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1 / 2)
昭文帝至死未与方太后相见,且死之前,昭文帝命监察司将前承恩公家族族诛,方太后得知此事后,躺床上彻底起不起来了。
方家出事的消息,还是景惠长公主告诉方太后的。方太后受此刺激,病情加剧,景淑长公主直叹气,说景惠长公主,“你这性子也太直了些。母后本就身子不大妥当,老人家年岁大了,哪里受得了这些事。若母后有个好歹,叫别人怎么说你呢。”
景惠长公主素有些噎人的本事,一句话便将景淑长公主噎死,“爱怎么说怎么说呗。我不怕人说。”
景淑长公主无法,只得道,“要不,妹妹先去歇歇。”
景惠长公主道,“我不去,这是表孝心的时候,我去了肯定有人说我对太后娘娘不孝。”
景淑长公主被噎得无法,目视儿媳妇兼公主侄女端祥公主,端祥公主倒是有意想帮衬婆婆兼姑妈两句,只是,她尚未张嘴,景惠长公主对着她意味深长的一笑,端祥公主立刻不敢言语了。
景 惠长公主这些年清心修佛,脾气不比以往,想当年,景惠长公主在帝都贵妇界也是一霸,帝都这些贵夫人、宗室贵女、公主郡主什么的,没人敢得罪她,不然你就等 着吧。景惠长公主连宋皇后的祖母宋老太太都骂过,当然,那次景惠长公主没讨得什么便宜。但,景惠长公主就有这样的本事,宋皇后正位中宫后,她立刻与宋皇后 化干戈为玉帛,她依旧看不上宋老太太,但很是与宋皇后说得来。就是昭文帝,对景惠长公主也素来优容的。
景惠长公主一笑,端祥公主硬是没敢开口。
余 者,景贤长公主素来是皇室的透明人,鲜少开口。端睿公主是昭文产宾长女,素受宠爱,也说得上话,只是,她与景惠长公主素来亲近的。她们不仅仅是姑侄,景惠 长公主的生母,先帝元配戚皇后便是出身戚因公府。端睿公主的生母戚贵妃亦是出身戚国公府,彼此辈份不同罢了。再者,端睿公主嫁入戚国公府,这又多一重关 系,远非景淑长公主可比。
就这样,景惠长公主阴阳怪气的便令景淑长公主大失颜面。
景淑长公主气煞。
对于朝臣,是极反对监察司这样迅速张狂血腥的给方家定罪的。他们要上本,他们要发表意见,若在往日,这没问题。
但,今朝,昭文帝的身子是真的不成了。
苏神医日日留于宫内,昭文帝的健康仍是一日日败坏下去。
昭文帝对林随道,“听皇后调谴。”
林随领命。
昭文帝做的最后一件事,既不是安抚朝臣,亦非军国大事。他躺在榻间,望着太子与五公主,宋皇后坐在一畔,昭文帝道,“我想了许久,从你有身孕就开始想,想着给咱们的孩子取什么样的名字。嘉言,你知道朕的名讳吗?”嘉言,是宋皇后的名字。
宋皇后唤他,“穆清。”
昭文帝努力的牵出一抹笑,“朕这个名字,太寻常了……太子的名字,断不能寻常以视……朕想了这几年,终于想到一个极好的字……五儿是朕的掌上明珠……她的名字,便叫宝珠吧……你妹妹是明珠,你是美玉,太子的名子,朕想着,便单名一个瑜字吧……”
昭文帝的声音轻不可闻,宋嘉让伏在他胸前才能听得清楚,“嘉言,你说,这名字好吗?”
穆瑜。
木鱼?
宋嘉言想说,这名字一点不好,俗气透了,还有谐音,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儿子是和尚出身呢……宋嘉言想说什么,眼泪忍不住大颗大颗的涌了出来。
东穆朝昭文皇帝二十四年,昭文帝崩于凤仪宫,皇太子瑜陵前继位,史称昭穆皇帝。昭穆帝冲龄登基,内阁辅政,军国大事裁于景文皇后宋氏。
☆、第245章
景穆皇后,是后人给宋嘉言盖棺论定的谥号。这个时候,人们还不能称她为景穆皇后,随着穆瑜登基,宋嘉言升级为太后,躺在慈宁宫的方太后升级为太皇 太后。还有,所有长公主升级为大长公主,公主升为长公主。老梅庵的老梅大长公主原就是昭文帝的姑妈,大长公主之尊,如今穆瑜登基,她老人家成了皇帝的姑祖 母,封号拟定礼部还开了个小会,最后礼部尚书道,“大凤朝时,凤武帝登基,襄仪大长公主为帝姑祖母之尊,封号难拟。凤武皇帝钦定太长公主之号,臣以为可效 仿襄仪太长公主之例。”
宋嘉言看向穆瑜,并不急着替儿子拿主意,而是问,“皇帝以为呢?”
