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68节

不过好歹也算是好消息,孙太后的心往下放了放,但是还没等她缓过气儿来,于谦就站了出来,道。

“大宗伯此言差矣,自军报到京以来,瓦剌屡屡提出种种要求,便是依仗有天子在手,此番和谈,对方必定会再次以天子为要挟,迫我大明就范。”

“此时议立新君,不仅是为我大明朝局平稳,更是对瓦剌敲山震虎,只有我大明新君继立,瓦剌才知晓我大明誓死不退之决心,方有迎回天子之机!”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说罢,于谦转身,同样拜倒在地,道。

“圣母,臣同请圣母为社稷计,为皇上计,早立新君!”

孙太后心中暗骂一声,她早就知道,这个于谦也不怀好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朱祁钰拉拢了去。

她将目光放在王直的身上,但是让她失望的是,这位百官之首吏部尚书,却始终不曾开口。

想了想,孙太后索性把心一横,冷声道。

“另立新君,也需遵礼法,明日便是东宫册封之礼,你们皆是朝廷重臣,应知宫中太子不过幼冲,便是得正大位,又能当得什么事情?这种不合礼法,又无意义之事,何必要谏?”

事已至此,孙太后也算豁出去了。

她还就不信了,有礼法大义挡在前头,这帮大臣真的敢开口让郕王继位。

果不其然,底下一干保持沉默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这……这不是耍无赖吗?

从刚刚丰城侯开口进谏到现在为止,文臣这边,只有于谦态度鲜明的表示了支持,而胡濙虽然并不支持,但是态度也并不坚决,剩下的一干大臣,包括吏部尚书王直在内,都保持缄默。

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换了平常,勋戚敢提出这样的谏言,早就被文官骂的狗血喷头了。

大家都不说话,无非是因为,事涉大位传承,太过敏感。

但即便如此,在场的人谁不清楚,李贤指的另立新君,指的是郕王,而非宫里那个两岁的小娃娃。

只是身为人臣,开口进谏另立新君,已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再要开口提议继位之君的人选,实在太过僭越,所以大家都默契的没有开口。

这种事情,最适合开口的就是孙太后。

她身为皇帝生母,正宫太后,由她来开口,命郕王继位,才是合理合法的。

可谁料这位太后,竟然耍起了无赖。

群臣的意思分明是另立长君,到了她老人家这里,就被曲解成了要让太子嗣位,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

偏偏这无赖刷的,群臣还都没脾气。

事涉大位传承,过分敏感,他们终究是臣子,一旦开口进谏让郕王继位,传出去很容易被当成逼宫篡位的权臣之流。

这……这可如何是好?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另一头李贤的头上也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

他的确没有想到,在众多朝臣都默认的情况下,孙太后还是如此执拗。

如此一来,事情就麻烦了。

别忘了,这个另立新君的谏言,是他头一个提的。

这种事情,从开口的那一刻起,就再无回头之路,若是不成,那对于勋戚来说,不仅不能翻身,更会彻底失去皇权的庇佑。

没了皇权的加持,勋戚在文臣面前,根本就是毫无反抗之力。

更不要提他一个丰城侯,真要是被秋后算账,谁也保不住他。

换句话说,到了这种地步,后退就是万丈深渊,这件事情,不成也得成!

这么短短的片刻间,李贤忽然有些明白,历朝历代的那些权臣为何最终都会走到兵谏的地步。

实在是,局势所迫,不得不为啊!

深吸一口气,李贤咬了咬牙,正要开口,却听到身旁已经响起一道声音。

“圣母,古语有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臣冒死,请圣母命郕王殿下嗣位,承继大统!”

语气平和,然而却十分坚定,李贤惊讶的转过头去,却见于谦目光清朗,深深叩首。

“放肆!”

“大胆!”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前一道又惊又怒,是孙太后的,后一道又气又急,是朱祁钰的。

孙太后是因为没想到,真的有朝臣胆敢不顾天下物议,悍然插手干预皇位承继。

他就不怕被天下士林诟病为逼宫篡位吗?

至于朱祁钰,他则纯粹是气的!

要知道,国政大事不是过家家,不是一点小手段就能轻易扭转的。

孙太后此刻装傻充愣,看似是让局面陷入了僵局,但是最多不过是拖延片刻时间而已。

他这些日子的谋划,又不是摆着看的。

真要是孙太后非要一意孤行,他只需力辞监国之位,再将这些日子收到的,只在高层流传的那几份军报散播出去。

孙太后就算不想妥协,也非得妥协不可。

除非她想再来一次群臣逼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