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零,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 第25节(2 / 2)

加入书签

她下乡的村子离镇子近,这是原主爸妈和两个哥哥,在她来之前求了关系给她尽量安排的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地方,至少离镇子很近,需要什么也容易买到。

从镇上到县城,也只有二三十里路,坐车的话大概半小时。

想起原主的爸妈以及家人们,孟骄深深地吸了口气。

原文中只提了一句孟娇感染破伤风后去世,两个孩子最后下场凄惨,却并没有交代过她的家人后来怎么样了。

也是,只有三句话描写连出场都不配的一个角色,怎么会交代的那么清楚,人家作者要写的是主角。

现在她继承了原主的身体,自然也要挑起她应有的责任。

不知道原主的父母家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原主从怀上大女儿后,就再也没收到过父母的来信,她寄给家人的信也都被一一退回。

以现在的这个形势,相信他们现在的处境并不乐观。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有三个都是留过学的。

原主爸妈早年都是留学归来的学者,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建筑方面的工程师。

大哥也在国外留过学是专攻物理的,回国后便被安排到研究所,整天忙的不见人影,十天半个月回家一次是常事,有时候为了搞一个研究甚至三五个月都不回家。

二哥是一名j人,一年才能回来探一次亲,有时候遇到正好执行任务的话甚至两三年都见不到。

剩下一个原主,是家里唯一的小女儿,从小被父母和两个哥哥放在手心里宠爱着长大,日子过的无忧无虑,甚至不知人心险恶。

高中刚毕业,就被家人安排她来下乡了。

她虽然不理解,但也知道当时形势正好越来越紧张,家里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否则不会让他们最疼爱的女儿和小妹去乡下受苦。

那时候她妈妈是大学里的教授,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不过学校却已经停课快两年了,要不她也不会没有考大学。还有很多人都受到波及,一些学校的老师甚至还被打成臭老九。

之前原主写给家人的信,也就只有二哥给她回过一封。不过却没有多说,只是交代她要照顾好自己,以后不要再跟家里联系,只要她没事他们就都放心了。

孟骄猜测,原主的父母家人几年都没有音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某些波及,说不定早就被安排到哪个地方下放劳动改造了。

估计他们怕自己会牵连到原主,所以便切断了所有联系,也算是对她的一种保护,毕竟身份敏感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排挤和异样的对待。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疼爱的女儿(小妹)也在受苦,甚至丢掉了性命。

孟骄只希望,原主的父母家人处境不会太艰难,能熬到形势变好的那一天,她会替原主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

她对这个时代的一些了解,也是通过看书知道的,她知道还要好几年这场运动才会结束。

孟骄想着,等忙完自己的事情,是不是要请个探亲假,回去看一看打听一下呢?

……

镇子说大不大,只有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条街。东西街道长约六七百米,南北街道只有三四百米长。

古槐镇虽然不大,却也囊括了镇公社,卫生站,邮电所,国营饭店,供销社,派出所,粮管所,镇公社,镇小学,镇中学,一个小招待所以及两个小厂子。

一个是木器厂,一个就是那天原主救了汪镇长小儿子的地方,铁皮加工厂。

孟骄在街上转悠了一圈,并没有找到派出所。

只好找了个在路边玩耍的小孩,给了一块大白兔奶糖问了下才知道。

原来派出所就在镇公社里面。

一进镇公社的大门,便看到正中间是一条大约五六米宽的路,路的东面有两排整齐的房子,还都是红砖青瓦的房子,每一排大约有十来间的样子。两排房子的后面是个平整的小广场,上面还有人在晾晒粮食。

路的西面是一片开垦出来的菜园,分成大大小小的块,种着各种蔬菜,再往后也是两排房子,看样子是有人居住,应该是公社的家属院。

大门口靠里的左侧有一间不大的小屋子,是门卫室。

从敞开的门可以看到,里面简单的摆着一桌一椅和一张床。门口一侧用石棉瓦搭了个小小的棚子,里面有一个烧水和做饭用的煤球炉子。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正背对着孟骄在炉子前忙活,一转身看到她便问了句干啥的。

孟骄礼貌的喊了声大爷,说自己是来派出所办事的。

门卫大爷点了点头,便让她进去了。

派出所就在东面第一排房子的第一间和第二间,门口上面钉着个刷着白漆的小木牌,一个上面写着镇公社派出所几个黑字,另一个上面写着派出所档案室。

孟骄走过去看了眼,两个房间的门都是铁将军把门,应该还没有到上班时间。

她也没个手表,没法看时间,空间里倒是有,但跟这个时代不符。

看来回头得弄块手表戴,要不然看时间啥的都不方便。

反正等着也是等着,孟骄索性便在公社里转了一圈。

整个公社不算大,占地也就十多亩的样子。

刚转完,便看到姚卫军脚步匆匆的走进公社大门。

孟骄走过去,开门见山问他钱准备好了吗?

姚卫军看了她一眼,才缓缓从口袋里摸出一叠钱递过去。

孟骄不客气的接过来,快速的数了一遍,钱的面值有大有小,不多不少正好九百。

随手装进裤兜里拍了拍。“走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