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梁珩将账本抢入手, 亮出了身份御印来, 所有人都跪下了。

梁珩收起御印, 沉着声, 看着那些一车一车的粮食。

那粮官只觉一股凉风直往自己脖子钻, 旁边有人见情况不对, 连忙跑去州牧府通知罗昶。

梁珩出声让那些百姓起来。

那些商户百姓们, 惊疑地看着梁珩,他们现在不关心这看着不像官员的人是谁,他们只想知道, 自己这被迫被借的粮食,可否还能还回来。

商户也就算了,这些不过是家中的一些储备粮食, 而对挤满了大门前空地的百姓来说, 这些是他们一年的口粮。

梁珩让段续上前来看着,自己进了粮仓去。

梁珩走进第一间粮库, 就见里面的地窖, 已经半空了, 上面那层粮食已经被挖空, 露出底下略有些腐烂的粮食来。

梁珩连走了几间粮库, 情况都是如此。

梁珩走出大门来,外面的百姓还在殷殷切切地看着他。不知道梁珩的出现, 会不会影响他们拿回自己的粮食。

“说吧,这怎么回事?”梁珩还是朝地上的粮官问道。

事至如此, 狡辩已经没有意义, 这御史肯定是有所怀疑,才会杀了回马枪。

那粮官战战兢兢地将事情说了。

原来从梁珩他们出京起,四州的州牧都得了信。本来也想像以前那样,御史们也不会挖出粮食查验,企图蒙混过关。

但没想到梁珩竟然想到了用竹子查验。

除了李肃不知情,另外两州州牧就急了。和当时王厢的借粮主意一样,其他两州州牧立即就实行了。

州牧说借粮,那些商户都要仰仗州牧的鼻息,自然是不同意也同意了。而百姓们,则十分不愿,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百姓的命。这州牧说借粮,谁知道他到底还不还?

最后还是威胁恐吓,才让临近镇的百姓借了粮。

梁珩等人一路来,在路上耽搁挺久,等他们到达的时候,两个州早就将粮仓的空缺补上了。

只是怕梁珩等御史到达时,百姓若是议论这件事会被他们听到,于是那两天,城外的百姓便被禁止进城,城里的百姓,州牧府也贴出了通告,尽量不要出门,不得议论借粮一事,否则定罪云云。

故以,梁珩等人进城的时候,才会看到冷冷清清的耀州城。

罗昶最终都没有走出州牧府去见梁珩,为自己狡辩一二。

而这些借来的粮食,自然要还给百姓啊。梁珩让那官吏按着账本上的数目给百姓还回去。

但是,百姓被迫借的粮食都是当年的新粮,而这些粮官先给商户乡绅们还了粮,剩下的都是陈粮了,有的甚至是好几年的粮食。

一个百姓带头责问,其他原本不敢多言打算忍气吞声的百姓也跟着责问起来,场面一下失控起来。

梁珩站在一旁,没有说话,这事不归他管,且他现在也管不了。

那粮官看了一眼梁珩,见他没有什么表示,就明白这御史不会管这件事了。

可粮食已经给那些商户拉走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底下的陈粮。

当然这也是他们故意的,那些商户乡绅出了粮食的大头,所以还粮的时候,自然也要紧着他们先还了。若是没有这侍御史在这,他们肯定会吓唬几下这些百姓,保准他们不敢再吭声,这也是一早就想好了的。

可现在这侍御史站在旁边看着呢,现在已经活罪难逃了,再惹这侍御史不高兴,只怕他回京再多添几句,只怕他们死罪也不可免了。

粮官焦头烂额的,连忙叫人去请罗昶过来。

罗昶没有过来,倒是让人去和那些拉走粮食的商户商量,将他们拉回去的粮食买下来,还给百姓了。

梁珩见这事处理完毕,带着段续,拿着账本就出了城。

段续略落后两步,走在梁珩后面。

梁珩一路都在想事情,没有说话。

梁珩还没有上京到任前,上至二品宰相,下至九流小吏,都已经听过梁珩的名字了。

一是梁珩刚到江宁赴任,就捅破了天,朝中十余员官员,间接因为梁珩而落马。二是梁珩发现天黍的事,让他名震朝野。三是御史大夫徐恪,竟然会开口向皇上要人。

段续一直对梁珩很好奇,可梁珩上任之后,并没有做出什么刺头事情。他听说当时三省的尚书还曾为梁珩去哪省而特意在政事堂讨论过,当然都不是要人的,都想将这个刺头踢出去。

所以梁珩一到任,表面上没人关注他,但其实众人都憋了一口气,想看看这梁珩进京后,到底能翻出多大浪花。

段续看着信步走在前面的梁珩,他很年轻,这毋庸置疑,他甚至是从五品的高官里最年轻的了。

这次江淮出行,皇上让年轻的,在御史台里毫无资历的梁珩领头,其实很多御史是不满的。在朝堂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信服,一是资历,二是背景。这两样,梁珩都没有。

段续心情复杂,他在梁珩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满腔热血,他也曾梦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手握大权的重臣,进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名臣。然而熬了这么些年,他依然只是小小的八品监察御史。他和梁珩到底差在哪呢?运气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