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四六章 新四马联孙(2 / 2)

加入书签

宋哲元又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装备所的规矩,本来想用轮替的方式来多争取点时间的,实在不行,就用冒名充额的方式,怎么知道装备所有特殊仪器能检测筛选,受过训的人都不可能重复。唉!察哈尔树比人多,连公马都比男人多,我们去哪徵兵?」

总参议萧振瀛这时适时的建议:「全部察哈尔也有二百万人,我们只缺个两万人,总能招到兵,不行的话,和张少帅打个招呼,我们到河北去招,这次热河大捷,据说东北军招到都满出来,淘汰了不少人,怎么也能弄到万儿八千的拐瓜劣枣来充数。」

宋哲元眼睛一亮,拍了一下大腿:「这是个好办法,听说装备所医疗技术很好,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管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身体,只要是人,没缺胳膊缺腿的就好!好!我得赶紧给少帅打电话。」

另一伙不开心的人则在广元,红四方面军临时指挥部。

「碰!」的一声,徐向前重重拍了桌子吼道:「张国熹,你这是背离党中央,自绝于人民的作法。放着党中央被困在贵州不去援救,还要向西北和盛世才会合。」

张国熹不甘示弱也拍了桌子回呛:「我们好不容易逃出鄂豫皖包围圈,接受了莫斯科的空投,才扩张到目前的局面。现在看起来局势大好,但是你知道后勤补给剩多少吗?人越多,枪枝弹药粮食就越吃紧。现在盛世才陈兵五万在新陇边境,我们只要打通河西走廊,就能退到新疆和盛世才合兵一处,随后即能得到莫斯科红军的援助。到时,再打回来拯救党中央,难道不行吗?」

徐向前冷哼一声:「哼!那也要党中央还有人剩下!」

「你以为我们打到贵州去,就会剩比较多人吗?我们打通河西走廊就是为了保存党的火种。」张国熹忍不住针锋相对。

「你终于老实说出你的意图了,你这是要另立党中央!」徐向前再度提高音量。

「你们俩别吵了,我认为你们俩都不对,我们应该接受共產国际的指导,向北,打穿寧夏、绥远这条路,到外蒙接受整补。这是共產国际给我们的指示,这难道不比党中央、比盛世才那个半吊子党性的军阀来得正确吗?」陈昌浩一向是王明这派共產国际指导派的信徒,虽然王明已经被整肃,列为教条主义分子,但陈昌浩仍时常找机会希望能获得共產国际的指导。「闭嘴!你这个教条主义者!」难得张国熹和徐向前意见一致的对陈昌浩大吼。

甘肃方面,就在国府名义上的各种势力正在整合的时刻,红四方面军的三巨头却对未来进军路线有了截然不同的三种看法,唯一相同的意见那就是:「他们一致认为继续待在川陕这一带,势必会被国府剿灭。」只是目前三方各自坚持主见,争执不下。本来对他们有利的时间,正在一分一秒的溜走。最后,徐向前的老战友李先念、程世才两人走进会议室,才打破了三人的僵局。

李先念最先开口说:「不行!老徐,你让我迂回哪个方向都不行,向南,何健堵在鄂湘之间,而且正在向陕南靠近;向西南,胡宗南的机械化第一军加上杨森残部联合挡住了去路,我们怎么样都绕不到贵州。」程世才点点头,表示同意李先念的意见。张国熹一听,就知道徐向前没有经过集体决议,偷偷派了自己的亲信去探路了,不过结果既然是这样,他也就不担心徐向前丢下自己,自己带着部队离开了,于是他露出胜利的微笑看着徐向前。

徐向前虽然感到不甘,也感受到张国熹的幸灾乐祸,但毕竟他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军事素养塑造成的理智让他不可能带着所有人去送死。只好无奈的叹口气说:「好吧!看来只能向北或向西北了,我们先来看看地图吧。」说完也不管其他人,和李先念、程世才三人非常有默契地走向摊着西北地图的桌子前面。张国熹和陈昌浩两人反应过来,随后也围过来。

