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之二(1 / 2)
杨定国之前不是没听过那些谣言,但他听了之后在惶恐之余,根本不敢宣之于口,甚至不敢跟别人辩论,甚至,他都不敢跟子侄商量对策,只是压在了心中。可,乐小,说网祝愿所有高考考生考试顺利。
杨家如今的形势,已经达到了最可怕的顶峰!
天策唐军中的安西系,老家伙们哪个不是他的战友?中生代哪个不是他的子侄?新生代的哪个不是他的孙辈?更别说现在杨易的鹰扬军风头无二,又还掌握着一大半的龙骧铁铠军!至于漠北的部族,他们或许也敬畏张迈,但面对亲手征服他们的杨易时,应该会有着更加直接的恐惧!
郭家虽然曾经是安西唐军的领导,而有了原罪性的嫌疑,但有一个未来的“开国皇后”,老郭又已经殉国,郭洛又远在河中镇守边疆,在未来,张迈也许会默许郭洛所在的,在葱岭以西维持一种附属国自治形态。
但在国内身居高位,又掌握着军事大权的杨家,却是无比危险!
尤其是漠北大捷以后,现在杨家的风头,已经盖过了郭家!
那些流言,杨定国不知不知道,但是他不能说,甚至不敢辟谣。
他原本是希望按耐住,等到大战结束,等到杨易回来,那时候功成身退,杨家自己退隐也罢,被元帅架空也罢,杨定国都认了。
但他没想到会在大决战前夕,引这样的谣言。
更没想到张迈会在这种场合下提出来
这是要做什么?
要现在就动手么?
不知不觉中,杨定国泪流满面,作为父亲,杨定国知道儿子的心性,尽管是掌握军权在外,但只要张迈一道命令过去。杨易绝不会反抗的,他会自己将脑袋送回来!
甚至漠北大捷传来之后,杨定国就隐隐直觉到自己的儿子恐怕不会回来了。但是杨定国当时更多的还是在为国家的复兴可期而兴奋,并没有想到很多自己家族的盛衰存亡。
然而内心深处最恐惧的事情还是生了,可为什么要是现在,而不能等到大决战之后。若能等到契丹覆灭,那时候就算杨易死了,杨定国对张迈也无怨无悔!
可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是现在!
不知什么时候,会场内所有人都将目光从张迈身上移开,移到了杨定国身上。
老泪纵横的杨定国,再一次站起来,向着张迈跪下!
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喉咙却颤抖着说不出来。以张迈和杨家的关系,真有什么猜忌是需要解释的?如果真有了猜忌,言语又有何用?
最后他只叫出了一声:“元帅!”
——————————
张迈竟然没有扶起杨定国,就任他这样跪着!
这是什么意思!
杨定国是杨易的父亲啊!
现在杨易有了嫌疑,杨定国跪下了,张迈竟然没有去扶他!
就算不以杨易之故,杨定国作为整个天策大唐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国老,也不应该这样让他跪着啊。
甚至就算张迈真的对杨家已经万分猜忌。为安抚杨易计,这时候也应该厚待以重礼啊!
——————————
“元帅怎么可以这样做!”
魏仁浦的心一下子乱了!元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愚蠢昏庸了?是被什么激怒。以至于怒火冲昏了头脑么?
——————————
慕容春华最先反应了过来,倏地站起,单膝跪下了,然后场内所有的将校都站了起来,也要跪下!
就在那一瞬!
张迈目光一扫!
无言,却是比冰还要冷。比横刀还要锋锐!
所有的将士忽然都停住,跟着全部坐下了!
——————————
耶律屋质心头狂跳!
“天策这真的是要掀起轩然大波了么?”
他不由得大喜起来,不,是狂喜!
张迈说出那样的话,杨定国当众跪下。张迈没加以安抚,还阻止军方求情!
“这是要大变啊!要生大变了啊!”
尽管从一开始,耶律屋质对韩延徽的这项阴谋并没有过多的期待,他甚至认为不大可能影响潢水流域那一场战争的结果,最多只能扰乱一下天策的后方。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汉人内斗的激情啊。
“若是张迈现在作,若是他真的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处置了杨家,我倒要看看!”
那时候就算杨易不造反,漠北的军心也会被全部打乱!
一支军心都被打乱了的部队,如何维持?如何作战?如何弹压刚刚归附人心不稳的漠北诸族?
“那么那个断腕的计划,也许都不必施行了!”
——————————
来自中原的使节王溥则被激起了胸口的不忿!
虚岁才2o岁的王溥,还处于愤青的年龄,这个年轻人,还抱着相当的理想。他读的儒家经典,或许并不比魏仁浦范质少多少。但毕竟年轻,经历的事情少,他之所以能被授予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主要是靠他考中进士的资历而获得,但是考进士可以通过读书,阅历的不足却无法完全通过书本的知识来弥补。
“这位张元帅,不该如此!”
杨易兵定漠北,其所代表的意义,可不只是天策唐军的成功,如果抛开政权的隔阂,其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成功,因此当消息传到中原时,石敬瑭桑维翰等固然是震惊惶恐,中原的大部分士人听了却是与有荣焉!
因此对于杨易,自燕云以至于江南,自山东以至于西蜀,但凡心中还有几分华夏观念者无不敬佩。王溥亦然,所以这时看到张迈如此对待杨家,王溥竟然义愤了起来。
——————————
杨定国跪在那里。张迈制止了军方的求情,会场之中便没人再敢相扶!最后却是一个杨定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竟是文臣的魏仁浦!
他不顾张迈冷严的目光,扶起了杨定国,跟着朝张迈一跪,大声道:“杨家世受国恩!杨易将军前线征战,杨国老更是劳苦功高!元帅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该让国老如此跪拜。”
——————————
魏仁浦的挺身而出让王溥心中大赞了一声。
他认得魏仁浦,知道这是中原士子的翘楚人物!
尽管“投敌”,却一入西北,就入居中枢,这等成就又让中原的士子感到骄傲:“看啊,我们的人,去到哪里都能取得大成就,就算是威震天下的天策唐军,他们也只是能够马上平天下。最后还是需要我们这些中原的读书人为之治理天下。”
对于范质魏仁浦的评价,中原分为两种极端,一种极好一种极坏。极好的是认为他们投靠了明主,极坏的则是认为他们叛国。
但是在所有人心中,却都有一种隐隐的期待。
如果天策唐军真的一统天下,那范质和魏仁浦,就会成为中原读书人在天策朝廷的代表人物。反正以他们现在的年龄和地位,将来开国宰执几乎是逃不掉的了。有他们的存在。将来如果三家争霸中天策取得了胜利,中原士人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与上进之路。因此他们乐观范、魏在天策政权中的成功。
正是有这样的心理基础,让王溥看到魏仁浦挺身而出,就喜上眉梢。
“果然还是我中原士子铁骨铮铮,就算在这西北半胡化之地,在所有人不敢犯颜的情况下,照样是魏道济站了出来。为杨定国说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