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盗窃集团上(1 / 2)

加入书签

秦学兵拿起黑不溜秋的东西,仔细一看,不难发现是貔貅的雕刻,且材料是玉质,为和田墨玉。

“哥,你是怎么知道这里边会有东西?”秦晓晓愈加看不透这位大哥,白瓷包裹得严严实实地,肉眼根本就看不穿。

秦学兵原本也以为是白瓷产生感应,可拿起白瓷,输入元气之后才发现产生感应的根本就不是白瓷,而是白瓷里边的东西。不过这些自然不能告诉秦晓晓,于是便找了个借口,说道:“主要是重量不对,拿在手里感觉不一样,所以我就认为里边有其它东西。你想,东西原本的主人需要用这种方法藏东西,那会是寻常物件吗?”

秦晓晓恍然大悟,没想到秦学兵能注意到这些细节,不由更加佩服:“哥,你够厉害的,怪不得能连连捡漏。”

“这叫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这件东西可不简单,是最顶级的和田墨玉。”秦学兵生怕秦晓晓追问到底,赶紧岔开话题,用玉貔貅吸引秦晓晓的注意力。

东汉文学家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

从中可以看出,顶级的墨玉是可以和羊脂玉相提并论的,在市场上,其价值虽然比不得羊脂玉,但也相差不远。当然,前提是最顶级的墨玉,就像这件玉貔貅,乌黑发亮,就像是上好的油漆刷过一样。

当然,在市场上最珍贵的也不是羊脂玉,而是黄玉。王逸的《玉论》中提到,黑者时有,黄赤者绝无,正因为黄玉稀少,加之色泽的独特姓,使其身价在玉石交易市场中长期走高,顶级黄玉的价格比羊脂玉还要高出一筹。

至于红玉,王逸就认为玉分赤、白、青、黑四色,以赤为上,可惜的是,顶级红玉早就已经消失灭绝了,只有相关文献还有记载,成了传说。

“最关键是,你看这个款,子分。”秦学兵笑了起来,这件玉貔貅不但是顶级墨玉,还是名家之手。

秦学兵也是因为看过陆子冈的白玉茶壶之后才查了一些各个朝代玉雕大师的资料,子分是明末玉雕大师刘谂的字,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在市场上也极为走俏。

“那这件玉貔貅的市场价值?”秦晓晓毕竟不是古玩圈子里的人,相对而言,市场价值更能让她体会玉貔貅的价值。

“这件玉貔貅应该有一两多,再加上刘谂的雕工,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三四百万应该不成问题。”秦学兵保守估计,毕竟只是小把件,且刘谂也不像陆子冈那样出名。

“收藏,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秦晓晓吐了吐舌头,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这离她原来的生活太遥远了。

“这话你可就说错了,富有富的收藏方法,穷有穷的收藏方法,收藏享受的是其中的乐趣。当然,把收藏当做投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眼力不够,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秦学兵在潘家园捡漏的故事听得多了,但因为收藏跳楼自杀的故事也没少听。

“走吧,回家把铜钱筛选一下,看看会不会有所收获。”秦学兵觉得已经没必要再走下去,送给古老的礼物就是这件玉貔貅。

首先,玉有内涵,是五千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人心目象征着美好与高尚,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其次,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华夏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最后,这是顶级墨玉,名家手工,够分量,用来送给长辈再合适不过。

“老钟,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快要入库了?”黄教授心里痒痒地,恨不得早点把翡翠棺材送进故宫博物院,然后拿着另一张藏宝图,开启另一段寻宝之旅。

“老黄,你着什么急,再把瓷器推出去,然后再送进博物院,举办展览。”钟院长一点都不着急,现在外边传得闹哄哄的,可还没把观众的胃口吊足,完全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而且,因为宝藏的影响,哪怕翡翠棺材还没有入库,故宫博物院的人流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古玩爱好者,打着学好知识才能淘宝的口号,每天都在博物院里转悠。所以,钟院长也乐得让这种情况持续得更久一些。

“另外,这张藏宝图你们能破解吗?”钟院长也很头疼,承诺给秦学兵的百分之六大多数还是要故宫博物院这边出,博物院也要因此缩进财根,只需要等翡翠棺材入库时,能带动人流量,多赚一些门票。

“破解个屁,除了那小子,就没人能看得懂。”黄教授翻起白眼,这可是天星风水图,比一般的风水图还难破解,当今世上,也只有奇门中人才能破解,且还必须是精通这一块的奇门中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