由于材料有限,这张地图其实就是简易的沙盘,上面插满红、蓝两色纸做的小旗子,代表着国共双方,还有一些白色的小旗子,代表会放水的中立军阀。比方说,目前陕西西安方向就插了一堆小白旗。

「目前东北军的杨虎城和我们有着秘密协议,他愿意放开一条线让我们走,但他希望我们离开陕西腹地,到绥远、察哈尔或外蒙。我个人的意见是至少要在中国的地盘上留块地,不然我们就不能叫中国共產党,得改名叫蒙古共產党。」徐向前这样说是因为无论他自己或张国熹,还是陈昌浩,他们这些共產党员都一致接受当前蒙古事实独立的现实,毕竟这是共產国际的指导的。不过他们乐观的认为等到无產阶级革命成功,蒙古未来就会像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一样,以苏维埃共和国加盟的模式重新加入中华苏维埃联邦,毕竟蒙古现在没有加入苏联,不是吗?

「不过,现在孙殿英的机械化师在绥远,根据绥远的情报员传回来得消息,在山东换装的29军38师也将调入绥远,以防备外蒙的十万大军。所以即使我们能通过陕西边境,到了绥远也会踢到铁板。」主导情报单位的张国熹一开始就给陈昌浩主张的计画泼冷水。

「那看来往北不大可行,绥远的地形适合装甲作战,我们连马都很少,根本无法摆脱追击。」刚刚都没说什么话的程世才终于开口,而且一针见血,一下就让陈昌浩的乐观主义一枪毙命。看着其他人都点了头,陈昌浩臭着脸,打算接下来什么意见都不说了。

「往西北,目前孙殿英在绥远地界磨菇,鲁大昌龟缩在陇南县城,天水目前门户大开,正是我们狂衝猛进的好时机。兰州的朱绍良只有两个团的保安队,我们一个衝锋就能打通河西走廊。」张国熹兴高采烈的说着自己的计画。

没想到换李先念打他一个棒槌:「不可能,先不说天水是不是陷阱,兰州不是只有朱绍良,城外还有马鸿宾的35师,这个师都是骑兵,我们携家带眷的大举转进,不会是骑兵的对手。何况西北马家军是一体的,很难说青海马步青、马步芳会不会增援,还有别忘了寧夏王马鸿逵,打硬仗,他可能不肯,但背后下黑手,堵住我们的后路,我看他应该是挺乐意的。我个人的意见是发挥我党山区游击的优良传统,走陇南山区一线,避开骑兵主力,搂草打兔子,顺道将鲁大昌收拾了,他在陇南收刮多年,我们在粮草方面可能收穫不小。」徐向前点点头,表示同意李先念的想法,然后补充一句:「为了避免万一,我们分为三个梯队,先念、昌浩你们率五万主力直扑陇南县城,我和世才带着一万五千人沿天水地界,保障你们右翼的安全,国熹则带着家眷和剩下一万五千士兵殿后,万一有状况,用狼烟示警,国熹还能护着家眷转进。对了!昌浩,你向共產国际通报我们的行动,希望他们再空投一些弹药补给过来,最好能多几门迫击砲。」

虽然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不过一样是往西北进发,只在乎结果的张国熹也就不计较过程了。而陈昌浩虽然闹彆扭,但对于大事,他也不敢轻忽,于是他也点点头,表示会想办法。

稍晚,莫斯科为了陈昌浩的电报召开了一场小型的会议,负责总体情报的内务部部长亚果达和负责东亚关係的叶若夫双双被史达林臭骂一顿:「你们俩个是猪脑袋吗?让蒙古出兵?那不是把和满州对峙的国府仇恨拉到我们苏联身上吗?现在是要和中国开战了吗?蠢猪!以后东亚的佈局由贝利亚来负责,其他人都给我滚出去。」

