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加入书签

兄弟二人一时陷入沉默,良久,杨彦才犹豫着开口:“你当父皇为何提起储君之事,还不是为了崔大人。”

“我又不傻。”杨宣面上毫无惊色,看来也早就窥得端倪。

崔容与杨进之间情深义厚自不必说,对杨彦杨宣二人,他也亦师亦友,不是能以普通臣子视之。

一边是人伦大义,一边是骨肉情深,对年仅十四岁的双胞胎,这选择委实有些困难。

终于,杨宣下定了决心:“不管了!反正无论父皇作何打算,我都支持的!”

见状杨彦也轻舒一口气,揉揉弟弟的头顶,很愉快地勾起了嘴角。

****

数日后,杨进宣布册立皇长子杨彦为太子。

册立大典后,太子于朝堂上请封崔容为太傅。此举遭众臣反对,杨进沉吟片刻,驳回了太子的请求。

“树大招风,”杨进对太子道,“如今他已在风口浪尖,你此举虽出于支持他的好意,但却不妥。”

太子年纪尚轻,行事思虑不够周全,但一点就透。他想到因为自己将给崔容招致什么样的后果,额上不由冒出细汗,有些焦急地想分辨:“父皇……”

杨进拍了拍太子的背,安慰道:“父皇知道。只是往后万事需三思而行,记着,你将要掌管的是整个大周。”

他这句话语气微妙,太子似乎隐隐意识到什么,双目含泪,不敢再多言。

****

朝中之臣大约可分为三派,一是以崔容为首的嫡系,一是中立的勋贵,还有就是二皇子、三皇子以及四皇子党的残部。

其中后一种人数量不多,但却最为棘手。

这些人从前多把持要职,现下虽群龙无首,但杨进从未敢轻视,心中始终提防,是以一旦出现异动,他总能先一步将其拔除,朝堂上从未翻起什么大风浪。

这几年他擢升方渐离等新贵,为的正是慢慢整治朝堂。岂料有人竟先他一步,将手伸到这些人身上了。

杨进看到黑衣骑的密报时,面上惊容难掩。

若非此次令黑衣骑深入调查,杨进竟不知道暗中已有一股力量,将朝中对他不满的朝臣勋贵集结在一处——如此大的动作,想来那人所图非小。

而所有线索的志向并非皇后,而是那位在深宫念佛吃斋、不问俗事的太后。

其实并不意外,太后只育有两子,二皇子已前往西北封地,而六皇子因年纪尚小,还留在京城。

亲生儿子在侧,娘家势力雄厚,而新帝的皇位却不那么稳当,她如何肯放弃这大好的机会,坐视杨进一步步站稳脚跟?

太后在宫中经营数年,自有不少心腹;宫外又有母族撑腰,暗中操纵时局也并非不可能。

这场针对皇帝后宫的群臣上书,正少不了一些蠢蠢欲动之辈的煽风点火。

“小看那个老太婆了……”杨进将密报拍在案上,眼底一片冷峻。

——皇帝失德,禅位于嫡出的六弟,打得一手好算盘。

识破奸计后,杨进以雷霆之势发起了反击。

他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当朝革去薛显之中书令一职,将其抄家并流放三千里。

至于方渐离,据说皇帝召其御书房畅谈后,方大人偶感风寒,大病了一场,足足半月没能上朝。

杨进此举,意在杀鸡儆猴。有些人变得安分,有些人却更加坐不住了。

第九十九章、 避无可避

入夏,大周周边小国的使臣们打着给太后庆贺生辰的旗号,开始陆陆续续到达长安城。

与数年前太子册立大典时不同,这次使臣队伍中多了不少出色的美人儿,新罗、高丽、吐蕃、回鹘等国甚至派公主亲自出使,其用心昭然若揭。

大周皇帝正值壮年,后宫空虚,也难免周边小国会借着贺寿的机会另作打算。只是这些人来的实在不是时候,令杨进颇觉头疼——想也知道,后宫那老太婆一定会抓住这事大做文章。

但贺寿的理由实在很完美,杨进既不能阻拦,也不能避而不见。甚至他还要考虑到邦交,不得不拿出几分心思应付这些别有目的的使者。

被这些人冒出来搅了局,杨进心中不爽快,索性刻意无视使者们单独觐见的请求,推说国事繁忙,请其先在使馆内休息。

待十二国使臣齐聚,杨进才下旨在宫中设宴一并款待。

宴会当日,宫门大开,鼓乐齐鸣。

杨进带领几位陪宴的官员在大殿前等候使者们觐见,他身边一侧站着皇后,另一侧是久不露面的皇太后。

“太后年事已高,不宜劳累,朕看不如先回后殿歇息?”杨进面上满是关心的神色,语气也恰到好处。

钟秀秀不由打了个寒战,低下头,却又忍不住偷眼去看太后。

太后对着杨进笑得一派慈祥:“予身为太后,替皇帝分忧也是应当的。听闻这次来了许多绝世美人儿,真叫人好奇得很。”

杨进顿了顿,别有深意地说:“太后好兴致。”

太后亦是一语双关:“人逢喜事,精神难免爽利些。”

杨进对这样的唇枪舌战很快失去兴趣,不再开口,沉默地等待使者。殿前气氛顿时有些压抑,好在使者队伍很快就到了。

大周为天朝上邦,长安城也时常有胡人往来,但这样多的异族面孔齐聚一堂却也很是难得。

礼乐声中,车马驼队依次而入,颇有万邦来朝之象,声势相当浩大。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顶顶充满异域风采的软轿。

纱幔轻飘者有之、鲜花簇拥者有之、羽绒斑斓者亦有之……虽然风格迥异,各显神通,但共通的一点是——这些软轿中都坐着一名衣袂飘飘、身姿曼妙的美人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