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遗漏的稿件(1 / 2)
陈浩伟“才子”的称号源于上学期的军训征文,他写的那篇《军训二三事》不仅获得了征文的一等奖,还被刊登到校报上,在新生中引起过一阵轰动。
三年级就开始读各种优秀作文选的陈浩伟,有这个底气和自信,担得起这个称呼,不过此时他面对柳敬亭时,没来由地感觉到一阵心虚,说不上来原因,那是属于某种气势上的东西,感觉在他眼里,自己就好像一个……小弟弟?
更令他困惑和不解的是,他居然谢谢自己。
“谢……谢我?”
柳敬亭微笑着点点头,道:“你的文章写得挺不错的,考试一定能拿很高的分,我没有不屑你们,只是不爱说话。”
兴师问罪的陈浩伟突然被对方这么不着痕迹地一捧,嚣张气焰顿时熄灭,本就不充足的底气愈发地不足,支支吾吾道:“我妈是小学语文老师,所以……”
“那就难怪了,你在校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我现在还记得,特别是那句‘我们用汗水铸就更加坚强的内心’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柳敬亭特别真诚地说道。
至此,陈浩伟问罪姿态彻底败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个,就瞎写。”
“可别这么说,你这样说不是打我们脸吗,就好比姚明说自己不高,刘翔说自己跑不快,那我们岂不是变成蜗牛加土行孙?”
陈浩伟笑了笑,道:“没想到你挺幽默,怎么平时跟大家交流那么少呢?”
“我这个人慢热,以后尽量改。”
“嗯,还有,你真的要参加征文比赛?”
“是啊,其实你说的没错,我也就是抱着买彩票的心思,写了还有一个念想。不写就完全没戏呀。”
“是啊,刚那么说没其他意思,就是感觉你不合群,损你两句,嗯。这样。如果你不介意,你写好的文章可以给我看看,一起交流一下也好。”
柳敬亭为难地说道:“这个……估计你也看得出来。我这个人比较内向,挺不好意思的,这样吧,到时如果过了海选再看,行吗?”
陈浩伟也没有坚持,理解地点头,满意地回座,围观的同学没有看到理想中的剧情,不免有些失望。
柳敬亭之所以那么干脆地化干戈为玉帛。而不是刻意将矛盾激化,最后用实力打脸,是因为他的确把陈浩伟当做小弟弟已一辈的人物,扮猪吃虎是有快感,扮猪吃猫有什么劲头呢?
而且,这种事情。实在不宜做得太刻意。
另外一点,因为陈浩伟地冒失出现,让他突然想到一篇比较贴切地文章,正适合征文——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是米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被称为米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跟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别具匠心,最显著的特色是在故事结尾处设置逆转,通篇故事娓娓道来,似乎波澜不惊,结束的时候,剧情逆转,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其自创“欧亨利式结尾”已然成为文学界专有名词。
《麦琪的礼物》正是走的这个路线,故事讲述一对小夫妻在圣诞前夕互赠礼物,妻子卖掉一头漂亮的头发给丈夫买了手表带,丈夫却卖掉手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完整的梳子。
小两口的礼物全都变成无用的东西,但是他们却各自收到了来自对方最珍贵的礼物——爱。
新颖、别致、洋气、切题,三观正,简直就是参加征文的不二之选。
柳敬亭在彼世大一的时候,看过这个故事的原版,当时寝室一哥们为锤炼逼格,特意买了一部英文版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买回来之后,当然是不看,柳敬亭在某个周末的午后,午睡醒来,百无聊赖,随手拿过来读了一下,不料这一读还读上了瘾,对着牛津大字典,把剩下的故事全部读完,四级考试因此秒过。
柳敬亭本着提高英语、研究文学的目的又去图书馆借了原版《莎士比亚全集》——在床头整整放了四十天,就没翻到过第二页。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己买书或者借书,往往不会看”魔咒。
好在,现在这些书都已经储存在自己的脑海。
……
《麦琪的礼物》中文版四千字左右,柳敬亭晚上回到寝室,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写完,之后下载报名表格,填上个人信息,和小说一并发到了万象指定的邮箱。
柳敬亭完成这些程序的时候,赵侃还在抓耳挠腮地思考题材,实际上,他已经写了不下十个开头,甚至连古体诗都考虑在内,类似“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又或者是“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之类的。
柳敬亭看着赵侃摆出经典的蓬乱状态,忍不住道:“实在想不出来,去阳台透透气,或者下楼去跟小树一块投几个球,说不定灵感一下就来了,写东西又不是挤牛奶,硬来只会弄巧成拙。”
赵侃苦恼道:“挤牛奶就好了,至少有奶可挤,我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时那些天才般的句子一个字都找不见了。”
“常见,写作就是这样,你越是想好好表现,越是不能满意,还是心态问题,你要丢掉心中的那些复杂念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