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境界高下立判(1 / 2)
关羽和赵云的登坛盟誓仪式,做得非常扎实。
不但让河南尹百姓见识了各路诸侯、包括一位前宗正的使者,认可刘备代管玉玺的权力。还在盟誓仪式上巧妙捧哏,把玉玺的发现经过、契机,全部明明白白说清楚。
让军民知道刘备军是因为“掩埋被董卓发掘的皇陵、收敛百姓与宫人死者的尸首火葬、治理灾后瘟疫”,这才天命所归天佑仁善,在收尸治疫的过程中拿到的。
来听故事观礼的数万军民,还人人领到了三天的粥食充饥,让他们可以渡过眼前这阵子难关。
反正缑氏县的存粮还有一些,雒阳官仓里也有杨懿留下来的,关羽赵云走的时候也带不走,剩下都归朱儁那点可怜的兵马吃用,稍微舍粥施恩百姓也施得起。
用不了多久,随着这些百姓逃荒流亡,刘备上洛时“与民秋毫无犯,还帮收殓”的事迹,就能越传越远。
甚至谨慎如赵云,都因为出发之前被李素带坏了,喊出了几句简单通俗易懂的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一时传唱甚广,看了典礼拿了舍粥的流民都学会了怎么唱,唱得因粮于敌的孙坚都有点惭愧了。
虽然真相是:雒阳没东西可抢了,空房子也够住,所以犯不着枉做恶人。
没东西拿,总要把“昨晚好事留名”的宣传工作发挥到极致,这比玉玺还值钱得多。
忙完这一切,大约也到三月中旬了,关羽、赵云就拔营起兵回蜀中。来的时候八千兵力,回程只剩六千多人,这么多硬仗打下来,损失肯定是不小的。
不过因为是跟西凉军打,缴获也不少,来的时候八千人只有三千人有马,回去时六千多人每人都有马,铠甲也升级了一批。
部队人人有马,行程也快了一些,离开雒阳南下三天,就回到南阳郡境内的出发地鲁阳。然后问袁术要了十几天粮草、袁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了,三月下旬,部队到了襄阳,就开始分道。
关羽让徐晃带着汉中太守的本部兵马,三千多人,走上庸道、沿汉水溯流而上,回南郑驻防。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关羽带了玉玺,他本人必须亲自回成都跟刘备交代情况、听取指示。
但他的部队犯不着兜那么大一个圈子,就交给徐晃。而周泰、甘宁都是擅长水战的南方将领,后续或许平定南中还有用武之地,就跟着先回成都。
上庸道经过李素指点、屯田设置装卸点、船闸、分段航运,如今已经可以顺利在武当县(后世十堰)以上河段通航了。
这两年里,汉水上官军新建造的大小船只足有两三百艘。就是运输成本和人力耗费还比较高,好几处要大量民夫扛货通过落差较大无法过船的地方,所以才需要那么多船。
徐晃带着部队经过时,看到武当县与上庸县之间那好几片总面积达数百万汉亩的沼泽区,经过两年的整治,居然都已经变成了肥沃的芋头田。
样子就跟后世崇明岛那种冲积淤滩堆出来的芋头田一样,淤泥田只高出水面数寸,方方整整每块大约两三亩大小,淤田与淤田之间是挖深的河沟,可以直接让汉水缓流冲刷。
种地的时候百姓都是乘着小木船穿梭于田块间的河道,拿着跟船桨一样长的大木杓从河里尧水往芋苗上泼,灌溉也极为方便。
徐晃也是第一次逆流经过这里,他原先也见过百姓种植芋头,但都是在坡地上种的,灌溉很费力。汉末根本没有这种直接把沼泽地堆肥沃老淤泥种的,所以收成根本不能相比。
后世的红芋亩产大约有三千多斤,喜水易种的白芋只有一千五百斤左右,是比较传统的品种。
汉末没有那么多选种育种,基本上都是白芋,但别人在坡地上种也就两三百斤每亩的收成,或者说五百汉斤。李素用淤泥和强灌溉,竟能种出七八百斤、折合一千五汉斤的芋头,虽然比后世的产量依然低了一半,却已经是同时代坡地芋头的三倍!
“《农政要术》所载竟然真有如此奇效,将来要是主公占了荆州,南郡周边的云梦泽故地有比这儿广大十倍的沼泽。要是也能治理淤田,何愁百姓不能丰足,军粮不能余饶。”
看着一路上高壮的芋头苗,以及这两年明显增长的上庸人口,徐晃内心感慨万千。他暗忖:将来要是真对荆州动手,哪怕直接从汉中顺流而下,直插襄阳、南阳,都不怕军粮不足了。
当然这些也就随便瞎想想,现在无论是刘表还是袁术,都还是盟友呢。
……
离开根据地一年的徐晃,都能为根据地的变化而如此感慨,关羽跟着赵云继续南下、走宜都郡回成都平原,一路上的惊喜发现就更多了。
三月二十在襄阳分道后,他们在二十六日快马抵达夷陵,然后在夷陵登船,中间几次水陆换乘,四月上旬抵达永安(白帝城已经被刘备改名了)、中旬抵达江州、月底回到成都。
关羽、赵云回程的时候,天下诸侯也没闲着,风起云涌颇为剧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