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夭折的考察安排(1 / 2)

加入书签

大桥建成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水泥厂的设备装修调试,以及天鹅池村修公路的事情了,马卫东上任了,修公路的事情,就重点是他负责了,马卫东在县里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和县直单位的人很熟悉,包括建筑公司的负责人,由他来负责修路的事情,是最为合适的。熊顺兴现在已经是乡里的纪委书记,工作的重点有所转移,何况,因为顾长顺和顾长贵的事情,县纪委的陈和平书记,要求已经很严格了,一段时间来,熊顺兴一直都在忙着建章立制,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水泥厂马上就要竣工了,大桥修好之后,设备已经运来了,部队的效益是非常高的,车间已经快要完工了,接下来,就是开始试生产了,这就需要有熟练的工人,包括种植药材和大棚蔬菜,都需要技术指导,鉴于这样的情况,周天浩做出来了决定,让部分的干部职工出去考察,学习外地的经验,所谓的学习,实际上也算是一种借口,周天浩想到了,大家很是辛苦,借着这个机会,让山前乡的干部走出去,感受一下,总是有好处的。

这是山前乡前所未有的大事情,如今的考察风很盛,县里的很多部门,都组织出去考察,尽管没有多少的资金,但是,县财政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来了资金,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出去考察,就是见世面。特别是在南方发达的地方,可以看见无数的高楼,宽阔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超大型的商场,可以买回来很多本地没有的东西。

考察渐渐变成了一种福利,有钱的单位。领导干部,都是可以出去的,普通的干部职工。基本上没有机会。

说起来,周天浩的机会也不是很好,就在他到山前乡之前的一个月。县里组织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到南方沿海地区去考察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之后的考察,都是县直单位组织的,山前乡这样的地方,想要组织考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召开班子会的时候,周天浩说出来了这样的想法,引发了很大的震动。除了马卫东,其余的班子成员,都感觉到了惊奇,在山前乡,从来没有出现过考察的说法。以前,工资都拿不齐,哪里还有钱出去考察。不过,大家很快就明白了,这次出去考察,是实在的。因为水泥厂马上就要开始生产,种植药材和大棚蔬菜,确实需要出去感受一下的。

热烈的讨论很快开始了,关键就是在于考察的人选的确定,这次出去的考察,确实需要掌握一些东西的,不过,有了县农业局的专家,还有县水泥厂的技术人员的辅导,其实不出去考察,也是可以开始生产的,事情照样可以做的。

意见很快出来了,重点还是马卫东说出来的,马卫东提出来,考察还是需要班子成员轮流出去的,作为班子成员,需要开阔眼界,需要知道外面社会的发展速度,需要知道沿海地区的情况,其实马卫东的意见,已经是将出去考察,作为了一种福利待遇了。

马卫东的发言,得到了诸多班子成员的赞同,应该说,其余的班子成员,已经感受到了周天浩的威严,在周天浩没有表态的时候,大家是不会多说什么的,山前乡发生的改变,以及班子的调整,都是与周天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大家不自觉的将周天浩的能力有些神话了,从七月份开始,工资已经是按时发放了,其余的乡镇都没有做到,条件最差的山前乡居然做到了,如果不是周天浩到山前乡来,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想象的。

马卫东发言的时候,周天浩一直都在思考,其实马卫东的意见是不错的,从开始兴起考察,基层的干部出去看的时候,是难以真正学到什么东西的,所谓的考察,是一种变相的公款旅游,也是真正的福利,大家出去看了,能够知道自身差距的存在。不过,考察的负面作用,也是存在的,重生之前,周天浩曾经听说过不少的议论,那就是出去考察的不少干部,倒是发现了本地的差距,他们重点看到的,是自己待遇方面的差距,很少有真正想到发展本地经济的。

马卫东的发言,令周天浩略为有些不愉快,这样的话,应该是自己说出来的,马卫东刚刚到山前乡上任,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扎扎实实的做工作,而不是笼络人心。从这些天的表现,周天浩已经感觉到了,马卫东的功利思想是有些严重的,这本没有什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关键看从什么角度努力,如果心思都用在了投机取巧方面,后果是严重的,市委办的孙思维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家讨论完毕之后,周天浩最后拍板了,他认为马卫东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考察是一种见识世面的形式,更是一种学习的形式,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的工作是很幸苦的,出去考察一下,也可以放松一下心情,乡财政虽然很困难,但也是要支持的,班子成员分为两批出去考察,自己和马卫东分别带队出去考察,具体的安排工作,请马卫东同志负责一下,财政所要做好准备,按照每个班子成员1500元钱的标准安排。

会议结束之后,所有班子成员脸上都带着微笑。

周天浩回到办公室,马卫东很快就来了。有关考察的事情,马卫东是熟悉的,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他跟着出去考察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