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阎象舌战诸葛亮(2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还在沾沾自喜,浑不知他这些日子的“不务正业”、“耽误记录观测结果”,和其他种种非古的行径,都被同僚记了下来。

还有一些李傕时代遗留下来的混饭吃太史圈子里的属官,对他这样直接掀桌子、灭了所有非著史类太史官饭碗的行为,也多有不满。

毕竟诸葛亮这套要是搞成了,其他人都没学过,原来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又不能继续用了,被斥为异端邪说,那还不全部下岗啊?

好在诸葛亮后台硬,那些太史官知道诸葛亮是右将军举的茂才,不敢轻动。所以只是先把诸葛亮的离经叛道行为记在小本本上,暂时不拿出来,等合适的机会。

但是,偏偏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原来,有一些外镇诸侯手下也有奇才幕僚,观测到了今年九月这次超凶的“荧惑守心”。

于是乎,诸葛亮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很快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去舌战那些质疑派、灾异派。

这种事情,后人想想会觉得很离奇,但当时完全是基本操作——众所周知,在天人感应时代,荧惑守心是在野者攻击当权者、逼着当权政要自杀、让出重要职位的利器,尤其在被董仲舒残害的汉朝,怎么用怎么爽。

如今皇帝赖着不肯死,也没有被贼臣挟持,那些位于天下腹心之地、平完了自己内部黄巾贼余党后,找不到借口打仗扩张地盘的诸侯,早就忍得不耐烦了,当然也要抓住这个谴责皇帝、至少是谴责皇帝身边近臣的机会了。

所以,这次跳出来的是袁术。

……

原来,早在十几天前,刚刚九月中旬的时候,袁术麾下一些颍川、南阳郡的谋士、民间名士,就观测到了这个异常天象。

南阳和颍川这方面的人才还是不少的。颍川派最喜欢散布什么“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之类的言论了,为自己一方拉帮结派位居高官造势。

而南阳郡这方面的人才,主要是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这批人。这些人历史上数年之后,因为袁术的败亡,才算是聚集到了刘表麾下,而且那时候刘表在襄阳郡的势力才扩张到汉水北岸,把新野、邓县这些地方都囊括。

但如今这个时空,南阳郡还在袁术手上,而不是受刘表遥控的张绣,张绣都已经死了。所以刘表的襄阳郡面积并不大,司马徽黄承彦这些汉北名士理论上还住在袁术的辖区内。

当时,是袁术麾下的阎象,率先发现的“荧惑守心”,然后上报给袁术,劝他借机对朝廷中枢发难——别针对皇帝,可以针对董承,把这种超凶之兆说成是“董承阻塞王路,居不当位”。

袁术闻言大喜,立刻让阎象上表,摆出一副“清君侧、正天象”的姿态。

可惜阎象的专业水平有点半吊子,他只是注意到火星在心宿二停了一段时间,但更细节的专业解读他就不懂了。

袁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他当然要做万全的准备,把理论工夫做扎实了,才能出发——阎象完全想象得到,他去了弘农之后,会遭到太史令灵台丞等中枢天官的辩论反驳,所以他也得准备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天文大喷子当住手。

阎象第一个想到了司马徽,于是他早在九月十二这天,就准备了礼物,去司马徽的老家、颍川郡阳翟县,郑重登门请司马徽陪他出差。

阎象拜访的态度倒也和善:“卫将军主簿阎象,见过水镜先生。久闻水镜先生擅知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象近日夜观天象,见九月荧惑守心,主超凶之兆,未审先生以为如何?象蒙卫将军差遣,不日将进京进言,谏陛下广开言路,整顿那些阻塞王路、德不配位的近臣,以清明政治、安抚远近。奈何象智术短浅,对天理所见有限,还请先生助我。”

司马徽拄杖告罪:“老夫年近五旬,不问朝政,夜观星象不过自娱,阎主簿谬请了。”

阎象脸色一变,很想说几句诸如“汝视卫将军之剑不利否”之类的威胁话,忍了好久总算憋回去了,他还想给司马徽这样出世的名士留几分面子。

司马徽阅历广博,怎么会看不出来阎象暗动的杀机,他也得给阎象一个台阶下,便各退一步折衷道:“阎主簿莫非不信?老夫确实不利于行,这样吧,老夫举荐一位好友,此人之术或不在老夫之下,但热心入世,不似老夫避世。老夫作书一封,交阎主簿去相请,料能请得。”

阎象看司马徽还是合作的,只不过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也就借坡下驴:“愿闻其详。”

“此人乃南阳名士黄承彦……”司马徽说着,就把队友信息卖了。

阎象这才放过司马徽,回去找黄承彦,又花了几天时间,凑齐上弘农进谏的班底。

黄承彦不比司马徽那样的隐士,他有一大家子家族要保护,得罪不起袁术,就捏着鼻子去了。

虽然他也意识到袁术肯定不干好事,但那不是他黄承彦管的,他只负责到时候解读星象、引经据典,证明这确实是朝廷失德的超凶,至于要怎么劝谏皇帝整改、夹带私货,那是阎象的问题了。

袁术使团就这样在九月二十日前后从南阳出发,先走了七八天,出峣关到桥蕤控制的蓝田县,桥蕤听说主公的大主簿阎象来了,也是客气接待小心伺候,阎象也趁机问了桥蕤一些关中和弘农的情况,主要是怕皇帝身边有高人。

阎象问道:“右将军李素最近有出公差么?他身为京兆尹,是个麻烦啊,先帝在时,就屡赞李素知天命,今上又愈发尊奉其学说,此人一贯驳斥天人感应灾异论。我们此番发难,若是遇到李素反驳,哪怕我带了黄承彦及其弟子,御前也辩不过李素,只好听天命尽人事了。”

而桥蕤的回答却让阎象大喜:“阎主簿,那你可走运了!你还不知道吧?李素被汉中王表为益州牧,十几天前就已经上任走了,如今估计都走到汉中郡了。”

阎象大喜:“什么?那真是天助主公!李素不在了,京兆、弘农之地,论知天命,还有谁辩得过我与黄承彦的组合,何况天象本身助我!”

桥蕤想了想,补充道:“不过,李素走前,我听说他把今年举茂才的名额用了,假公济私提携了他的一个弟子,名叫诸葛亮的,虚岁十五,分太史令之权,不知会不会影响主簿的大事?”

阎象狂笑:“哈哈哈,李素这是假公济私演都不演了,十五岁的乳臭未干童子,也能掌太史令之权?如此孺子,真是胜之不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