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乡贤名绅(2 / 2)

加入书签

赵家得以赶上了进度,勉强追上了第一批‘企业’的尾巴,办起了自家的小作坊——才三百张新式织机,那可不就是个小作坊么。

但陈州府的其他人家,那就是羡慕的两眼充血,也一点屁用没有。

新式织机的生意,内务府的怎么也要把持个三年五载的,赚足了银子才好放手。

在此之前,这东西简直就是没有‘专利权’的专利,不给内务府交足银子,谁敢上手?

赵家提前公开消息,这是为了就近的男人能趁着年前的档口,多跟家里的老婆老娘学学纺织,毕竟工坊在龙路口,赵家还是‘就近取材’为主的。

所以有底牌在手的赵家根本就没把现在的张家放在眼里了。赵家已经今非昔比了,可老张家却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不提三百民团,只说这三百织工,那何尝不是赵家的‘佃户’啊?

只这些人在手,赵家的潜在势力就稳稳的碾压了张家。

再加上民团的影响力,呵呵,短短一年的时间,赵家就已经把张家甩出了十里远。

那张大麻子就是小张寨的人,那就可谓是老张家老巢的人了,家里租种的土地也是老张家的。甚至往上数个三五代人,都可能跟张家有着一些血缘。但现在你要去问问已经被选中当保安了的张大麻子,问他是姓‘张’还是姓‘赵’,看他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生存面前,肉眼可见的实际利益面前,什么都是虚的!

张大麻子已经是‘赵家’的忠实拥趸了。

然后学校的事儿就也被提到了眼前。

先就是梁姥爷家私塾的事儿,一系列改革瞬间引爆了整个龙路口里,等到过年的时候,梁家学堂的名号都已经要传遍整个淮宁县了。

赵家的大手笔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声。

这是助学向学,这是真正的造福乡梓啊。

跟着梁家学堂一块传扬开的就还有赵亮这位赵家大公子的名头。

赵家大爷在临清的时候不幸遭遇到了清水教起义,但又有幸逃脱生天,所以他大难不死,当散财以积福。

在梁家学堂偌大的名头遮掩下,赵亮要半个技校的事情就很不显山漏水了。

虽然赵亮搞得是免费入学,只是学成后要为赵家效力n个年头。这从本质上讲是很利于穷人家的孩子的,但那也要看后者教的都是些什么?

切菜炒菜,这是当厨子的,赵家的本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