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第二日清廷果然以小皇帝名义下了《罪已诏》,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撤销皇族内阁,维新更始,实行立宪,还以滦州兵谏的“十二条政纲”为蓝本,起草了宪法,称为《重大信条十九条》。
眼见清廷应允了许诺之后,张昭曾到底属于立宪派阵营,并不是完全的同情革命,因此心中满意的他便不停属下跟蓝天蔚、吴禄贞两位至交好友劝阻,以自己的威望压下了第二十镇内呼吁的革命之声。
却不想他前番的滦州兵谏已经让清廷记恨上了他,在他安抚了第二十镇之后,清廷一方面假意奉承,暂避兵锋;一方面紧张部署,露出杀机。先是任命张绍曾为“宣抚大臣”,南下长江一带,调离滦州,削去了他的兵权。然后将第三镇由东北调至廊坊,切断了张、吴二队会合的可能;将滦州以西的车皮全部集中于京,以防滦军乘车西进。并在11月7日调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署理山西巡抚,削去兵权。之后派人暗杀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昭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性,间接暗害了两个人,即他的两位至交好友,之前与他相约共同逼迫清廷接受‘君主立宪制’的蓝天蔚跟吴禄贞。这两日其后一人被驱逐出了东三省,不得不加入了同盟会,而吴禄贞则干脆因为他的半路撂车丢了性命;同样也是因为张昭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性,间接成就了两个人,第一个便是一直没能同清廷谈妥条件的袁世凯,此番时隔三年后的复出,他的胃口明显要比以前大得多了,因此几番与清廷谈判都没谈妥,最后还是张昭曾的‘滦州兵谏’,让清廷的一帮皇族宗贵们彻底醒悟了自己的危险处境,果断了放弃了软弱无能的摄政王载沣,几乎接受了袁世凯提出的所有‘大逆不道’的条件!至于另一位被他成就的人物,那便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他在蓝天蔚后来指挥的奉天起义之中果断告密,结果导致奉天起义失败,他本人被总督赵尔巽逐出奉天。反倒是张作霖因平乱有功,得了总督赵尔巽的赏识,日后节节高升,最后成就了一代东北王!
李汉之所以对于‘滦州兵谏’这件事情知之甚详,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那位研究了大半辈子近代史的教授曾经有段时间已经跟他的那些学术界的朋友、甚至学生在家里争论有关‘滦州兵谏’的历史影响、成败得失,甚至几次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没因为观点的不同跟一位相交多年的至交闹成绝交,因此方才对此堪称知之甚详。
后世的国人绝对称得上是世上最脆弱的民族、没有之一。
因为近代史的不堪入目、以及现代科技、经济的落后,造就了这个民族后来的几代人扭曲之性格!纵观后世完全可以将国人划分为三类,即盲目自大,揪着一点西方已经更新了几代的技术也敢放狂言技术领先,张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闭嘴五千年璀璨历史……当真狂妄自大、不知所谓、更不愿自己睁眼去看世界;更有自信严重缺失者,盲目推崇国外一切,恨不得染了头发、换了肤色,脑中只有西方圆圆的洋月亮,看不到自家的美;再不就是茫然自若,不管不顾一切,活着只为吃喝、只求活着之流,仿佛整个国家的未来、有未有未来都与他无关一般!
这股不正之风蔓延全国,将一个拥有十数亿人口的大国全部囊入了其中,不止政客、富翁、白领、工人、农民,甚至老者、女人、年轻人、小孩,以及学术界都被这两股歪风吹得扭曲看不到原来的历史!
关于这一场‘滦州兵谏’,后世的学术界有一种令李汉跟他家老爷子嗤之以鼻的说法,只是没想到从04年到11年,几年间的辩论竟然令这种否认历史的说辞成了社会学术的主流,即当年的‘滦州兵谏’朝廷如能对张绍曾等人建议给予肯定答复,相信由湖北新军引发的大革命完全可至此结束。张绍曾的奏折特别是十二条政纲,除了个别条款还有商量余地,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其政体就是中国人多年来期待的虚君立宪,朝廷如果能够对张绍曾等人的这些建议给予肯定的答复,那么清廷能从此走上‘君主立宪’之路,依托着近代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打下的家底,清廷完全可以避免后世持续半个世纪的国内混乱,也就不会给日本可乘之机,很大几率的就不会再有抗日战争,那么经历了百年的工业发展,中国未尝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由此可见后世国内学术界骨气之缺失,当真令人为之不齿!
