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郓州!

刘沆心里咯噔一跳,想到柳永在那儿,心情不太妙。

接着儿子给他一介绍,刘沆表情已经麻木了,默然收下儿子的一片孝心。

刘沆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柳永过的逍遥生活,就有人来传信说“晏公去了”。

刘沆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晏公指的是晏殊,只比他年长四岁,今年不过六十有五。

与此同时,同一个消息已经在京城各户人家传开了,连宫中也得了消息。

官家对晏殊的感情很复杂,晏殊十五岁以神童之名闻知朝野,是真宗皇帝留给他的股肱之臣。

他对晏殊一直十分倚重,只是后来知道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传言,官家对晏殊的感情便微妙起来。

当今官家的身世,就是后世广为人知的“狸猫换太子”。事实上刘太后并非故事中那么阴狠毒辣,而是个颇有智慧的妇人,因自己无嗣而安排李姓宫人生下官家。

官家出生后刘太后亲自抚养他长大成人,因着官家十三岁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临终时才还政于官家。

刘太后去世后,才有人陆陆续续地敢在官家面前提起官家的身世,并暗指晏殊知道真相却从不告知官家。

自那以后,官家便对晏殊颇有不满。

晏殊回京半年,入冬后一直卧病在床,官家始终没去晏殊宅邸视疾。

乍然听到噩耗,官家心中极后悔没去看望病中的晏殊,把自己关在书房许久,让人通知下去,到时他将亲自去祭奠晏殊,并且罢朝两天哀悼晏殊的亡故。

官家安排完了,又想起欧阳修乃是晏殊门生,便命人将欧阳修召来叮嘱一番,让欧阳修为晏殊撰写神道碑。

欧阳修也第一时间听到了消息。

他与晏公确实有师生之谊,只是两人观念、想法大不相同,这几年已有些疏远。

于公,晏公是个手段圆融、处事周全之人,他却是个愣头青,在朝堂上横冲直撞,干过不少得罪人的事;于私,晏公厌俗崇雅,宴请多以赏雪赏花赏诗文为乐,他则好酒好俗乐。

庆历年间,晏公举荐他为谏官。他在晏公宴上作赋雪诗一首,写了句“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扫了许多人的兴致,晏公亦认为他在暗讽他只顾享乐、不顾边关将士。

庆历新政失败,有人弹劾韩琦、富弼、范仲淹等人结党,他写《朋党论》替范仲淹等人辩驳,招致许多人不满。

晏公也力主将他这个总爱上书言事的谏官外放。

而因着这事,晏公又遭受台谏弹劾,就此罢相。

至此,他们师生之间越发疏离,最终只剩冷淡与客套。

猛地听到晏公病故,欧阳修心中自是百味交集,不知作何感受才好。

此时官家命人来召见,欧阳修来不及多想,收拾好心情去觐见。

京城里的消息本没那么快传到青州,可王雱与书坊关系近,书坊那边得了消息第一时间传到王雱耳里。

王雱才过了个轻松年,听到“晏公去世”这样的消息还愣了愣,一时没领会这话的意思。

等细细问了,王雱才知道这说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

晏殊庆历年间就外放了,还放得有些远,王雱无缘得见。他忙把这消息带去给王安石。

王安石一听,也有些反应不过来,毕竟晏殊比范仲淹他们还要年轻一些。

王雱说:“听说是从去年开始就重病缠身。”

王安石给王雱说了些晏殊的事,晏殊与王安石其实是同乡,在这时候同乡也算是天然盟友关系。

王安石中进士后去拜见当时身居高位的晏殊,晏殊给过王安石一句忠告:“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意思是你能容下别人,别人才能容下你。

晏殊身为宰辅不教他如何造福百姓,却教他明哲保身之道,王安石认为自己与晏殊志不同道不合,此后便未再与晏殊往来。

王安石对王雱道:“算起来,你范爷爷当初还曾蒙受晏公举荐,我们得去把这消息告诉你范爷爷。”

王雱于是又和王安石一道去了范仲淹家。

范仲淹听到晏殊病故,神色有些木然,到了他这个年纪,陆陆续续便会听到许多这样的消息。

见范仲淹不愿多言,王雱和王安石对视一眼,一并离开了。

范仲淹到夜深才躺到床上歇下,脑海里回放着过去种种。

当年他初入官场,蒙晏公举荐,得以受朝廷重用。结果他在刘太后手握大权、垂帘听政之时,上书要求刘太后还政于官家。

当时晏公把他叫去,指斥他行事轻狂、贪图虚名,他自知可能连累举荐人,连连自辨。

到后来,晏公仕途平坦、步步高升,他仕途几度起落,兜兜转转到庆历年间才跻身宰执之位、得以主持新政。

只可惜晏公庆历年间虽身居宰相之位,对新政却并不热衷,新政失败后还一力将支持新政的门生欧阳修外放滁州,以此明哲保身。

可哪怕享用了一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终归还是躲不过生老病死。

范仲淹叹了口气,辗转反侧,到三更天才终于入睡。

这时候已是冬末春初,冰雪消融,万物重获新生。

第二日王雱一早去寻范仲淹,范仲淹看起来已好多了,只是不大想动弹,叫王雱弹首曲子给他听。

王雱见范仲淹心情不佳,便把琴抱出来,弹了首新曲子给范仲淹听,不是什么古曲,是他自己写的,曲意正好应景:湖面冰雪初融,变成薄薄一片冰镜,阳光往下照去,照暖了底下的冰凉湖水,鱼儿们聚集在这温暖的冰面之下欢快地游动着,等冰破雪消,更是直接跃出湖面,贪婪地呼吸着一拥而入的新鲜空气。

范仲淹静静地听着这欢腾逗趣的曲子,眼前也渐渐有了冰消鱼跃的景象。他看向给他弹新曲子的王雱,又看看搬出小马扎坐在琴前听得认真的小儿子和王雱的妹妹,恍然明白王雱的意思。

如今的朝廷就如经冬久寒,积弊无数。可寒冰再厚,经冬也会化去。也许在严冬之中会有人不理解、会有人选择分道扬镳、会有人嘲笑那些努力改变的人愚蠢,但更多的人都在期盼着破冰之日到来。

到那时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天下能人皆能一展所长,天下良材尽为朝廷所用。

即便他们看不到那一天到来,眼前这些年轻的孩子也会看到。

范仲淹心中郁气全消,打发走王雱几人,提笔写祭文遥祭晏殊。

入春后,京城来了道旨意,是官家有感于晏殊病逝,关怀范仲淹的身体,希望范仲淹归京荣养。

范仲淹这一年来已不甚理事,自觉自己尸位素餐,便决定收拾收拾回京去当个闲官闲度致仕前的最后几年。

范仲淹这次回去,还准备打包两个人:一个是他儿子范纯礼,眨眼间范纯礼也二十出头了,得回京考个试试试水平了;另一个,则是王雱。

王雱这一年跟着王安石到处跑,该见识的见识了,该学习的也学习了,范仲淹和王安石商量过后,准备把王雱带到京城去,让他考进国子监读书。

王雱现在不缺聪明、不缺才学、更不缺见识,但是他总喜欢躲在别人背后偷闲,缺少真正的磨砺,也缺少真正的良朋益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