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质量太好了(2 / 2)
那就是说买一台216厂的手扶拖拉机,足够买其他工厂的两台手扶拖拉机了!谁会买?这十台拖拉机只能做摆设,只能打广告用。
看完了试车,郭拙诚不好意思当面说把拖拉机的质量做差些,他只能说必须大幅度削减成本开支,必须把手扶拖拉机的每一分钟都抠出来。
他最大的理由就是,我们生产的手扶拖拉机是为农民兄弟服务的,购买手扶拖拉机的都是单家独户的农民,家里都不富裕,大家都是一个铜板扳成二个铜板使用,买这么高级、这么昂贵的产品回家,他们心里肯定会流血。
对于以生产坦克部件为主的216厂技术人员和工人,郭拙诚说的这些话基本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因为他们长期生产坦克,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他们考虑的永远是如何让零件的性能更好,如何让零件的寿命更长。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产品的质量与战士的生命挂钩,如果生产了质量不好的产品,那就是在谋害战士的生命,不但自己内疚,还得接受严厉的处分。相反,如果产品的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一个档次,那就是挽救了更多战士的生命,他心里高兴,领导也会表扬他。
因此,他们虽然听了郭拙诚的话,觉得郭拙诚说的有道理,但要他们改正却困难重重,就是高级专家竟然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才能把产品档次降低。因为他们的心里想的永远都是如何提高质量。
这也是后来很多军工厂转型,转为民用企业后,却无法跟乡镇企业竞争的原因。很多乡镇企业购买的是大企业淘汰不要的产品,上车床操作的都是腿上泥巴还没有洗干净的农民,他们有的连稍微复杂的图纸都看不懂,但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却能畅销全国。
这固然是因为他们的制度灵活,推销产品时用金钱、烟酒开路,但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心能黑、敢黑,价格低廉得吓人,让转型而来的军工企业目瞪口呆,根本不敢这么做。直到多年以后,大家的心都黑了,没有不敢做的产品、没有不敢赚的钱、没有不敢送的礼了,情况才好转。
很多人不知道军工厂转为民用有多惨烈,那时候有上万家企业转型,但真正转型成功并取得效益的,也就是长虹、熊猫得屈指可数的几家,极大部分不成功,很多军工厂被破产、被兼并、被出售,最后连名字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
就如手扶拖拉机车厢上用的支撑肋条,如果是军工企业做,必定是采购正规的钢条,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裁取材料,进行表面加工之后再焊上去,然后喷上防锈漆,等防锈漆干了再喷面漆。
而乡镇企业则往往是用废旧钢条或钢筋,让一个农民用压剪剪断,然后悍上去,再喷上面漆。虽然外形看上去差不多,钢筋虽然细一点,但也不影响手扶拖拉机装栽稻谷什么的。几年后坏了,农民就用铁丝甚至绳子捆起来,继续跑。
当农民选购时,农民看了军工厂做的产品很高兴,眼睛一亮,但看其价格时,眼睛不由一翻。看乡镇企业的产品时,眼睛一眯,但看其价格时,眼睛却一鼓。
“老子又不是娶老婆回家,干嘛要那么漂亮?只要路上不散架就行。”农民往往这样安慰自己,从而毫不犹豫地购买低价的产品。其实,就算他们娶老婆,也不一定非漂亮老婆不娶,没有钱的、自感魅力不够,只要对方是女的就行。反正关了灯之后,效果都一样。
见到专家们无从下手,就是鲍志宏也一副为难而尴尬的样子,郭拙诚自己立即把自己划归到奸商这一类,很无奈地向鲍志宏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把将来继续从事坦克生产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马上请出去,不许这些人再参与手扶拖拉机的设计和生产。”
没办法,如果自己把降低产品质量的理念植根于那些将来生产坦克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心里,那与犯罪无异,也会降低自己在他们心目的形象。他只好忍痛除开这些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
那些人很狐疑,不知道郭拙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在鲍志宏等厂领导的劝说下,很多人都离开了,最后那些刚进厂的学徒也被郭拙诚请开,现场只剩下几个退休老专家。
因为人少,现场一下安静了许多。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