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扫货开始(1 / 2)

加入书签

@@@@@@整齐的军队方阵和钢铁洪流的背景下,38岁的杨秋在国会大厦内宣誓继任民国第二任正式总统。

接下来的几周是忙碌的,新总理,内阁名单最终拟定,国会审阅等等,连北京城内的交通压力都骤增几倍。几天后,杨秋正式任命王正廷为自己的首任总理,任命胡惟德为国会议长,汪兆铭为副议长,任命黄远生为独立大法官。

紧接着,新任总理王正廷也向总统府和国会提交了最终的内阁名单。

外交部长顾维钧(副外长施肇基)、国防部长宋子清、总参谋长岳鹏、司法部长慕容翰、教育部长蔡元培、民政部长张文景、财政部长徐秀钧、央行行长贝祖贻、工商部长阎锡山、邮电部长杨度、交通部长蔡公时、农业部长董用威、水利部长廖仲恺、卫生部长郑毓秀。

从名单看依然老面孔居多,可见杨秋还不想一上台就大动干戈。除民党外最出人意料的是,本来已经递交辞呈的张文景最终被挽留出任民政部长。财政部则由徐秀钧接任,立下赫赫功劳的贝祖贻接任央行行长。最大亮点则是出现了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部长,卫生部长郑毓秀。

郑毓秀可谓是传奇女子,曾经追随过的孙逸仙,还曾是民党内部头号女刺客。但杨秋和国社崛起西南,大搞工业和技术,短短几年就打败日本、参加欧战还打败德国,并在巴黎和会上一举奠定国家地位等事迹深深震动了她,让她明白救国救民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所以留学归来后毅然登报公开退出民主党转投国社。之后又加入培德夫人的女权活动中心,利用所学帮助很多姐妹同胞打赢官司。最后她遇见了同样受培德夫人邀请参加女权活动的苗洛,最终慢慢步入国社核心。

除了部长们外,杨秋还对军队和一些重要部门进行了调整。

萧安国因晋升上将辞去全部职位,由小仓山一战成名的国防军骑兵领袖,原121混成师师长安国梁中将接任国民警卫队司令职位。陆军司令也有由秦章书接任,参谋长张孝准,副参谋长和战区司令分别为张廷辅、石小楼、蒋作宾、吴佩孚、徐树铮、尹昌衡、李烈钧、张作霖共八人。空军司令薛慕华,参谋长余磊。海军变化较大,程璧光晋升上将出任海军部部长,第一舰队(北洋舰队)司令由海军五虎之一的陈绍宽接任,王光雄也晋升上将出任海军部副部长,原南洋舰队参谋长张彩出任第二舰队(南洋舰队)司令、秉文出任副司令兼参谋长。

战略情报局局长陈浩辉、国家安全局局长吴锐、副局长戴雨农、军情局局长萧靳云、前国家安全局局长方瑞改任西北军管局局长,国防大学校长依旧是蒋方震,警察总长由陈宦接任。

国社党执委也发生很大变化,几位老执委纷纷退任后,经由全国党代表大会公选,徐秀钧、蔡公时、郑毓秀等人出任新一届执委,贝祖贻获得后补资格,同时陈果夫成为新任国社党书记、总统府办公室秘书长,杨秋继续任党主席一职。

新政府还需要时间磨合,杨秋也没有立刻动手梳理国内经济问题,他在等国退民进行动和民营资本兼并潮结束,所以利用这个时间他先会晤前来出席典礼的莫托洛夫和叶戈罗夫,首次就中苏建交进行了秘密磋商。

虽然阅兵式上拿出的新式武器有限,但国防军整齐方阵还是给各国外表留下了很深印象,所以当杨秋正式提出建交可能性后,莫斯科开始认真考虑对华建交。

办完这些事情后,杨秋前往河南视察灾情。应该说1930年真不是个好年份,5月初黄河决堤造成近300万人受灾后,6月初淮河又爆发水灾,两淮数十万农户庄稼受损。就在民政部国家紧急情况办公室和农业部积极调拨粮食救灾时,东北又出现大旱情,辽河地区几个月滴雨不下,河道干枯,连军方都奉命出动调拨抽水机和发电机,开挖深井加入紧张地抗旱行动中。

杨秋也没想到灾害会如此严重,不得不推迟访美行程,让阎锡山带队先组织国内工商代表团先行赴美考察。

对此,迫切希望借访问重开中美贸易,挽救经济的胡佛也很无奈,不得不暂时把对苏出口放在第一位,希望利用以前打下关系,积极扩大对苏出口以挽回经济继续下滑的势头。

正值夏季,美国上空弥漫着腐臭气息,哈德逊河上屡见不鲜的猪牛腐尸提醒人们,这个国家正遭受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农业受到的冲击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农场主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产出竟然收不回成本后,干脆将猪牛宰杀抛进河里,牛奶被倒掉,小麦和玉米也烂在地里不去收割,因为大家买不起汽油去开动联合收割机。

农业荒废、公司破产、机器停转,海运停顿。东海岸堆满了等待出售机器设备,船主们拉住每位买主,甚至船台上很多本该交付的船只被迫停工。随着英美法中等主要进口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后,美国,就像一个泥足深陷的巨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庞大身躯陷入泥潭,看着瘟疫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破产行列,工人们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救济所每天都被挤满,即使再普通的工作岗位都会引发数百甚至数千人哄抢,甚至出现为了当上消防员故意纵火这种啼笑皆非的事情。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破产行列,断尾求生已经成了唯一选择,银行为收回贷款将大量抵押挂上廉价标签,但这是谁愿意买机器呢?连福特公司都开工不足。

“看,这是个杰作!1万5千吨,散货卡车连火车都可以塞进去,一次可以运送6千吨货物。才下水3年,只需要200万美元。”

“看看我的,2万吨,下水2年,250万你就可以立刻开走。”

“90万!1万吨。”

“买我的吧,我的水手可以免费把船开到圣彼得堡。”

切萨皮克湾纽波特港内,数百艘海轮猬集成群。这波经济危机中,海运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没有出口就没有海运,跑一次英国甚至连油料钱都收不回的尴尬,让船东们恨不能将船队凿沉!为尽早出售这些船只,海运业主和经纪人全都跑到这个造船业最发达的城市,渐渐形成了北美最大的二手船市。

当大家眼睁睁看着船只生锈时,苏联采购人员的抵达立刻引发最强烈的欢迎,他们刚下车就被经纪人和私人船东包围。

内战让沙皇时代留下的船运业遭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船东在苏联建国前都带着自己的船移民,导致全国连像样的万吨轮都凑不出几艘,海运几乎被其它国家的船运公司垄断。这是斯大林不可容忍的,但国内造船业迟迟不能恢复,无法自建大型船只,所以就准备购买造船厂和二手货轮。

本来古比雪夫想洽谈整体打包白星等大航运公司的船队,但这些船队背后都是超级财团,他们是不可能解体出售的,最后只能让代表团中的海运部长科尼采夫来这里,准备先挑些情况较好的买回去应急。

庞大的待售船队让科尼采夫和几位官员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恨不能全部打包带回去。但全买走是不可能的,因为苏联缺乏足够的硬通货和外汇,黄金储备也极为有限,必须优先用于其它重要行业,所以他们只能挑选一些情况较好的船。

那艘才下水三年,1万五千吨的海轮被挑中了,但科尼采夫是个精明的家伙,装出不在意的模样用夹生英语结结巴巴竖起手指:“150万。”

“不不,这是艘好船,必须200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