“大帅~~大帅~~~”
耳边突然传来呼声,李汉顿时精神一振,脸上哑然一笑,他竟然为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想得入神了!不禁摇了摇头,这个时代多了他这么一个误入者之后,他又怎么会允许因为张昭曾自己的政治经验不足,导致历史上的那一件事情再一次发生呢!
旋即嘴角多了几分笑意,不错,今日方才开始的‘滦州兵谏’,实际上他自解决了襄阳南下清军刘温玉之后便开始命情报处抽调专员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今,正要到他的那些准备向世人展露的时候了!
“伯庸!”
“到!”
“你辛苦一些,等会办完了手上的工作之后,亲自去电报处,让电报处给应城李副官那里拍一封电报,告诉他‘水混了、该引鱼儿上钩了’,他会明白该怎么做的!另外,通知‘中国之声’总部,让他们今天晚上辛苦一些,务必要多写几篇好文,争取在明日拂晓前将宣传‘武胜关、平靖关’两处捷报的报纸排完版,第一版挑出几份来,给李副官,让他派人给武昌的军务部长孙武、大都督黎元洪各送几份过去!”
“是!”陈天祥快速的记录下来,完了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询问道:“大帅,如今武昌那边管事的是同盟会,不需要给他们送几份过去吗?”
李汉脸上微微转冷,“不用了,黄、宋二人抵达湖北,如今同盟会巨头中已有四人齐聚武昌,自然瞧不上我等非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何必此刻过去贴他冷屁股。相比较他们,这时候还是失了势的孙武跟翅膀还没硬起来的那位军政府大都督更需要助力,咱们这时更需要旗杆分明的站好位置!”
“是!”
陈天祥很快记录完毕,等他继续吩咐。
李汉这时也累了,不过精神却很好,微微揉了揉额上太阳穴,低声像是在与他说话,又好似在喃喃自语一般:“所有提前能做的布置,可以用出的手段我都用出来了,剩下的便是坚持了……看谁先坚守不住宣布投降!”
……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情报司
天色已经很晚了,不过应城这边李东来却一直都没休息,他还在等待。
处理完了今天一天所堆积的情报工作之后,他将汇总的几件需要交给大帅批示的文件整理完毕,然后命人送去电报处,拍发到应山县城的战时临时指挥部去。
跟在李汉身边有段时日了,如今他也算的是对他的性格比较了解了。因此猜到了,方才递过去的几份文件,大帅多半会很快处理完,然后命人将回电拍来。
因此,即便今天的公务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他还需要再等待一阵。
夜已经深了,自确定了清军即将南下的消息以后,他已经好几日都没能好好休息一下了。随着情况的变化,情报司如今所需要处理的事务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很多都是有关鄂中军政府所掌握的五府内各处传来的信息,情报司所掌握的一些武昌、清军以及宜昌那边派过来的探子的活动跟资料,情报司外派人员所刺探到的情报、甚至打听到的一些风声,全都被情报司外派到各地的人员一点一点的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各种秘密途径,传回应城总部,经过瓦选之后,再由总部工作人员将整理好的情报交给他,由他转递给李汉!
也许是对于这个对他来说还比较陌生,无法完全融入的清末乱世的恐惧。李汉表现的明显对于他麾下的几员大将并不是完全信任,反倒是对他出身的情报机构更青睐一些。因此不仅情报司在他的示意下,在他麾下的各位领军大将身边都或多或少的安置了些耳目。
并且在他的多次插手之下,甚至亲自根据后世国内几大情报的组成为情报司搭建了一个框架,并先后五次向情报司拨发了高达三十万两的白银的经费之后,这个才方组建的情报司已经逐渐显露出了一丝霸道,如今即便是在地里、情报来源等多处首先的情况下,情报司已经能够做到仅比湖北军政府的高侦科(高等侦查科简称‘高侦科’)稍慢一筹获得国内其余地区情报信息,至于省内的信息,情报司完全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将情报送到李汉的手中。
并且,情报司还拥有直属的无线电通讯器,跟直属的刺杀部门。
情报司在一点点的发展壮大,如今虽说因为前段时间的武昌之变,导致鄂中在武昌的耳目基本上被扫空,短时间之内为免引起高侦科的反击,退出了三镇。
不过,现在军政府跟军务部长孙武、大都督黎元洪走近,而这两方也的确有意拉拢现在羽翼渐丰的李汉,因此,短时间之内三方之间只要不闹翻,对于武昌那边的情报,军政府完全能够在事后得到风声。
当然,完全李东来根本不会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事实上,他如今正准备派人潜入处于清军重兵把守之下的麻城,在那里直接建立情报点,收集清军情报,并且为军政府然后的军事先行布置;不仅如此,情报司还在汉川重新组建了一个情报点,专门负责收集有关武昌那边两军战事的站点,并未完全放弃对湖北军政府的情报刺探。
可以说,在李东来的领导之下,情报司当真未辜负李汉跟军政府对它的期望,在许多事务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情报司如今勉强有了一丝庞然大物的气势,如今共设有七科五处,协力捍卫鄂中军政府的统治,不,准确说是李汉对于鄂中军政府的掌控!
