南宋军队里仅剩不多的机动部队离开老窝,进入这片预先设计好的战场,然后打一个歼灭战,能趁机消灭一些就消灭,不能消灭大家过过招也成,这是一种评估手段,探探你的虚实,为以后的战略目标服务。

可惜真正懂军事的明白人做不了主,做得了主的全是不懂装懂的糊涂蛋。六月份收复三京的行动就开始了,总共凑了六万大军,直接占据了归德府,正在向汴梁进军,一路上几乎是横扫,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每隔几天,就会有收复xxx的好消息传回来,很是振奋人心。可是都别说洪涛这种疑心病极大的鸡贼人,就算文南这样的外交官都知道这件事不对了,那这件事就确实不太对。

南宋军队走得越远、离开老窝越远,也就越不安全。因为漫长的补给线非常容易被机动性极强的蒙古骑兵切断,一旦补给线断了,南宋军队就凶多极少了。蒙古军非常有战术特色,他们很少和敌人做不必要的正面硬拼,总是和狼群一样跟着你、骚扰你,等你什么时候疲了、累了,自己乱了阵脚,才会突然发力。在大平原上步兵被骑兵追杀?就算岳飞活过来,他也没辙。这不是南宋军队势如破竹,而是蒙古军队在诱敌深入呢。

“算了吧,咱俩现在怎么急也没用了,如果这是在大海上,我还能帮帮忙,可惜这是内陆,我也是束手无策啊!”洪涛拍了拍文南的后背,极少见的安慰了安慰他。

“先生!我们可以去进攻登州!或者密州!声东击西,让蒙古军队无暇西顾,这样可以给朝廷的大军争取时间。本来先生不也是打算这样做的嘛,提前一些如何,几万条性命啊!”文南还真是爱国,不是假装的,直接抓着洪涛的衣服就跪地上了,很有点拿洪涛当上帝的架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