穆瑜年纪虽小,已正式进学三年,学史还未学到大凤朝,不过襄仪太长公主之事,宋嘉言讲故事一样早给他讲过,这就是有个好母亲的重要了。穆瑜还在伤心父亲之死,好在已过了几日,宋嘉言时常安慰他,又说,“以后我与你妹妹就靠你了,你得打起精神来哪。”
穆 瑜出生就是被视为储君培养的,本就特别有责任感,想着父亲去逝了,他就得学着做皇帝,还要照顾好母亲和妹妹,尤其五公主,天天就知道哭,其实穆瑜也好想哭 的好不好。只是,他素来是个有心人,母亲妹妹都伤心,他反是要天天去劝他妹妹,自己就没空伤心了。而且,自登基后,朝中有什么事,臣子都要向他禀报。当 然,有他母亲在一畔坐着,穆瑜觉着心下安稳许多。如今母亲问他的意思,他想了想,自己还是知道襄仪太长公主之事的,便道,“就郊仿襄仪太长公主之例吧。姑 祖母年纪大了,我,朕很担心她老人家的身子,让景惠姑姑去瞧瞧姑祖母,让内务府多备些滋补的药材给姑祖母送去,再着苏御史去给姑祖母请一请平安脉。”穆瑜 声音里还带着孩子特有的稚气,不过,他条理已经很清楚,而且,他是明白朝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的,做出的安排也比较周全,实在令朝臣惊喜。其实,穆瑜都是跟 他娘有样学样,他娘平日里怎么理事,小孩子说不出道理来,学是会学一点的。
礼部韩尚书连忙领旨。
彭相一脸哀痛,“国之山崩,万民同悲。臣请拟旨各地藩王来帝都为先帝守灵,为陛下请安。”
穆瑜道,“彭相说的有理。”
宋太后道,“着各藩王带诸世子一并来帝都,另有出众子嗣,皆可一并带来,这都是骨肉至亲,让皇帝见一见,彼此亲近些。”
彭相心下抽搐,面儿上倒是波澜不惊,他早就知道这女人不安分的。彭相未直接应,而是问,“陛下?”
穆瑜的年纪,正是跟母亲亲近的时候,母子感情非常融洽,再者,他是个擅长思考的孩子,不论是他母亲的话还是彭相的话,他都会自己去想,想了一时,穆瑜问,“朕记得彭相教朕史书时与朕说过,朝廷规矩,藩王无旨不可出封地,更不可轻易来帝都?对不对?”
彭 相对宋太后与穆瑜完全是两极态度,他立刻一改先时波澜不惊的面部表情,柔和许多,道,“陛下圣明。”年轻时彭相是昭文帝的先生,如今老了,穆瑜进学时,昭 文帝指了彭相教导儿子史书,这也是鲜有的恩典了。彭相对两代帝王也别有情分,尤其穆瑜年纪虽小,学习上挺刻苦,而且善于思考,很有些明君之资。
穆 瑜道,“那就让他们来吧,他们受父皇恩典多年,来送一送父皇,也是他们的忠义与孝心。都是骨肉至亲,朕没见过他们,也想见一见。”想起他爹,穆瑜眼眶微 红。他爹多好啊,自小就疼他,教导他,待他大些,还叫他做太子,把偌大江山传给他,父子感情是完全没有半点搀杂的。
人哪,有时真得信命。
穆 瑜生得晚,他没机会见到先太子为争储君之位厮杀的何等惨烈,那也是嫡出皇子,就是生得早了些,再加上没个长命的娘,而且,估计先太子的娘活着,也没有宋太 后的彪悍。先太子憋屈多年,争到太子宝座,那真是屁股都没坐热呢,四皇子伙同吴家兄弟谋反,先太子第一个炮灰。
命啊。
福薄啊。
可 到了穆瑜这里,上头年长的有能力争储君位的哥哥们都死的死叛的叛,昭文帝诸子,他年纪最小,争位啥的,穆瑜根本没那个意识。可是,他有个彪悍的娘便啥都有 了。他娘怀着他时就为他的地位跟昭文帝与满朝文武讲条件,不是皇后不进宫,皇贵妃都不成。他出世前,他娘就把他嫡子的名分争到手了。待他一出生,运道也 好,赶上上元节不说,还是龙凤胎。他爹彼时已近天命之年,而且先时颇经晦气,正缺儿子,忽然得此龙凤双生子,就是苍天赐福。
待穆瑜懵懵懂懂的大了些,他娘正好把他奶奶斗垮了,不用他争,太子的金冠便稳稳的扣在了他的头上。
如今他爹死了,他直接登基,名正言顺,还有满满的父子之情来悼念他的皇帝爹,真是福气。
穆瑜就有这样的福气。
穆瑜非但是个有福之人,而且,他还特别会说话,听听人家这话说的,藩王受他爹恩典多年,来送一送他爹,是他们的忠义与孝心。
所以,不来,就有不忠不孝的嫌疑。
还有呢,都是骨肉至亲,朕也想见一见。
所以,朕想见你,不来就看着办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