七科之第一科(机要科)主管军政府如今李汉亲自出手编制的五套通讯密码,并负责相关密码类文件的处理。这一科常驻应城总部,目前只有五人,均是出自李汉从武昌出走时带走的测绘学堂的学生兵之中。别看这一科人数最少,并且军政府每日要处理的密码文件几乎等同于无,实际只有战时或处理国内重大紧急事务时才会有些忙碌。但是他们寻常还要肩负编制建议中文密码、甚至英文、阿拉伯数字密码的任务,因此活计算起来却是七科之中最耗脑力的一个。
七科之第二科(信息处理科)主管其他各科送来之情报验证、处理。与第一科一样,这一科常驻应城总部,目前工作人员有七人。
七科之第三科(政务分析处)原情报司第一科,主管武昌三镇清军、湖北军政府军政情报刺探,政治政策分析汇总,总部虽在应城,但是主要人员都在武昌三镇,在前番的武昌之变中损失惨重,原有人员共十七人,目前怀疑本科人员全部暴露,第三批征召的情报人员还在训练之中,目前已经确定有二十人将被划入政务分析科之中,正处于重新组建之中。
七科之第四科(国内军情科)主管临近各省甚至全国各处、各地的情报搜集,是最苦最累也是危险性最高,并且李汉要求最高的一个,目前共计有二十一人为其服务,其中超过十五人被派往各处,不在省内!
七科之第五科(战时情报收集科)因为战事已起的原因,暂时主管临近湖北的河南省清军情报收集,目前除了应城总部之外,已经在河南省信阳、南阳、洛阳三地成功搭建了情报收集点,共有二十九员情报人员,第三批征召的情报人员还在训练之中,目前已经确定有三十人将被划入战时情报收集科之中,外派人员高达二十一人,并有其他科室人员一同工作,是近段时间来最忙碌的一个。
七科之第六科(本部情报刺探科)主管鄂中军政府已掌握之五府内情报收集,目前也兼顾宜昌、恩施等地的情报刺探工作,人员共有十三人,本部留住四人,其余全部外派中。
七科之第七科,也是情报司七科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反间谍情报科)主管反间谍情报搜集,已经暴露的各势力派驻的探子的跟监、侦查、逮捕、策反、刑讯等,目前共有四十四人,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而情报司除了这七科之外,还有五个分处独立之外。即情报司专属的‘电报处’(接受密码电报)、情报司专属的‘特别财务处’(负责贿赂、策反敌对势力官员,收买、发展情报人员)、地理地图绘制处(负责绘制详细的省内、甚至全国军事、地理地图)、特别警戒处(负责军政府革命军几位将领的安全,并安插耳目)以及实力最强的‘军务行动处’(专门负责直接暗杀或危险接触类任务,以及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类的任务,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而情报司除了这七科之外,还有五个分处独立之外。即情报司专属的‘电报处’(接受密码电报)、情报司专属的‘特别财务处’(负责贿赂、策反敌对势力官员,收买、发展情报人员)、地理地图绘制处(负责绘制详细的省内、甚至全国军事、地理地图)、特别警戒处(负责军政府革命军几位将领的安全,并安插耳目)以及实力最强的‘军务行动处’(专门负责直接暗杀或危险接触类任务,以及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类的任务,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可以说,如今情报司能够在短短不足一月内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再到如今各类工作人员合计四百余人,虽有李汉跟军政府不计其数的资源倾斜,但是里面若是没有李东来的领导,断难出现如今的这般威势!
眼神落在桌面上摆放着的剩下几份文件,李东来眉头微微皱起来。这几份情报是他特意留下来的,都是情报司从各处发回来的。战前李汉曾经要他留守应城,并允诺他在自己走后可以便宜行事,不过因为牵扯的事情比较多,他虽然都处理了一遍,也只是初稿,还要斟酌一番。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七十章 暗争施南府
“鄂西那边最近局势有些不稳,施南府才方举义两天就闹腾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