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922节

也许这就是图灵现在看起来如此糟糕的原因,因为没有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所以打击到了图灵的信心。

不过王学新却知道这不算什么。

历史上在晶体管发明出来后,全球科学家都在寻找降低其成本的方法,但找了十年都没找到。

直到十年零一个月,鹰酱一个研究所里,其它员工都去度假了,一个新员工因为没有资格度假独自守在空荡荡的实验室,无聊之余他就想独自折腾点什么……两周后,人类第一块集成电路就诞生了。

王学新拖过椅子在办公室前坐下,说:“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你考虑的方向错了!”

“方向?”图灵迷茫的望向王学新。

降低成本,不就是从这三个方向吗?

要么使用更廉价的材料,要么减少工序,要么就是缩小体积也就是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方向呢?

也难怪图灵会这么想,这是上千年来人类减少生产成本的惯性思维。

而且这种惯性思维一直以来都是对的,直到集成电路的出现。

集成电路,说穿了就是用一块芯片上当作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上千,现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更是能集成十万个以上的电子元件在其中。

这一块芯片的成本虽然没有下降,甚至还提高了。

因为它多了一道将电子元件集成在其中的工序。

然而,它的成本还是比所取代的电子元件成本之和要低得多!

第1701章 晶体管

王学新没有直接给出图纸,因为他认为这会让图灵心生怀疑。

王学新问了三个问题。

“图灵先生!”王学新问:“电阻可以用硅制作吗?”

图灵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当然可以,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这没什么问题!”

“硅可以制作电容吗?”王学新又问。

“可以!”图灵很肯定的回答,接着他脸上就带着些疑惑:“你问这个做什么?”

王学新没有回答,他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电阻、电容、二级管、三级管都可以用硅制作,而一个完整的电路又只需要这些,那为什么不把它们全部在一块材料上制作完成呢?”

图灵一愣:“在一块材料上制作完成?你的意思是,在一块材料上把所有器件刻出来?”

王学新点了点头。

图灵马上就明白了这个想法的意义,他惊叫起来:“上帝,团长同志!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把所有元器件刻在一块材料上,这就是把一块材料当作几个元器件用了,这,这……这如果能成功的话,就能把成本缩小到几分之一!”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不说话。

其实这能节省下的成本何止是好几倍!

这时代10美元只能买到一个晶体管,现代同样是10美元,就能买到集成在芯片上的两千万个晶体管。

如果把这两千万个晶体管按10美元的价格出售的话,其价值就是2亿,而且还是美元。

不过王学新当然不会跟图灵说这些,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图灵很难想像将来会有这程度的发展,就像集成电路的发明者基尔比也想像不到自己的发明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变化一样。

得到王学新这个建议后的图灵,马上就一头扎进他的试验室……他急着要把王学新说的变成现实,于是就没空理王学新了。

王学新也不介意,科学家大多都这样,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他们的理论和数据,没有多少交际的空间。

接着王学新顺便去了对面的兵工厂一趟。

有时王学新都不太分得清兵工厂和研究所了。

按王学新最初的想法,是研究所专职搞研究并培养研究人才,兵工厂就负责生产武器装备。

但发展到现在,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也就是研究所里摆满了武器装备,兵工厂里也随处可见研究人员。

王学新仔细想想会出现在情况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此时是战时,研究所绝大多数都在研发武器装备基本没有民用方向的……就算有民用利益也暂时不考虑,比如激光测距仪就有很大的民用价值。但现在这时候军用都不够哪还会去搞民用的。

于是研究所自然而然的就跟兵工厂融合在一起了。

比如现在,当王学新在工厂里找到苏欣时,她正和苏礼国、陈杰风几个人在数控机床前一边看着图纸一边生产。

看到王学新上来,苏欣就迎了上来问了声:“你来了啊?”

王学新“嗯”了一声,看了疲惫的苏欣一眼,回了句:“苏厂长,辛苦了!”

苏欣眼圈一红,轻轻的点了下头,眼里尽是幽怨,不过很快就抬起头对着王学新笑了笑,回道:“不辛苦!”

虽然只是一个眼神交流,对话也很平常,但王学新却能理解苏欣的心情。

苏欣这是怪王学新这么长时间都没来看她了,这下要是能敞开了说,她准会生气的瞪起了眼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