就这样,这场会议最后只剩两个人。史达林再度开口:「你怎么想呢?」贝利亚既兴奋又惶恐地说:「伟大的领袖,我认为透过新疆的盛世才是个好方法,第一,盛世才不是共產党员,他是当地军阀,虽然他申请了加入共產国际和苏联共產党,而不是加入中国共產党,那更表示他只是想向我们示好,而非真正认同共產主义。所以透过他,我们可以摆脱介入中国内政的嫌疑,毕竟中国每个军阀都有外国政府影子,但没有人指謫这些外国政府介入中国内政;

第二,盛世才并不想加入中共那是肯定的,他接受张国熹的邀请前往协助他们脱困,那是他们俩之间的友谊,但我不认为这会让想独揽大权的盛世才和想完全改造中国的中共紧密合作。因此两股势力合流不代表他们会对抗我们,反而会为了争取我们的支持,而隐隐相互对抗。但在国府外部压力下,甚至包括外蒙的压力,他们的对抗不会变成决裂,所以还是能维持一股较强的势力。尤其当前的蒙古是非常排斥中国人的,我认为中共一进入外蒙,应该很快就会爆发蒙古内战。我们需要的就是内斗而不团结、彼此竞相效忠我们,为我们做事的忠狗,而不是一个已经打成一团不受招呼的疯狗。」贝利亚说到这里,史达林已经不断点头,见到贝利亚停下来,史达林抬起右手做个请的动作,让贝利亚继续。

贝利亚受到鼓舞,于是继续大胆地说:「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批准空投一些物资,让这批残存的中共部队抵达新疆,继续为我们效力,是个好方法。毕竟八万人是不错牵制国府或盛世才的不小势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疆建立起隔离带和蒙古连成一气,阻绝我们和中国的正面衝突。而在这群人进入新疆之前,十万蒙古士兵也不要提早撤军,继续在边境保持压力,让国府兵力调动困难,才能更方便中共他们进入新疆。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建议,请领袖指示。」

史达林再度点点头:「很好,就依照你的计划去执行。另外,这件事和泰国行动有没有可以串联的部分?」

贝利亚有点头疼,他知道史达林可能不完全清楚东亚的局势,但他自己又不大知道史达林对侵入中国的底线,只好老实说:「我们泰国行动的地点离中国云南还有很大段距离,中间都是崇山峻岭,而且我们一直没有在中国西南发展过势力,那里一向是英国和法国佬的地盘,所以很难让贵州的中共…。」贝利亚话还没说完,史达林就打断他:「好,我知道了,你刚刚所说的去执行吧。就这样!」

于是在4月17日晚上,贝利亚命令外蒙的苏联空军趁着黑夜再次空投补给了一次弹药,也另外给红四方面军带来了卅门37毫米的铁锹迫击炮。第二天凌晨红四方面军趁着天色才濛濛亮,立刻从广元拔寨向陇南进发。而当天稍晚的早上孙殿英和马鸿逵的大儿子马敦厚联军刚刚进入甘肃地界,青海二马则出了青海地界,正打算在兰州和马鸿宾会师。

又过了两日,4月20日中午,陇南县城里鲁大昌正在大摆宴席,庆祝自己45岁生日,浑然不知中共大军向他的老巢直扑而来。

「师长,兰州急电!」传令兵不顾鲁大昌正在左拥右抱,冒着被臭骂一顿的风险进来打搅鲁大昌,可见这封电报有多紧急。鲁大昌的确有骂爹的念头,他一张嘴,刚骂出「哪个浑球…」四个字,却因为看了电报一眼,立刻停止了骂人的衝动,反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即便掀翻了右手边那位窑姊也没在理会,而是对身边的传令与卫士大吼着:「走!通知所有旅长,去师部。」吼完这几句之后,鲁大昌顺手拿了副官递过来的大盘帽带好,就大步流星地衝出门去。

这家陇南最有名的怡春院,一时间兵荒马乱、鸡飞狗跳,所有14师的高级将领与中低阶军官全部一哄而散。有谁敢比师长慢到,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