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诸葛亮(2 / 2)
李素记得他的五年计划里,要花五年的时间,把宽幅飞梭织锦机在蜀地的规模,扩大到八到十万台、够三十万织女轮番作业,消化届时的水力缫丝产业产生的富余蚕丝,每年增产五十万匹巨幅蜀锦。
但这五年十万台肯定不是匀速增长的,得是按比例滚雪球,前两年未必有很多货。
想再多也没用,在李素的忐忑和小激动中,十一月上旬的一天,李素的马队终于回到了成都。
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之前阳平关之战赶去献连弩设计图的诸葛亮。
荀攸、诸葛瑾等人出城三十里,到新都县迎接,礼数极为隆重。
诸葛瑾当先下马拱手:“右将军辛苦了,离家一年半方回,南征北战真是不易。”
李素也报以微笑:“多赖子瑜和公达帮我料理蜀郡内务——对了,我既然荣升右将军,公达,当初那个董贼给你的封你为蜀郡太守的敕令,倒是可以兑现了。我现在已经是右将军,不再兼任蜀郡太守,这两年你就先帮我管理吧。”
荀攸虽然投靠刘备晚,但毕竟官场履历久,三十五岁了,做个太守还是可以的。李素说过让他当一两年副手考验一下,李素出远门一年半,现在考验期也算满了。
诸葛瑾还是太年轻,刚刚二十岁,继续当郡丞吧。
李素吩咐完,还转向诸葛瑾安慰:“子瑜,你不会不甘心吧,还有的是机会。”
诸葛瑾连忙正色诚恳答道:“何至于此,我当郡丞其实都嫌年轻呢,别处哪有弱冠之年的郡丞。”
李素:“不要妄自菲薄,子敬也就比你年长一两岁,虚岁二十二,还不是长史都做了有一阵了。”
荀攸看他们商业互吹,也过来凑趣:“子瑜,咱别耽误右将军了,右将军离家那么久,就该快马加鞭回去看看了,家中弟妹说不定嫌咱没眼色呢。何况右将军在此,我都不好意思给阿亮发赏钱了。”
李素拿马鞭好气又好笑地遥指了荀攸一下,随后好奇问道:“阿亮有什么赏钱?”
荀攸戏谑提醒:“右将军早就忘了吧?两年前,阿亮刚刚造出弩梭织锦机时,您让他在两项赏格里面二选一。要么是一次性赏金三百万钱,折合五百匹宽幅蜀锦。
要么是将来五年内,每造出一台弩梭织机,阿亮可以抽一匹宽幅蜀锦作为那个‘专利费’,这还是你自己定下的呢。阿亮六月份离开成都去的汉中献图,最近五个月的赏钱我还没发给他呢,从商户那儿抽来一直存着。”
李素愣了一下,才回想起两年前他为了鼓励创新,确实特事特办许过诸葛亮“专利费”。
他不由想知道具体数字:“哦?那这五个月,阿亮又攒下多少钱该发了?”
荀攸:“这两年,弩梭织机一共造了一万六千台。去年到今年六月,一共是九千台,今年六月到现在,五个月里是七千台。他还有七千匹蜀锦没领呢。”
李素目瞪口呆,回头看向过完年才虚岁十四的诸葛亮:“阿亮,在南郑的时候你怎么不告诉我你有那么多钱了?”
少年诸葛亮很无辜:“我当时也不知道啊。”
李素:“胡说!你最多是不知道现在这七千匹,前面的九千匹你会不知道?”
诸葛亮两手一摊:“那你也没问过我啊,这种日常的事情还要经常主动汇报的嘛?”
李素一阵肝疼:“你知不知道这是多大一笔钱?你这半年的专利费,都够买一个七万人的县了,长沙郡才七十万人。你藏的够深啊。”
看来这一世的诸葛亮,再也不是那个“薄田十五顷、桑八百株”的清贫诸葛亮了。
哪怕他克己奉公不贪不占,那也是个靠科学发明爆赚专利费的超级富豪了。
五年打算弄十万台,前两年有一万六千台,这速度也不错了,折算一下年产宽幅蜀锦能有七八万匹,考虑到有很多机器是年中投产甚至最近刚刚投产,不能按全年算,但中位数应该也够了。
李素也不想再纠结诸葛亮赚了多少,只是吩咐荀攸道:“此番我回成都,要调三万五千匹宽锦,一个月之内运到宜都郡,府库里调得出来么?”
荀攸一脸苦相:“调是调得出来,可那些都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啊,不拿这些锦去买更多的木料、牛筋、生漆,雇工,拿什么利滚利生产更多的织机呢?右将军那个‘五年计划’可就完不成了。”
李素:“又不是不还你,就是急用调个头,大王要用又不是我用。”
荀攸:“那年关之前一定要把钱补上,还有上万工匠的工钱没发呢,可不能拖着匠人的工钱过年。”
诸葛亮也说:“李师,周转不开的话我那七千匹晚几个月领好了。前面九千匹也有好多放着没用呢。我只花了几百匹的本钱,当初用来采买材料、研究连弩。”
李素:“行了,已经到手的你就放着,我还能问你往回要不成。有闲钱你自己也可以让家人开商号造织机,让你家人经营产业的嘛。我只要咱蜀地五年十万织机,官营民营无所谓,你家要是开商,那也算是民营了。”
诸葛亮觉得还挺有道理,就没再客气:“那我拿五千匹锦给二姐,让二姐也投个工坊造织机。咱家也没男人做生意了,不是当官就是孩子。”
诸葛均才七岁,诸葛家也只有诸葛亮十五岁的二姐做生意了。大姐年初已经嫁给了鲁肃,当时李素正在南中讨伐南蛮呢,连喜酒都没去喝。
诸葛家就这样走上了富豪的不归路。
——
ps:今天虽然没有三更……但两更都是四千多字的,看了看跟三更也就差了两百字……就这样吧。
感冒了慢慢还。还有四到五天需要三更,看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